幼小衔接,家庭教育的着力点在哪里?

2021-12-17 03:33李红蕾
早期教育(家庭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幼小学段拼音

李红蕾

幼小衔接近年来成为家长们比较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为了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一些家长希望幼儿园开设学前班,教授拼音、算术等内容,有的家长会给孩子报名培训班来学习。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焦虑,转嫁为对幼儿园课程的过度知识性要求和期待。那么,是不是上了学前班,学了拼音和计算就能更好地適应小学的学习呢?近日,我们邀请幼儿家长代表、小学低年级教师代表、幼儿园教师代表和教育科研人员一起参与“幼小衔接”主题研讨,希望家长们能够从这场对话讨论中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有更多了解,准确地抓住幼小衔接的关键问题,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好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准备。

一、幼小衔接,你焦虑什么?

幼小衔接使家长、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都有各自的焦虑,大家的焦虑指向什么?交流结果如下表。

对话发现,家庭、幼儿园、小学这三个应该密切配合、给孩子提供一致、有力支持的群体,面对幼小衔接的焦虑来源却截然不同。家长的焦虑指向“知识储备”,幼儿园教师的焦虑来源于“无法完全满足家长的需求”。当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因为“小学化的内容”教与不教而相互矛盾的时候,小学教师对“知识储备”却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他们的焦虑来源于一些孩子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素养。

二、幼小衔接,需要提前储备知识吗?

家长怕孩子入小学后“考不好”“厌学”“产生挫败感”,而采取让孩子“提前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对此,参加研讨的小学一年级班主任郑老师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正确看待知识储备。小学一年级新生仍处于有意注意养成阶段,他们需要在接触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注意力和思维品质。如果课堂上出现的内容是学过的,孩子很难像遇到新问题时一样有专注的精力去倾听和理解。他此时的轻松状态是源于“别人在和老师一起用方法获取知识,他只需要吃老本”。用于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作业和考试又无法测验出孩子在注意力、思维品质方面的问题,因此他的轻松是一种假象。当提前储备的知识不足以支撑新学习、挑战新问题的时候,孩子的习惯、思维品质等一系列问题会逐渐暴露。这也是为什么在三年级的时候,班级中孩子的学业水平会出现波动,一批稳扎稳打的孩子成绩稳定上升,一批孩子因不同原因出现下滑。

(二)正确看待“入学顺利”。经过知识性训练“顺利适应”小学生活的学生,往往会得到家长的赞誉如“聪明”“能干”“省心”等。在这种顺境中,认真倾听、虚心请教、提前预习、及时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难养成,甚至可能造成自信心膨胀等不良倾向。但随着储备知识的逐渐消耗,孩子、家长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成绩的浮动都很难适应,挫败感往往使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缺乏教育经验的家长将之视为孩子不努力、不谦虚等进行指责,更令孩子对学校、学习产生厌倦。

郑老师的分析来自于她多年小学班级管理、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建立在对大量小学生入学适应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如果把幼小衔接的焦点放在“知识储备”上,期待通过“提前学”来解决问题,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提前跑可能一时跑得快,但未必能一直领跑。

现场有位家长提出“不提前学拼音,到时候孩子考不好,还是没信心”。郑老师说:“我们现在考试不考拼音,拼音只是孩子在识字中借助的一个工具。语文学习重在应用,我们有可能会请孩子用学到的语文元素来完成一个生活化的任务,如给好朋友写一张贺卡。”

三、幼小衔接,家庭教育做什么

无论孩子在哪一个学段,家庭都应和学校积极配合,以实现对孩子的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孩子的发展。面对“幼小衔接”这个问题,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家庭教育的着力点只放在“提前储备知识”上时,不仅和现时的幼儿园学段教育产生矛盾,也并没有实现对小学学段教育的有力助推,可能和家长的美好愿望是背道而驰的。

那么,家庭教育到底需要做什么?怎么做?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学教师希望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和习惯的培养,都是正规幼儿园课程中所包含的内容。

首先,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幼儿园,多和老师沟通孩子的在园情况,尊重老师的付出,多向老师请教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幼儿园保持信息通畅、理念一致,让孩子获得这个学段应有的能力提升。

其次,针对小学教师提出的期望,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在家庭教育中加强相关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锻炼。如: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支持并陪伴幼儿进行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好奇的现象表达出尊重,陪幼儿一起解决他感兴趣的问题,并提供技术、材料等支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穿脱、整理衣物,独立进餐,收纳整理自己的图书和玩具,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为幼儿提供交往的学习榜样(如父母之间的礼貌沟通、处理问题的方式),扩大幼儿的社交范围,帮助幼儿体验交朋友的快乐(如与邻居家同伴玩,带幼儿与亲戚朋友的孩子交往)。

猜你喜欢
幼小学段拼音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苦恼的“幼小衔接”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甜蜜欢颜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