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双元育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2021-12-17 02:19安庆标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职业教育策略

摘要:国务院于2019年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要求企业与职业院校要进行深化合作,促进企业能够参与人才培养中,即校企双元育人教育模式,校企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共同培养人才,并保证培养人才的所有流程中均贯彻校企双元育人,进而实现资源共享及互补,使校企双元育人的效果能够最大化发挥,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课程改革;校企双元育人;职业教育;策略

一、引言

校企双元育人是职业教育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其认为职业院校需要根据自身所设立的专业完成专业产业开办,将教学和产业结合到一起,二者互相促进、支持,使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加深,建立一种新型办学模式。随着时代发展与进步,实施校企双元育人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进行办学能够保证职业院校及时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需求,据此为其专门培养所需的人才,可实现人才配置优化,促进职业院校的发展。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校企双元育人的实施及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课程改革,为此笔者进行简单介绍,同时于下文中探讨了校企双元育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策略,望有所帮助。

二、目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校企双元育人能够有效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双赢目标,能够为社会与企业输送更加优质的人才,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效果难以充分发挥。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二是课程内容较为陈旧,实施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期间,一些职业院校没有和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忽略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导致其所培养的人才主要为劳动型而非技术型,且整体素质不高,无法满足企业及岗位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和需求,就业时的难度大幅度增加,同时会对企业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消极影响。发生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合作期间,企业没有将自身对相应岗位人才的要求明确告知给职业院校,导致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及安排仍按照原有的进行,这种情况下培养的人才会难以达到该岗位的标准,影响到校企双元育人效果。三是教学方式较为落后,目前职业院校仍有很多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方式,这部分教师缺少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其应用的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还有部分职业院校为了减少教育成本,往往会聘请经验不足的教师,且没有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导致其教学能力不足,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式。四是缺少合作保障,我国对校企双元育人秉持着支持态度,为了保证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引导和支持,以期使校企双元育人的效果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但由于我国校企双元育人的起步较晚,在实际应用期间往往存在很多问题,且缺少法律法规的保障,最终影响到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实施与发展。

三、校企双元育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

以共享资源、共同发展作为原则,建立起职业教育集团,其成员主要为:所在区域的职业院校、合作企业及政府的相关部门,由该职业教育集团牵头,挑选合适的企业实施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雙元育人的平台,如研发技术、专业建设、培养人才等方面,将主要成员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教育资源的配置进行整合与优化,通过共享政策、互补资源等推动产业与专业的融合,全面落实并推行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共同努力以推动职业教育的进步,培养出全面发展且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公证下,职业院校与企业完成协议签订,对培养人才过程中二者各自的定位、合作内容、分工与职责进行明确,使校企双元育人的管理机制更加完善。有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指导,相关行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联合招生,建立起招生与就业一体化的育人机制。要对校外及校内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统筹,如企业的岗位资源、校内实训基地、公共实训中心等,建立起完善的成本分担机制。此外,为了确保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时双方的利益能够分配合理,保证各方的利益关系能够得到协调,进而保证校企双元育人模式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需要建立起合理且合法的利益分配机制,该机制可以对利益的分配方法、分配内容、主导方进行明确。对于不可量化的利益,可通过补偿、协商等方式解决;对于可以量化的利益,则需要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进行公平分配。

(二)合作开展课程建设工作

职业院校建设教学的基础为课程,因此要想保证其教学效果与质量提升,提做好专业的内涵建设工作,保证所培养的人才与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变化提出的新要求相符,就必须要对课程建设工作进行重点关注。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工作需要将就业作为导向,保证企业需求得到满足,所以在开展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时,必须要保证企业参与其中。

1.引进企业技能人才和专家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开展需要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完成,职业院校的教师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学历高的优势,但其同样存在一些缺点,即项目资源少、实践能力较差、企业工作经验欠缺等,而这些缺点可通过企业的技能人才与专家弥补,双方做到优势互补,可更好地提升教育效果。职业院校可从企业中引进专业的人才在学校中担任相应的岗位,使其作用充分发挥。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其可负责指导工作,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规划等;对于企业的技术骨干或工程师,其可和职业院校教师共同完成课程建设工作,即担任兼职教师对学生展开教学。

2.建立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进行培养人才的主要目的是能够服务社会经济,可使企业提出的要求及需求得到满足,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职业院校所建立的课程体系不符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时,其技能水平无法达到所在岗位提出的要求,导致企业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时间及成本对其进行重新培训,造成资源浪费情况,所以职业院校在建立课程体系时需要邀请企业参加。职业院校与企业有着各自的优势,前者对不同岗位的技能要求、岗位的人才需求及具体用人机制更加熟悉,而后者则在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着教育的方法及规律,双方合作建立课程体系能够使各自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双方共同合作,以岗位作为基础,综合分析工作任务、岗位与职业素养等内容,整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等,保证所建立的课程体系不仅能够满足企业提出的需求,同时与教育的发展规律相符。

(三)实施多样化评价体系

多样化评价体系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评价校企双元育人的过程,这一评价的内容为评价合作过程与评价教学过程,前者评价的内容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在展开合作期间,在专业建设、资源、教学过程及教师团队等方面,双方发挥的作用及所占地位,双方有无互相影响或互相支持等。后者则是对专业建设、课程评价及培养方案方面是否满足了岗位需求、是否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等进行评价等。另一方面是评价校企双元育人的结果,这一评价的内容为合作绩效与育人效果,前者是指整个合作期间,职业院校与企业是否实现了双赢与共享,其培养人才是否实现最优化,能否起到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等。后者则是指对质量要素进行评价,如毕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前景、薪酬水平、就业是否对口等。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不能只有一方参与,职业院校与企业均要参与其中,同时要保证评价的多元化,引入社会第三方、用人单位及学生等,保证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公正且全面。

(四)实施合适的合作模式

合适的合作模式能够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可提高合作效果,为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校企合作取得了长足长进,在长期积累期间,摸索出了几种较为完善的合作模式,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订单培养模式,是指职业院校和用人企业对培养人才的目标进行确定,职业院校需要结合用人企业所提出的人才需求完成教学计划制定并落实,展开定向培养。该模式的核心是由三方(学生、职业院校与用人企业)签订协议,用人企业要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当完成需求后,企业需要和学生完成就和合同签订。二是全面合作模式,是指职业院校和企业将双方合作的目标确定为共同发展,以人才和产品作为核心,展开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开发基地等建设,建立起稳定且全面的长期合作关系。三是实习实训基地模式,是指人才培养工作由职业院校完成,而实习及实训所需要的岗位则由企业提供,同时在实习期间需要做好学生的管理,并帮助学校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四是工学交替模式,是指根据职业院校和企业教育资源与环境的不同,于校内进行理论学习,而实践学习则在校外完成,两种学习交替开展,能够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能力。

(五)建立多功能教学平台

多功能教学平台的建立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展开深入合作,引入资金建立智慧教学中心,其组成主要为:智能制造中心、远程教室、创业工作室、智慧教室等,通过多功能教学平台实现认证身份、监控教学过程、跟踪学习进展等,实现教学信息化建设。二是进行数字资源开发,中职院校的一些实践课程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但这部分课程同时需要学生开展实践操作,如此方可提升其操作能力,为了满足这类课程的要求及学生学习需求,职业院校可和企业进行虚拟仿真训练系统的研发工作等。三是开展混合教学,即线上教学混合线下教学,由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建立教学资源库,开展课程开发,将相关资料与视频等上传到平台上,供学生学习,实现共享优秀教师、数字资源及教育数据,可打破传统教学受到空间与时间限制的缺点,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学习习惯改善。

四、校企双元育人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

为了保证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落实及其效果,在实施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一是职业院校的教育能力及办学效果主要通过学生来体现,而其内涵建设的重点则是专业品牌,职业院校只有保证自身人才培养具有特色和优势,方能够建立起专业品牌,得到来自社会的认可与信赖,而这也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展开合作的关键。二是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的目的是共享资源、实现双赢,职业院校要想在合作过程中有所作为,就必须主动进行调整与改变,满足企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和需求,同时在制定课程标准与监控教育质量等方面要允许企业参与其中,如此方可获得企业的支持,建立双方合作的信赖基础。三是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社会及企业,其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为了保证人才能够满足岗位提出的要求,就必须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务院所出台的政策给校企双元育人教育模式提供了引导与支持,为其课程改革明确了方向,因此职业院校与企业需要加强合作,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方法,利用多种合作形式提高教育水平,建立起完善的育人体系,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石伟平,郝天聪.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双元育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5.

[2]张雪,王满,井春丽,等.产教研融合校企双元育人背景下的课程改革探讨——以《钻井录井与测井》课程为例[J].国际教育论坛,2020,2(9):163.

[3]梁晨.多元治理结构视域下职业教育校企双元育人的利益主体与路径框架[J].成人教育,2020,40(6):6.

[4]张志宏,张安东,刘伟,等.校企双元育人"半程订单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以埃西尔SMT订单班为例[J].科技视界,2020(16):2.

[5]王艳玲.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訂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4):2.

作者简介:安庆标,1982.09,男,民族:汉,籍贯:安徽省蚌埠市,研究生,职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职教集团校企合作

课题:

1、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 2020 年度教育教学研究规划课题“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双元育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azcg63);

2、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江淮分水岭地域体育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研究”(SK2020A0510);

3、安徽省教育厅2020年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的高职院校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研究”(gxyq2020267)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职业教育策略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