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职业农民培训、助推贫困乡村振兴

2021-12-19 04:33贺双成
青海农技推广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技全县培育

贺双成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 大通 810100)

1 近年大通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情况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农业发展步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大通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始于2013年,通过几年的培育,从最初的4个乡镇,扩大到全县20个乡镇,116个贫困村全覆盖。全县已登记注册的各类家庭农牧场380家,其中家庭农场188家,家庭牧场有192家。培育并备案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农机服务及供销服务等众多领域,全县合作社成员总数达到1.8万余人,带动农户3.5万余户。截至目前,大通县共培育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7800人,取得初级资格证书的有2763人,中级资格34人,其中2360人取得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

2 主要培训工作经验与做法

2.1 强化培训基础建设

2.1.1不断改善办公和教学条件,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积极主动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其中个别实训基地现已经审批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

2.1.2科学设置教职工工作岗位,严格定岗定责定员。根据农牧民教育培训和教职工实际情况,设置了班主任、任课教师、兼职岗位、专职等岗位,并细化了工作职责,使农民培育工作高效运转。

2.1.3按需施教,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基层农技推广补助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旱作农业等重大农技推广项目,实现农技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对接,开展现场指导,建立信息平台,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困难,提升农民的科技水平。通过开展高产创建、新品种引进示范与推广,组织新型职业农民现场观摩,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效果,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的乡土专家。

2.1.4强化培训师资力量建设。依托农技推广、种子、畜牧养殖等技术部门,建立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针对培训内容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授课。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厚植师资力量,每年开展“技能岗位大练兵”,“教学能手大比评”等讲课比赛活动。积极推荐申报省内基金农技推广人员,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有效促进了专兼职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2.2 主要经验与做法

2.2.1发挥区域站功能,开展调查摸底,推荐遴选培育对象

按照省农牧厅《关于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对象遴选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全县73个贫困村及43个一般贫困村开展了村情民情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摸底调查,与各乡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和村两委领导班子开展交流座谈,了解和掌握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状况及需要培训的重点内容和方向,遴选学员,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信息库。同时健全完善了各项培训制度,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2.2.2创新培训方式

根据农业生产活动规律及农村实际,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方式,根据不同培育对象,分期分段安排课程,分门别类开展集中培训。选择通俗易懂、全省主要推广技术、实践操作性强、适合农民特点的培训教材,选购《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重要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各类专业教材。根据全县实际组织编写了《农业实用技术》等教材,设计制作了各课程教学辅助光盘,编印了切合实际的病虫明白卡、施肥配方卡、技术资料宣传册等,做到所有学员教材全覆盖。

加大培训方式的创新,采取学员集中培训+区域站实训基地+省内外考察学习+农户的模式,分别在学校、区域站集中办班进行理论培训,组织学员到实训示范基地按作物农事阶段在田间地头手把手进行全程指导,将农民田间学校和职业农民教学点办到乡村、农牧民合作社,将课堂搬到田间、大棚,并采用互动式、启发式、参与式的田间学校培训模式,把技术渗透到农民生产实践中去。通过教学实践材料(农药、化肥、种子)的发放开展实践指导和跟踪服务。

2.2.3注重培训效果,结合精准扶贫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就业率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培育全县在农业种植、畜牧养殖、营销、加工等产业方面缺乏的人才资源。通过培训中职教育等人才及时充实到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村电子商务及新型经营组织中,发挥技术骨干引领作用。避免了培训内容与实际生产相脱钩,不实用的弊端。

3 工作创新

3.1 创新培训模式

培训从集中校园培训逐步转入校企合作模式,从理论授课转入田间地头实践体验与省内外考察学习模式。依托示范基地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手把手教学。培育助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在全县1000多家新型经营合作组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合作社骨干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生产技能明显增强。

3.2 扎实推进培训工作

拥有“双证”的农民队伍进一步壮大。建立了“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

3.3 增强培训力量

农广校培训与农技推广部门高度融合,培训力量大幅增强,尤其利用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的功能,打通服务农户最后一公里。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生产技能,农民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农技全县培育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