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MF多维感知特征融合的适老化座椅设计研究

2021-12-20 06:34武宏伟史从宜韩思萱等
设计 2021年23期
关键词:触感触觉老化

武宏伟 史从宜 韩思萱等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12-0081-03

引言

有研究表明,我国超过80%的老年人会选择居家养老的模式,且家具作为居室环境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其适老程度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体验,因此研究适老化家具对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但目前以体验感受为导向的适老家具设计却经常忽略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材料作为家具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基本载体,不仅具有自身的物理特性,在家具与老年人发生交互时也具有感知特性,从而会对设计结果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挖掘材料对于适老化设计的价值,激发设计灵感,强调材料应用在适老家具的形式。并将材料的多维感知引入适老化座椅的设计中,利用材料多维感知特性提升适老化座椅的情感化价值,并优化老年人和座椅之间的交互体验,体现隐藏于适老化产品背后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而提出适老化座椅设计的新思路。

一、老年人心理生理特征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适用于老年人生理、心理等方面需求的产品设计开始受到各行业的关注。老年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随着身体的衰老,他们的行动能力在不断下降,心理情绪方面也易产生波动与变化,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表1

二、基于多维感知体验的适老化座椅材料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日本学者把材料感觉性能定义为: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材料,并由材料刺激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映的属性。材料多维感知把触觉、听觉、视觉、听觉,嗅觉作为一个整套的体系,用户通过使用感觉器官对接触到的材料产生的不同的体验感受,从而对材料得出一个综合的评价。不同材料的家具产品带给人们的触觉与视觉感受不同,老年家具设计中应充分利用材料特点,结合老年人的偏爱喜好,使产品在触觉与视觉上达到最佳平衡点。设计的实现需要材料的确定与落地,通过对不同材料多维感知特性的比较和分析,设计师才能更好地把握材料本身的基本性能与综合评价,找到更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材料,让老年人对产品的体验得到提升。

(一)材料的触觉感知特性

触觉是人的一种感官感觉,不同的物体通过接触到皮肤来刺激大脑皮层,进而让大脑形成一种心理感受。在适老化座椅的设计中,影响触觉感知的主要是材料的肌理、温度以及软硬触感。肌理的触感是指人触摸物体产生的心理感受,是在接触到材料表面的纹理时所产生的,而肌理主要分为人工肌理和自然肌理。人工肌理是指根据人需要加工出来的、任意形状的肌理。在座椅设计中,大部分人工肌理的材料光滑、细腻,具有精致现代的美感。自然纹理是自然形成的,一般没有特定的规律。例如,当人们触摸木材肌理时,脑海中会联想到令人心旷神怡的茂密森林,所以会感到亲和与放松。温度触感指人触摸材料时获得的温度感受。如果材料的触感温度高于人体温度,会让人感觉到温暖热烈。材料触觉温度和人体温度一致时,人感觉到最适宜。材料的触感温度低于人体自身的温度时,人会感到清爽、冰凉、冷漠等。在座椅设计中,尤其是老年人座椅设计,应该让各类材料的触感温度保持大概一致,减少触觉温度差,避免老年人不良的情绪波动。例如,木材的导热性差,因此木材随环境温度变化较小,触感温差也较小。材料的软硬触感也会影响触觉体验,软性材料能带给人亲切、温暖、舒适的心理感受,比如羊毛织物、布艺、皮革等材料。硬性材料让人从触感上感到坚固稳定,比如钢铁、木材等。适老化座椅的设计中,软硬材料应当合理搭配,避免因只使用一类材料而给老人带来消极的产品体验。

(二)材料的视觉感知特性

首先,人们对材料触觉有着长期惯性,会直接或间接地形成视觉体验。材料的视觉质感是通过人的眼睛来感知材料质地进而产生的一种感觉。材料本身的颜色、纹理、光泽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材料的视觉质感能有效补充触觉质感。人们能通过视觉观察材料,根据以前的生活习惯来联想和判断它的触感。由此可知,视觉带有经验性、间接性等,在很多情况下有不确定性,不是真实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在针对老年人的座椅设计中,应当合理搭配材料不同的颜色、纹理等视觉特征,给到老年人良好的视觉体验。多采用视觉感受自然柔和的材料,让老人产生温暖平静的感受。避免使用视觉感受冰冷的材料,尽量统一材料的外观,不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反差刺激,以免引起老人焦虑或其他消极情绪。

(三)材料的其他感知特性

嗅觉紧密联系着情感与记忆。通过气味,我们能创造一种认知语言,或者通过联系来感知。老年人座椅设计过程中也应当考虑到材料的气味,很多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散发出一定的气味刺激人体的心理和生理。例如木材发出的香味使人感到舒适与宁静、对身体有益,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也有部分材料的气味会对老年人的产生不良影响。比如纺织品的异味,或者皮革的气味,气味能够影响嗅觉的感官体验,轻则造成不舒适感,重则引发呼吸道疾病等健康危害。听觉质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音是从什么材料制成的东西中发出的。材料不同,其带给人的听觉质感也有冷暖、粗细的区别。应尽可能让老年人的听觉时刻处于舒适的状态中,在老年人座椅设计中使用没有异响、人体接触时不会产生很大噪音的材料。

三、基于CMF理念的适老化座椅设计思路

CMF指的是产品所使用的材料色彩(Color)、材质(Material)与表面处理(Finishing)。设计师在产品上使用适合的材料,利用材料的CMF增加家具感性化、人性化或情感化成分,使用户和家具之间的互动性更强。在适老化家具设计中,通过对家具材料进行CMF分析,结合用户对家具材料的多维感知体验,使适老化家具的属性更好地匹配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把老年人模糊不清的感性需求及意象表达转化为细節设计。因此CMF对老人的多维感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设计师可以利用材料的CMF理念和感知体验,为适老化座椅的重要信息提供感知上的有效提示。

(一)基于色彩设计的多维感知

老年人的色彩体验感受主要依靠视觉而感知,但是老年群体在年龄不断增长的同时,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力会有所下降,针对色彩的辨识度随之降低。在进行适老化座椅的色彩设计时,老年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变化需要被重视,随着年龄和生活质量的变化,他们更容易出现如沮丧、落寞等消极的心理。并且针对不同情况的老人应当选择不同的色彩,比如空巢老人长期脱离社会,颜色上应当偏向于暖色系,而针对阿尔兹海默病老人,应该选择更能保持冷静的蓝色系。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对色彩的偏好源于日常生活中对颜色的视觉联想。由于年纪增长,老年人心理趋于成熟稳重,更偏向稳重舒适、庄重等素淡的色彩,因此设计师应合理地搭配色彩,为老年人提供积极的心理暗示。在适老化座椅的色彩选择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浅黄色、米白色、原木色这类低明度、低纯度的颜色,这类颜色温暖而又自然,能够让老年人的心情得到舒缓,并与老年人的需求契合。色彩之间的搭配也要协调,尽量采用同色系的色彩相搭配。例如图1是某家具品牌适老化产品,家具选取原木色系,明亮且温馨,能够给老人积极的心理暗示,符合老人的心理需求。而对于一些有关安全性的设计,比如紧急按钮等,要采用与周围色彩差异较大的颜色来达到视觉冲击的效果,方便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

(二)基于材质设计的多维感知

老年人对材质的体验感受主要依靠视觉和触觉而感知,家具材料表现出的肌理、色泽、质地、重量等视觉和触觉效果会带给用户不同的感受。木材和竹材在视觉上带来柔和感,触觉上带来温暖感,比如图2中的实木座椅,给人带来温暖、自然的感觉,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金属在视觉上能感知到清晰而有光泽,带来科技感,触觉很光滑,带来冰冷感,比如图3中的座椅,十分光滑而且触感冰冷,给人现代的感觉,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感;皮革材料风格属于优雅类,视觉上带来舒适感,触觉充满弹性以及纹理感。随着老年人年龄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他们的视觉和触觉也在衰减,对环境的敏感度下降,对材料的感知度也会降低,因此通常凭借过去的使用习惯和经验完成日常生活动作。因此,适老化座椅应当尽可能选择天然材料,比如木竹和皮革等,相比塑料和金属等材料,天然材料更加环保健康,在视觉上能够更好地保留天然感受和自然纹理,触感温润、平淡亲和,并且能够长时间保持正常的使用状态。

(三)基于表面工艺处理的多维感知

老年人对表面工艺处理的体验感受主要依靠视觉和触觉而感知,通过不同的表面加工和处理,可以让材质呈现出特定形式。表面处理是设计中重要的一环,能改变产品的外观,强化材料与色彩设计。从视觉上来看,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会让同一种材料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比如图4中对金属进行高亮处理,人在视觉上会感觉到时尚感、活泼感,图5的金属进行了拉丝处理,人在视觉上会感受到工业化的科技感,但是在触觉上带来凉爽感。通过表面处理也可以改变材质的视觉感受,让材质从视觉上达到另一种材质的效果,实现材料多元化的质感表达。如对金属进行表面处理实现木材的视觉质感,以此起到降低成本、实现视觉效果的作用。在适老化座椅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老年人需求,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同时要考虑到老人的安全问题,适老化座椅设计的表面处理工艺应重点考虑防滑防撞伤,比如进行磨砂工艺处理,增加摩擦系数,尽可能地保证老年人安全,并且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提高座椅的使用体验。

四、材料多维感知的适老化座椅设计原则

根据马斯洛理论,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应用材料多维感知进行适老化座椅设计时,要关注到老年人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相对于年轻人的变化,考虑老年人由于身体的衰老易发生的各类情况问题,座椅要考虑老年人对于座椅的功能性需求,满足老人日常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需求,设计适老化座椅要坚持以下五个原则来进行设计:

(一)安全性原则

老年人的运动系统衰退,由于肌肉退化导致行为动作缓慢,平衡能力降低,易出现磕碰及倾倒的情况,因此座椅的安全性设计非常有必要。在适老化座椅上要避免尖角设计,防止老年人磕碰受伤。老年人容易摔倒或骨折,因此家具应当能稳固支撑老人的体重。扶手可以设计在椅背上以及椅子侧边,老年人需要扶手来借力从而更容易地站起来,如果发生意外时,例如因头晕站立不稳时,老人也能抓住扶手从而避免摔倒导致发生更严重的意外。

(二)舒适性原则

老年人血液循环缓慢、身体代谢能力下降,长期接触不透气的布料会影响老人排汗,因此座椅的面料要做到防滑、透气、易清洁。在设计沙发过程中,尺寸与材料选择都要慎重,如果沙发填充材料支撑性很差,皮肤容易陷入到面料中,这会导致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而形成皮肤褥疮。坐姿状态下,脊椎曲线最接近人体自然脊椎曲线时是最舒适的,所以靠背腰部的支撑部分要充分考虑人体自然脊椎曲线的要求进行设计。扶手高度应当对应双臂自然下垂时肘关节的位置,前臂放在扶手上应当自然舒适,上臂肌肉与肘腕关节处于自然放松状态。

(三)易用性原则

老人使用产品的能力在不断下降,容易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在座椅功能的设计上要便于老年人理解与使用,尽量操作简单易学。智能化的设计也要着重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过于复杂的操作容易造成老人心理上的压力和挫败感,不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图6的座椅,起身坐垫无需老年人多余的操作,即可达到其助起的目的,很好地体现了适老化家具设计中的易用性原则。

(四)情感化原则

情感化设计是设计师充分考虑使用者使用产品时的情感体验,优化产品来让使用者产生愉快積极的情感体验。不同的颜色会对老年人的情绪有不同的影响,比如白、橙、黄、绿几种颜色能让老年人看到后产生积极的联想,有利于老年人身心放松,不同情况下的老人应该有不同的颜色选择。不同的材料也会影响老人的情绪,多数老年人存在怀旧心理,因此应当尽量避免使用过于新颖个性、坚硬冰冷和反光强烈的材料,应保证材料触感的舒适性与亲切感。产品更多的人性化设计能让老人感受到被关爱,帮助老人养成积极乐观生活的健康心态。

(五)通用性原则

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是与子女同住,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但要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也要尽量满足一般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从通用设计的角度出发,让年轻人也能轻松使用、习惯使用。对于座椅的一些细节设计,应当做到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同时这些细节部分不影响年轻人正常去使用座椅。也不会让老年人体会到特殊性,以免让老年人产生抗拒使用适老化家具的情绪。图7中设计充分表现了适老化家具设计中的通用性原则,经过边缘倒角处理的木制框架、方便休息与起立支撑的长扶手、高弹不塌陷的海绵、支撑脊柱弧线的靠背、易于移动的整体轻量化设计等,这些设计既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又使各个年龄段人群都能使用,减轻了老人心理压力。

结语

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为适老化设计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座椅与老年人居家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改善适老化座椅设计迫在眉睫。材料是产品设计的重要载体,从老年人心理生理需求出发,充分考虑材料的多维感知特性,可以使设计更加人性化。本文深入分析老年人心理与生理需求,基于材料多维感知的特性对适老化设计提出建议,从材料的CMF考量设计细节,对适老化座椅的设计提供参考,帮助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触感触觉老化
舒适一角
触觉“空降”虚拟世界
热老化箱温度指示误差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热老化箱温度指示误差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船内船外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
杜绝初春老化肌
亲肤纺织品的性能表征浅析
EXPLAIN详解血液与血管老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