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生设计的陶瓷茶具用品设计研究

2021-12-20 17:33张建敏邴媛
设计 2021年23期
关键词:茶具用品材质

张建敏 邴媛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12-0142-03

引言

茶作为中国的国饮,在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岁月后,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喝茶、品茶成为一种盛世之情尚,研习茶文化是由俗及雅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茶具用品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其类别也越来越多,并逐渐与其他古代器具区分开,但市面上千篇一律的茶具不足以让消费者满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茶具则开始融合不同的文化元素,其中仿生设计对茶具设计的表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对设计出具有现代设计感的茶具造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基于对市场上茶具用品的分析,通过前期的用户调研和市场调研,并经过总结大量的仿生设计作品后,做出了本文具体的设计方案。其中注重考虑当注重细节的概念已被带到设计前沿中时,在原创设计、造型独特等方面相似的情况下,用外观造型设计、语义表达上来提高消费者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仿生设计

(一)仿生设计的概念:仿生设计属于仿生学的范畴。1960年9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届仿生学研讨会上,斯蒂尔首次提出了仿生学的概念,并定义仿生学其实是模仿生物系统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的一种方法,或者是使人造技术系统具有或类似于生物系统特征的科学,简而言之,仿生学就是“模仿生物的科学”。仿生设计主要研究产品功能的仿生、形态的仿生、结构的仿生、色彩的仿生以及肌理的仿生等一系列具有仿生意义的内容。

(二)仿生设计的方法:仿生设计分为:形态仿生、肌理仿生、结构仿生、功能仿生、色彩仿生、视觉仿生以及意象仿生等,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主要的分析研究。

1.形态仿生:造型的仿生学是仿生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如对海洋生物中鱼类造型形态的仿生产品,见图1。生物形式的设计是在自然的有机体中,包括对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等物种的认知,所有这些都具有典型的外在形式,寻求对产品形态的突破与创新。仿生物形态又可细分为:具体的形式是仿生的、抽象的形式是仿生的、图像的形式是仿生的。

2.色彩仿生:它是生物色彩的应用,天然生物的颜色是生命的特征和需要,它是设计环节中自然美的主要组成部分。丰富多样的颜色关系和生物体的个性化特征对产品的颜色选择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见图2。

3.功能仿生:功能仿生主要研究的内容是自然生物学,主要介绍生物中的原理、特点和收集的结果。功能仿生设计的主要特点是探索自然界生物学的客观性功能原理,从中获得有效的提示,有助于提高已有产品的功能与性能或开发新产品的功能与性能,见图3。

4.肌理仿生:模仿自然界中生物体的表面肌理与质感,但这并不仅仅是一种触觉或视觉的表面现象,而是可能代表着某种内在功能的需求,并且包含着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研究通过对生物表面肌理与质感的设计与创造,增强仿生设计中产品形态的功能意义和表现能力,见图4。

二、陶瓷茶具设计

(一)陶瓷茶具概念:中国作为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启源地,中国的茶具种类繁多,样式优美秀丽,款式美观大方,既有观赏价值又有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获得国内以及国外茶客的青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复兴茶文化和振兴茶产业提供了历史机遇,使我们的茶和茶文化真正做到连接沿线区域,成为其桥梁和纽带,也促进了陶瓷茶具用品产业的逐步发展。当今社会文化背景下,保持中式多功能的前提下,陶瓷器具的发展过程与艺术特征相结合出现在现代元素的设计中。中国的茶具在制作工序和材料选择上都有所不同,大致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艺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木制茶具,竹制茶具等几个大类别。

(二)茶具类别与传统制作工艺:茶具的造型通常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仿生造型,二类是常见的几何形状造型,此类茶具传统感较强,简朴无华,表面光滑有质感,一般表现为球形,圆柱形,四方体形等。本文所要研究的是一类仿生造型,这类茶具用品的特点是做工非常精巧、结构严谨,通常仿生树木、树叶的肌理,建筑、动植物的形态以及意象仿生等,而茶具用品一般都展现出质朴、亲切、栩栩如生的感觉。

(三)茶具设计未来发展趋势:首先,随着历史进程的演变,我们的生活逐渐偏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人类不论是审美情趣还是精神文化都有较多的进步,茶具的多姿态正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的相应变化。茶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因此其变化与时尚变化密切相关,但并不是追求时尚和奢侈,而是更高的现代生活方式,享受着现代先进文化与传统工艺文化的碰撞。

其次,随着历史的不断跟进,陶瓷茶具用品的造型、种类、形状和材质也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趋势。在人性化设计的指导下,结合经济、功能、绿色、美学等多元化的需求,满足爱好茶文化的客户不同心理需求,久而久之陶瓷茶具用品充满创意的设计,使饮茶不再平淡、枯燥反而增加一定趣味性与语义性。

三、仿生陶瓷茶具的应用分析

(一)应用于茶具中的现状:现代陶瓷茶具的发展不同于传统茶具单一的发展模式。由于传统制作茶具模式的逐渐衰落,茶具设计师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设计思维,设计理念和设计元素趋于多样化和包容性,“一切都是设计的源泉”,因此无论是现代的还是传统的元素,无论是民间艺术还是现代艺术,无论是工业还是工艺,都可以成为陶瓷茶具的设计元素。中国传统的茶具套装,有一种技术的美丽,从茶具的设计与制造工序分析,技术人员对传统茶具设计的模型、材质、成型、釉药、起火等技术的应用,这一切都反映了一个优秀设计师的修养。

中国传统的茶具套装具有典雅、朴素、宽容、质朴、典雅以及谦虚的特点,与茶文化的无实性相符合。饮茶的定义是回归饮茶自然,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并与之实现,道教称之为“真人与人”“自然人”的真正实例。但是,现代中国传统的茶具也存在缺点,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使原本的茶具特点荡然无存。

现代社会美学概念的快速发展,时代的进步改变了普通群众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传统的中国审美意识,与现代人完全不同。现代人追求个性,一套传统茶具恐怕很难吸引现代人的目光。并不是要求必须结合现代生活与建筑因素,而是要注意传统文化设计与无视现代社会生活概念、习惯的变化。简化表现手法的中国茶具,几乎都是用绘画、雕刻等补充陶瓷的制作,这样的表现手法向来比较单一。

(二)具体案例分析:随着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产品附加的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逐渐增加,而陶瓷类别的产品作为我国的轻工业产品其中蕴含着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观赏性。而陶瓷茶具产品作为较大的消费市场,其造型是精神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设计师在设计陶瓷茶具产品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仿生设计在陶瓷茶具中的应用近几年来也逐渐开始兴起,网络销售、市面销售市场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样式,接下来我们就挑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放生设计茶具作品做简单分析。

越来越多的陶瓷茶具造型从中国的古建筑造型出发,为传播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与韵味,图5整套茶具的灵感来源于我国黄山徽派建筑,设计师运用了仿生设计中结构仿的仿生,将徽派建筑中马头墙的特点表现出来。茶具选用通过彩绘的方式做整套茶具的釉面,并且多种色彩搭配,运用陶瓷和竹子两种材质制作完成。茶壶和茶杯不再是传统的圆形而改为方形,完美地呈现了异性茶具独特的韵味,这里也体现了陶瓷茶具本身也带有了人文性的体现。

见图6,这件茶具是一套企鹅妈妈和企鹅宝宝茶具,这套茶具不同于上一件,而是运用了仿生设计中形态设计中的具体形态设计,仿生对象是企鹅的造型形象,并且还加入了意象仿生的元素,赋予了母亲保护孩子的深刻寓意,茶具的釉面则是白瓷的烧制手法。

在陶瓷茶具产品开发的前期,造型的评价是一个分厂重要的环节,也是优化和创新产品造型设计的重要方法,要对合理的陶瓷茶具产品进行主观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

四、仿生茶具设计实践

(一)材质选择:通过分析市面上茶具的材质普遍为陶土、瓷器、玻璃等单一的形式。本文设计将结合两种或者更多不同材质。这不仅是简单的多材质结合而且可以利用不同材质的本身特质增加茶具的美观和实用性。

研究初期对整套茶具材质的考虑做出了三种方案:1.青瓷釉面与塑料材质的结合。青瓷瓦片釉温润雅致,与塑料的结合想法是因为考虑到塑料的颜色很丰富加上传统的釉色给人一种简约而不华的视觉效果。并且塑料的运用使整套茶具的趣味性也比其他材质较强烈。2.白瓷与木质材质的结合。白瓷在初期调研中了解到是景德镇陶瓷最为盛名的一种瓷器工艺,作者在景德镇实地考察之后也亲眼目睹了白瓷的真实风采。白瓷与天然木头材质的结合会使茶具显得较为干净,淳朴。木质材质天然形成的纹路在整套茶具中作为一个装饰部分,将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体验。3.玻璃与木头材质的结合。玻璃的特性是透明、清脆,与木头材质的结合也是一种现代工艺与天然材质的完美结合。玻璃的透明特性加上木头的不透明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以上研究与分析,作者最终选定第二种方案进行设计实践,考虑原因为白瓷制作工艺是传统的工艺传承,加上木头材质的结合与创新、新颖的设计,整套茶具会呈现出一种高贵、质朴的效果。

(二)仿生元素及制作方法选择:通过网络调研与实际考察,分析茶客的喜好、年龄范围、制作工艺等。最终选定了以植物造型元素为仿生基础,推演与经典文化茶具的结合,进行仿生设计理论在陶瓷茶具用品中的应用。本文选择经典的仙人掌造型作为仿生设计标本。仙人掌为大家熟知,生长在没有水源的沙漠地带,生命力顽强,并且可以很好地存活下来。仙人掌造型以及其乳臂的造型及其丰富,种类繁多,有球状、柱状、菱形状等,作者选择柱状元素与茶具的创新设计巧妙地结合增加较强的趣味性。此次的仿生设计与以往的同心圆茶具造型不同的特点是异型,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个元素给与整套茶具不同凡响的意义。仿生方法则是选择形态仿生法中的具体形态仿生,将仿生生物对象形态进行创新,整套茶具的腿部、手柄以及盖碗的盖子手柄都是形态仿生的演变,而茶具的茶壶内部的茶漏部分则借鉴了球形仙人掌的形态做仿生。

(三)整体架构及功能:整套茶具是由多个器具组成,分别是茶壶,茶叶罐、茶具桶、过滤组、茶杯、茶洗、茶海、公道杯、茶宠、以及整套茶具的托盘等。

茶壶,茶杯,茶海,公道杯是有三个支撑脚其中一个既是支撑脚又是手柄其材质是木头。茶叶罐的盖子部分材质是木头且没有把手是一个穿孔的中国结吊坠,也是一件中国传统饰品,象征着团圆、美满、和谐。茶壶的壶身里装有一个过滤杯使茶叶与水完美分离,减少使用者在喝茶时茶叶流出的尴尬遭遇。而他的壶盖则是凹陷的设计手法使它和以往的杯盖有所区分也和整套茶具中的公道杯凸起的茶盖做到区分不重复设计。过滤组的手柄是一个圆球,也是球形仙人掌的形态仿生。从仿生语义学上分析整套茶具包含深层寓意,仙人掌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一种害怕它坚硬茎刺的心里,长满茎刺的造型使人不敢靠近更不敢触摸,但在这里将它的形态运用到了手柄上使人敢于触摸,代表了我们在生活中与人相处不要不敢表达自己,第二层寓意则是要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要像仙人掌一样顽强。从仿生手法上整套茶具运用了茶具造型设计的两点,既有仿生造型又有几何造型。

(四)设计作品展示:陶瓷茶具用品在造型设计中要选择合适的设计元素去丰富设计内涵,更要从文化体系的角度出发,找到合适的理想内涵,从而使得陶瓷用品的美学被全方面的诠释出来。

设计手稿是设计初期想法的一种展现,有了初稿才能有效地根据初期的设计思维进行再修改和最终完善。本文通过前期的设计研究分析,初步对仿生造型元素进行提取,见图了。运用仙人掌的形态,做进一步的形态仿生演变的过程,最终得到这份理想化的造型手稿。初稿确定之后根据手绘初稿运用Rhino 3D建模软件对造型进行3D建模,见图8,再运用Keyshot渲染软件对模型进行初步选定的材质进行渲染,见图9。根据传统制作工艺及流程将所有茶具的设计模型进行实物加工,本文茶具的制作选定景德镇陶瓷加工厂手工制作茶具实物,见图10为烧制成型的茶具坯体,因茶具与木制材质结合,所以要在施釉后才可加以乳臂造型的另一只脚,见图儿为最终所有工艺完成后的实物展示。

结语

本文研究了陶瓷茶具用品中仿生设计与创新设计的组合,并将仿生设计应用于陶瓷茶具用品当中。从理论意义上分析,陶瓷茶具用品的理论研究空间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的发展。大胆的尝试与开发陶瓷茶具用品的创新设计研究。在实践意义上分析,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结合,总结陶瓷茶具用品中仿生设计的多类别仿生方法和多材料组合方法,设计出符合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喜好的高品质茶具。由条件的限制,所以本文仅用两件同类陶瓷产品图片作为样本进行理论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将陶瓷茶具的设计做到考虑其优化设计、绿色设计以及可持續发展设计等方面,使其既符合消费者、收藏者的日常使用功效又可以陶冶情志。

猜你喜欢
茶具用品材质
Task 2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刚柔并济
品雅茶具
冯可宾买茶具
材质放大镜电光闪耀亮片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
童车及婴童用品精选
名表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