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2021-12-20 03:34罗柏松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海绵城市

罗柏松

摘要:海绵城市是我国当今城市的一大主流发展趋势,将海绵城市引入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具有必要性。只有坚持以优质管理谋求发展,把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中的应用上升到评估和现代市政理念的层次上来认识,基于此,本文对海绵城市概念下市政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性、常见的问题以及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实施海绵城市理念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海绵城市;理念渗透

1 海綿城市概念下市政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性

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维持良好的水循环是工作的重点之一。由于水循环可在生态循环中作为动力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可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推动氧气再生成。良好的水循环是确保生态系统平稳运行的重要前提,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为了提升道路的安全性、稳定性、耐用性,降低施工成本,满足行车要求,须确保路基的稳定、路面的平整。积水会导致路面受损,降低路基的强度,为道路安全埋下隐患,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硬质化道路持续增多,城市中裸土面积越来越少,导致积水难以排放,影响了水循环的正常进行,雨季时雨水的聚集会造成城市内涝。将海绵城市概念与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设计相结合,可促进城市生态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有效利用海绵城市的概念开展科学有效的市政给排水设计,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生态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 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2.1 给排水系统难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目前,在湖北省地区的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为配水设施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工程也在向高层、超高层建筑发展,这也对配水设施有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准确掌握城市发展需求,设计出的给排水系统运行时就可能出现问题,例如水压不足的配水问题。对排水管道没有做好精细化管理,就可能出现管道堵塞、管道泄漏等问题。

2.2 缺乏对雨水资源的妥善利用

目前,城市内因降雨产生的积水有20%会渗入地下,剩余80%会随雨水流失。引起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硬化路面的面积过大,导致雨水流失过于严重,难以达到补充城市地下水的目的。因此,必须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重点关注城市硬化路面面积过大这一问题,引入新的路面铺设材料与设施结构,提高雨水的渗透率,为给排水系统分担排水压力。

3 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实施海绵城市理念的具体措施

3.1 要与城市规划有效结合

在城市建设中,要积极引入海绵城市理念,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应用时要与城市规划进行有效结合。首先,在设计中把握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及当下实际情况,对原有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进行优化。在优化时,需要以城市未来发展为基础,保证优化后的设计效果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用水与排水。其次,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属于长期工程,在建设中会存在较多的问题,设计者在设计时需要保证每个环节的设计要严格达到城市规划的标准要求。

3.2 道路设计

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在开展市政道路设计规划工作时都缺乏长远眼光,一些建设单位为了控制建设成本,在实际建设中采用透水性能差的材料,遇到降水量较大的情况时,由于排水不畅,路面会形成大量积水,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排放,对城市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转产生直接影响。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设计中,要求在道路建设中采用渗透性较好的材料,并设计适宜的道路横纵坡,以便顺利排放地面积水。例如,可以将路面雨水引入地下雨水模块,使雨水加入地下水资源循环过程。同时,还应在车道底部采用非透水性材料进行铺设,并在其表层加设一层具有较强透水性的混凝土、沥青等相关材料,确保路面过多的积水能够沿着地形顺利流入路边的沟渠中,完善地下水系统,为周边的绿化区域提供灌溉水资源,防止积水长时间存在对地面造成腐蚀,充分发挥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价值。

3.3 绿化带的设计

为了提高对雨水的收集能力,在设计绿化带时,可以选择透水性较好的路面材料铺设道路,保证雨水可以渗透地表层,进入下层为其预留的绿化带雨水收集口内。为了满足这一功能要求,必须注意控制绿化带高度,绿化带设计过高,不利于对雨水进行导流收集。因此,在设计绿化带时,绿化带高度应低于道路的表层高度,控制在路面下方15~20cm范围内,而绿化带外沿高度不能低于绿化带中的土壤高度。让雨水进入地下土壤之中,可以通过土壤对雨水加以过滤,这样能显著提升地下水的清洁度,防止地下水受到有害物质污染;同时,大量雨水渗入地下,也能补充地下水资源,再通过地下水系供应至更多的区域。在设计时,为了增强雨水的过滤效果,可以在绿化带内先铺设1层种植土,在种植土层上铺设1层砂石层,之后埋设渗透管,通过这种设计增加对雨水的过滤能力。另外,还要注意加入对雨水的导流设计,通过设置滞蓄缓排结构,提高雨水导流能力,进而保证更多的雨水能够渗入地下,提高回收效率。例如在绿化带区域设计明沟,通过明沟来沉淀雨水,实现对雨水的初步过滤,之后再通过明沟将雨水导流至两端的出水沟渠。

3.4 与城市绿地的衔接

在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时,设计人员须认识到市政道路与城市绿地间的联系。城市绿地可起到分流作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绿地形式包括下沉式绿地、草沟等,根据地形的不同,绿地与道路的连接方式存在差异。(1)在水资源稀缺的地区,须加强基础设施收集雨水、净化雨水、储存雨水、利用雨水的功能,上述功能可通过科学放置排水管道实现。(2)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须加强基础设施排放雨水、避免雨水堆积的功能,可借助雨水的截污净化技术实现上述目标。(3)对雨水污染严重的地区,应先净化雨水、治理污染,借助绿化带或草沟可较好地实现上述目标,净化后的雨水可用于浇灌绿地、饲养家畜,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5 生物滞留带设计

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将生物滞带拆分为三部分,除了立交桥下的绿带以外,还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分隔绿带、人行道绿带。某市政道路工程主要涉及机动车非机动车分隔绿带、人行道绿带两部分生物滞留带,主要用于处理遭受路面污染后的雨水,沿着收水侧流入到凹结构的绿带。为了起到雨水净化作用,此处添加了卵石过滤带。当雨水流入此处,携带的泥沙和大量的漂浮物都会被滤除,干净的雨水将被土壤和植被吸收,下渗至积水层。根据当前蓄水池储水情况,判断是否可以继续储水,如果达到上限,那么这部分雨水就会通过溢流口排放出去。

3.6 统筹规划,建立合理完善的市政排水体系

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建设过程复杂,环节众多。在正式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须全面开展统筹设计工作,借助海绵城市的概念,建立科学完善的排水体系,利用绿化带、机动车道等地的透水性,及时消除积水,更好地回收雨水,且在处理后可再次利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应建立科学健全的市政排水体系,设计人员须开展细致、周密的统筹工作,合理布局,在建设新设施的同时加强老设施的功能,使新老设施联合发挥作用,构成相对完善的市政排水体系,促进城市生态建设,确保其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探究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及设计思路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不仅服务于城市的持续化建设,还服务于我国水资源的优化发展,所以工程管理者要给予市政给排水建设充分关注。采取新时代的思想,创新建设规划方案,不断健全现有的市政给排水建设体系,增强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影响力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康元五.探究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10):173-175.

[2]吕帅华.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1(07):101+103.

[3]刘浏.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探究[J].居业,2021(07):25-26.

猜你喜欢
给排水设计海绵城市
试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节能理念
有关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的问题研讨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的节水优化措施分析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