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困境与对策

2021-12-21 20:09周晓敏
中国市场 2021年32期
关键词:企业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周晓敏

[摘  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劳动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它们属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而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创造、吸纳和转化高科技成果最有效的载体,对于提高我国社会科技水平更加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和企业管理方面不完善,在融资方面却陷入了困境。文章介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融资;财务风险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2

1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现状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规模普遍比较小,作为初创期或成长期的这些企业,业务高速增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对资金需求非常大,而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实际控制人往往重业务而轻管理,只关注眼前经济利益,导致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规范性差、财务管理落后,在融资方面更是面临诸多风险。

1.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1.1.1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由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组成。其中资金市场主要是以发行债券为主要筹资方式,但是中小企業,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盈利能力有限,导致根本不满足发行债券的基本条件。而资本市场的门槛则更高,我国目前在沪深两地有正规的资本市场,虽然从之前的主板,扩展到现在的中小板、创业板乃至科创板,但这些板块对中小企业仍然不很友好。新三板作为新兴板块,部分中小企业成功地敲起了上市的钟声,但由于新三板的活跃度非常低,融资功能受到极大的限制。

1.1.2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分为银行贷款、融资租赁、信托等,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是银行贷款,但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大部分是轻资产企业,无法提供抵押物,所以导致银行贷款的难度增加。

1.2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的基本内容

科技型中小企业处于高速成长期,不管是成熟产品的销售,或是新产品的研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何融到资、如何合理地使用这笔资金,已经成为融资管理的重点工作。

1.2.1融资的事前可行性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融资,基本分为补充流动资金和研发项目的资金需求,对应到产品上分别为成熟产品销售规模的扩大和新品研发对资金的需求。

首先,必须对融资进行可行性分析,可使用项目净现值分析法来进行融资方案的决策;其次,确定使用那种融资方法及该方法需要的时间,毕竟间接融资手续复杂,从融资开始到资金到位需要较长的时间;最后,由于融资期较长,在此期间,需要重点关注融资项目是否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到最终项目的净现值,避免出现因时间因素导致项目盈亏倒置。

1.2.2融资的事中预算管理与控制

融资开始后,财务部门应编制项目预算,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资金到位后,财务部门需要对该笔资金的支付实行专项管理,严禁将资金挪作他用,并设立项目明细账记录项目的资金往来,确保资金完全用于该项目。

1.2.3融资的事后分析总结

项目结束后,编制项目的决算报表,并对项目的净现值进行分析,确定该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的收益。由于企业处于成长期,内部管理难免不甚理想,在项目完成后,不管项目是否按照既定目标执行都必须进行项目完结专项会议,总结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便为以后投资方案进行改进。

2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2.1  企业自身管理水平较低

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管理人多注重于眼前利益,往往会把公司有限的资源投入在科研和产品销售上,对于公司内部管理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内部控制缺失,财务管理不规范。有些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提供虚假信息甚至是进行恶意欺诈,造成金融机构不能及时方便准确地获取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银行贷款更加谨慎。

2.2  企业授信受制于多种信贷指标

科技型中小企业大部分是轻资产企业,几乎没有大型的固定资产和自有不动产,而向银行贷款则须有抵押物,这就导致了向银行贷款比较困难。对于银企双方来说,企业能从金融机构融到的资金有限,且无法解决高速发展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标的过小,而尽调过程却和大企业一样,而且相比于大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会低很多,金融机构大多不愿意从事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

2.3  直接融资渠道比较狭窄

虽然国内沪深两地从主板市场,发展出了中小板、创业板乃至现在的科创板,但是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门槛仍然过高。而且IPO前的费用,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券商和辅导上市的中介机构的这些高额费用是一般科技型中小企业无法承受的。总体来说,股权市场的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的双高,对普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公开发行债券也面临着门槛高,一般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的公司,无外乎是一些规模大,盈利稳定的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几乎无法在资本市场成功地发行企业债券。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受规模所限,直接融资渠道基本堵塞。

2.4  普惠制金融实施存在障碍

近年来,国家对中小企业进行了大力的扶持,要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资金的支持,出现了类似科技履约贷、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贷款和科技小巨人信用贷等产品。

第一,科技履约贷是科委、银行和保险公司三方综合授信,首次授信尤其麻烦,三方各自尽调,企业要分别应付三方的审查,极大增加了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三方完成授信后,放款前还要支付给保险公司2%的保险费(保险费是按照本金+利息的2%计算的,实际成本高于2%,第二年还款后返回1%的保险费),这在目前的低利率时期,也大幅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第二,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贷款相对简化些,由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银行共同授信,但也同样要支付0.5%的担保费(事后全额返还),总体融资成本较低;科技小巨人本身门槛很高,必须获得科技小巨人才能享受该产品,因此对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仍然不太友好。

第三,虽然出台了各种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但由于不是抵押物担保,最终审批出的额度很有限,很难满足企业高速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很多企业可能向多家金融机构申请授信,多家授信势必造成企业财务人员重复劳动,工作量大幅增加。

总体来说,虽然普惠金融的推出,对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开拓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但是门槛还是较高、且手续复杂、融资成本高,使企业融资仍然不太乐观。

2.5  企业融资专项管理机构与人员缺乏经验

科技型中小企业乃至大部分中小企业,财务部仍旧以做账报税为第一任务,尚未上升到管理会计的程度,财务部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融资管理机构,会计出纳兼任融资工作。鉴于这种组织架构,在进行融資过程中,融资人员缺乏足够的经验,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无法很好地与金融机构进行有效沟通,造成融资过程一波三折,大大地降低了融资效率。

3  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建议

3.1  提高企业和员工的整体管理水平

通过各种培训,加强和提高企业管理层的综合素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规范公司生产经营行为和财务管理,真实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以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切忌出现人,特别是实控人凌驾于制度之上的情况发生。财务的账务处理上,严格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减少内部交易,提高透明度。

3.2  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

通过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建立联合担保制度,由政府出面签头成立中小企业担保资金池,为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提供必要的担保[3]。目前已建立相应的平台,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是联合担保的多方分别尽调,造成工作重复和效率低下。可让企业通过服务平台提交多方需要的共同资料,减少重复劳动;在目前大数据的情况下,联合多平台共享企业数据,减少企业的无效劳动。

3.3  大力开拓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

由于间接融资无法满足快速发展企业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开拓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

科创版自2019年7月开版以来,目前已扩容至近200家,科创版试点注册制也是我国资本市场的最大变革。科创版实现了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科技创新离不开资本的长期支持。但从数量上来说,近1年半的时间仅仅上市了近200家,对全国范围内数量众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还是杯水车薪,且上市的企业多为非常优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普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门槛仍然过高。

目前新三板接纳了不少科技型中小企业,但由于流通性太差,导致大部分企业仍然融不到资金。究其原因,能进入新三板交易的投资者的门槛较高,使得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无法参与新三板的交易。可以考虑加强对新三板的企业监管,增加实控人和高管的连带责任,同时降低投资人的准入门槛,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保护投资者,使得多方得益。

3.4  减少普惠金融实施过程中复杂的业务操作

普惠金融从总体上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但手续过于复杂,成本过高也会增加企业的压力。在目前信息系统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大数据这一有力工具来简化授信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借助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自动完成企业各项经营信息与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金融系统在政府的支持下,可向各部委调取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减少人为的尽调,降低授信工作中的工作量。

综上所述,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融资上遇到的困境,不仅因为自身实力薄弱、管理水平低的原因,也有金融机构对风险的偏恶和整体企业征信系统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因此需要从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参考文献:

[1]张馨.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困境与解决策略[J].法制博览,2020(30):131-132.

[2] 樊霞华.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J].企业管理,2020(11):54-58.

[3] 张磊、吴晓明.数字化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困境与对策分析[J].理论探讨,2020(5):110-114.

[4] 许涛.浅谈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J].纳税,2020(21):183-184

[5] 陈团结.试析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支持体系构建[J].现代商业,2020(25):136-137..

猜你喜欢
企业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研究
科技型中小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压力及策略
浅析企业融资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