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茶文化普及与推广模式研究

2021-12-21 02:12张晓菊
中国食品 2021年23期
关键词:导师制培育人才

在高职教育中,以茶为媒介,结合专业课程的开设、经典案例的植入、通俗博雅课程的传播以及校内各种茶文化活动的推广,将千年茶史、茶文化、茶商精神传播开来,助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就高职教育茶文化普及中的导师制教育模式和“5+3”双创制育人模式展开探讨,并结合现实成果导向和DQP的检测进行分析,为高职教育茶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增色。

一、实施背景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职教育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是高技能人才培育的基石,跨专业多元化联合实践教学是当今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摇篮。在茶文化教育中,仁者见仁、智者悟道、以和为贵、重诺守信、客来敬茶等思想对高职教育素养培育和大学生健康性格的塑造都有很大影响。

在以茶为原点的基础上,我们习茶、种茶、做茶、饮茶;在以茶为媒介的背景下,我们赏茶、交友、会客、创作。千百年来,在以茶为原点、以茶为媒介的活动中,我们造就了农林、商业、工艺、建筑、园林、装饰等诸多领域的人文创作与美学作品。

二、推广模式

1.校园导师制模式。尊师重教的儒家文化和传统师徒制的师承关系形成了现有的导师责任制。高职院校的校园导师制是一种建立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以学分制为依托,以课外学习与集训为载体,进行“一师多徒”专业技能辅导的人才培育体系。实施导师制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博雅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从而健全职教学子综合的人格素养,达到“博学而雅正,业专而技精”的育人目的。

以广东某高职院校的校园导师制模式为例,该校采用“一基地三体系”的校园导师制教育模式,分为茶艺、茶叶审评、茶叶拼配、茶包装设计、茶叶营销等方向,配以专业的导师跟踪指导。导师定期深入学生课堂和生活进行交流,为学生提供生活和专业辅导;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专业技术、技能活动,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遇到的难题;将最新技术和时事传达至学生,使其关注社会动态、适应社会发展;在力所能及之处,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相关专业技能、科技创新等赛事活动,提升师生的综合实力。

2.“5+3”双创制模式。所谓“5+3”双创教育模式,就是为5人左右的创业团队配置3位指导老师,即校内专业指导老师+校内创业导师+本行业指导教师,组建高水平的师生共创团队。项目团队教师要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精湛的专业技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辅导教育能力,需和团队一起制定项目计划,并进行项目深入调研,形成项目可行性方案。在具体实施中,学校方面要大力宣传创新创业理念、创业政策、法律法规,开展全程化、立体性、分层次的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新意识;创业团队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从业教育提供足够的指导。导师指导团队进行真实项目运作,团队成员进行项目管理角色体验。

以广东某高校“5+3”双创教育模式为例,以茶为媒,结合工商、物流、人力、电算化等多个专业学生的合作调查与创作,打破专业界限,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去探讨当今茶叶产业經济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形成良好的综合性成果,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钟家茶’项目推广”“红色根据地梅岭茶馆设计”等项目均获得校级认可。通过该教育模式的培养,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钻研精神。

三、检验依据

1.基于现实成果导向的检测。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在于整个教育系统的构成都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基础或导向,在学生学习结束后对其测评,可视化地展现该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如图3和表1所示。

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严格遵循规定的进程,采用统一的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OBE教学模式则坚持每一项教育都有其具体的核心能力,坚持能力本位原则,让每一个核心能力具有明确的要求和对应的课程,实教者比学习者具有更直接的责任。面对每位学员,实教者都能够根据其个体差别制定个性化的评定等级,并实时、准确、熟练地进行评定,最终给出可量化的考评结果。

2.基于DQP框架的检测。DQP(Degree Qualifications Profile)是美国的学历学位框架,即美国副学士人才培养框架标准,该标准以专业知识、广泛和融合的知识、智力技能、应用和协作学习、公民和全球学习等五大学习领域的学习结果为评价标准,对培养效果进行检测。学生在五大学习领域中,根据学习成果的可视化数值,测定雷达图各维度与其标准值的偏差;结合专业人才培育特色,进行综合分析,并为学生下一步的提升和优化提出参考依据和可行性办法。

以广东某高校茶艺专业人才培育分布图为例,该实施过程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对各项目课程进行整体设计,设计的内容以专业人才培养规范中五大学习领域的结果为导向,结合本课程在五大领域学分中的分布,分配该课程教学模块在各领域的标度,并配以精准的配套考核机制,准确考核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动态。目前该方法在广东的几所高职院校已普及开来,并得到了省级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认可。

四、经验分享

1.健全的人才培育机制是人才培养的保证。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健全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依托DQP框架协议或者学习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健全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并对其进行监督检测,可以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在茶学课堂、茶叶经济案例、茶叶产业管理等课堂或课程体系中,应紧密结合行业需求,融入行业专家学者的建议,以学生的所得和成长为出发点,思考各项指标的建设,从而逐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技能训练考核方案,推动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出色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完善的人才培育质量保证体系是坚强后盾。没有监督的信任是放任,没有监督的课堂是混乱。以茶为媒,健全职教学子的人格素养,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依托课堂、活动、实物、竞技等真实存在的教育过程。规范监督控制体系,构建“督教、督学、督管三位一体”与“导教、导学、导改并重”的教学督导体系,是保障人才培育质量的坚强后盾。从学校层面,要优化组织结构、推进制度落实、强化自主诊改;在专业建设方面,要保证专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专业诊改;在教师教学质量方面,要保证课程建设、教学过程和规划设计,重点保证实施过程;在学生学习效果方面,要保证育人规划和成长环境;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建设方面,要加强信息采集与管理,强化信息应用与分析等。

作者简介:张晓菊(1988-),女,硕士研究生,河南洛阳人,研究方向为茶叶科学与教育。

猜你喜欢
导师制培育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