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GIL模型下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路径

2021-12-22 13:46陈秀宇敬龙军
湖北体育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足球青少年校园

陈秀宇,敬龙军

(湖南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2020年9月,教育部、体育总局、中国足协等7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旨在巩固和完善校园足球工作制度体系,推进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校园足球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完善人格及锤炼意志品质、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1]、培养足球后备人才[2]”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止到2019年12月,教育部已认定27 000多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遴选160个校园足球试点区(县),设立38个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布局建设80个“满天星”训练营,现有181所招收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高校,但在推进校园足球的实践中面临着“场地资金师资队伍等资源的匮乏、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局限性及竞赛异化、学生家长学校主体间关系的矛盾、足球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校园足球文化氛围淡薄等核心问题[3]”。本文基于AGIL模型解析校园足球系统发展的困境并提出新时代我国校园足球发展路径,以期实现我国校园足球的长足性发展,助推体育强国梦的实现。

1 AGIL模型下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理论框架

AGIL模型是美国社会学家Parsons于1953年在系统论基础之上构建的行动系统模型。该模型将社会行动系统分为行为、人格、社会、文化四大子系统,并分别对应适应(Adaptation)、目标达成(Goal Attainment)、整合(Integration)和潜在模式维持(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四大功能[4](如图1),主要解决行动系统的前提性、方向性、协调性和持续性问题。四大子系统通过处理彼此间矛盾冲突,不断满足系统内外部的功能需求,形成一个相互包容、紧密联系的整体以维持整个行动系统动态平衡。校园足球是一个复杂行动系统,其功能的发挥要受家长、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和学生自身参与足球动机、满足升学等内在需求的影响和制约[5],因此Parsons的AGIL模型有助于整体分析当前我国校园足球系统在发挥其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维模四大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解释构成这些功能结构因素的合理性以及通过调整校园足球系统结构以维持自身发展。

图1 AGIL模型理论框架图

1.1 适应功能:满足发展需求,适应时代发展

AGIL模型认为,适应功能是行动系统生存的前提条件。换言之,行动系统只有在具备适应外在环境需要的能力时才能获得相应的生存资源。校园足球系统作为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其适应功能主要表现为适应青少年足球普及和提高的发展需求,为足球后备人才提供了继续升学和职业道路的新渠道。一方面,足球职业化改革成果甚微,竞技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发展振兴足球事业,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始启动,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推动下,强调足球“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将足球的普及重心转移到校园。另一方面,校园足球作为青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在接受专业的足球教练指导下,掌握更加娴熟的足球技能,在人口基数增加的基础上必然会涌现一批优秀的足球苗子。因此校园足球适应了青少年足球普及和提高的需求,提供升学、打通职业足球通道等多向选择,进一步推动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

1.2 目标达成:凸显足球育人,助推体育强国

AGIL模型认为,目标达成功能是行动系统根据内外部环境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加强对系统内部的资源利用以实现自身目标的一种过程,该功能指明了行动系统的方向,在整个行动系统中发挥着保障作用。发展校园足球,实现“体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畅通竞技人才通道、推进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三大目标,一方面是通过足球进入校园,将阳光体育运动形式融入到学校体育中,将提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其掌握运动知识技能、培养意志品质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换言之足球充当对青少年进行技战术和意志品质的教育媒介[6];另一方面是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完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夯实校园足球事业发展根基[7],同时为有足球天赋的人才提供有效的升学或成材平台。英、德、法、德四国的校园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成功经验均体现,先进的足球发展理念是实现校园足球人才培养和选拔目标的重要基础[8]。这也就说明我国应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足球的教育价值,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升、足球人口基数扩大、竞技能力提高等目标,推动校园足球系统的平稳持续发展。

1.3 整合功能:整合体教资源,提供发展动力

AGIL模型认为,行动系统是由发挥不同功能的子系统组成,整合功能主要是指系统通过对自身结构、已有资源进行合理定位,通过协调有效解决系统内部和不同系统之间的冲突,实现整个行动系统的良好循环。实现校园足球这个行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体教融合中体育和教育的师资、场地、资金等已有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整合。第一,师资力量是校园足球发展的关键,教练员肩负着足球运动组织、执行、推广的责任,其教学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敬业程度直接决定着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状况[9],也影响着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和足球后备人才的质量。第二,基础设施是校园足球开展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标准化的足球场地和成套的训练器械很大程度上会促进校园足球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第三,稳定的资金投入是校园足球常态化开展的保障。通过对校园足球系统的师资、场地、资金进行优化整合,满足校园足球的发展需求,促进校园足球系统的稳定健康发展。

1.4 维模功能:植根足球文化,实现维模发展

AGIL模型认为,行动系统中的维模功能主要指充分发挥文化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此形成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推动行动系统的可持续性。校园足球的本质就是文化[10]。因为当校园足球仅作为足球的一个子项目时,其对个体影响是相对短暂的,只有当其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才能获得更加持久的影响力。首先,明确校园足球承载足球文化的核心内容。不仅包括足球技战术,还包括足球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呈现身心双修的整体性。其次,明确校园足球文化传承方式。为实现足球文化传承的整体性,校园足球进行了“回归教育部门”的管理机制重塑,通过抓好“家长+校长”动力机制努力营造校园足球文化的良好氛围[11]。最后,青少年学生对校园足球文化的高度认同也至关重要。校园足球活动的常态化,将对青少年积极参与足球运动、享受足球乐趣起到积极作用。校园足球不仅是开展足球的教学、训练和竞赛的系统过程,更是构建足球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的过程,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有助于形成坚固的支撑系统以促进校园足球的长远发展。

2 AGIL模型下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困境

2.1 发展环境受阻,相互适应中的困境

校园足球的社会适应指人才培养机制、保障制度、成才出路要适应社会发展。当前,深化足球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于全面高素质足球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全面高素质足球人才供求的缺口,我国校园足球与社会发展环境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参与足球运动的学生在数量和质量的层面难满足足球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与社会环境发展呈现出不协调现象。在数量方面,传统的“三级训练网”输送人才的体制逐渐萎缩,足球后备人才规模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并且家长对子女进行专业足球训练的接受度普遍不高,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学校挤压足球等体育课程的生存空间,未能落实国家对校园足球发展要求,出现“应试足球”教育,这也意味着校园足球后备力量的供给情况不容乐观。在质量方面,我国校园足球开展的主目标暴露出与职业足球相适应的功能障碍问题:如何从学校足球课堂和青少年足球训练营中选拔后备人才,如何将校园足球普及与职业足球俱乐部和足球俱乐部相互补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孙健[12]曾指出:中国足协与负责校园足球的教育部通力合作,那我们的校园足球也可以像其它足球强国一样完成足球的普及和高水平的竞技人才培养的重任;谢松林[13]等人对此提出质疑,校园足球本质来说仍是业余足球,由于自身发展基础薄弱、优质足球资源缺乏,难以承担职业足球的重任。总的来说,作为行动系统的校园足球是衔接职业足球的重要一环。

2.2 方向定位模糊,目标达成中的困境

目标达成是指在行动系统主动地调动系统内部各种能量来实现总体目标。校园足球设定了强身健体、掌握基本的足球知识技能、培养健全人格[14]和提高竞技水平的四维目标:校园足球教育不同于“德智美劳”的四育,强调教学内容必须与足球知识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对学生积极参与足球运动产生积极作用,且内容易懂便于吸收;教学手段多样化,侧重于普罗大众的教育方式;教学时间与学生上体育课、参与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的时间相符;教学地点最好选择在学校。足球运动除了实现强身健体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更要注重塑造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整体来看,校园足球在实现体质健康水平上更加倾向于学生教育层面的习得。此外校园足球的发展主要分为普及和提高的两个阶段以满足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普及是指“固本俊源”的过程,是指全体学生掌握足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广泛参与竞赛活动磨练意志品质的过程;而提高是指教育部门在打牢普及根基上,与体育部门合作,做好普及与提升的衔接,给予有足球特长学生接受专业训练和竞赛机会,并为其提供升学或进入职业化平台。在过去,我们谈及足球首先映入脑海的是如何提升竞技水平,但实质上本末倒置。因此将发展青少年足球作为足球改革问题的关键,明确符合校园足球的发展目标才可避免校园足球发展流于形式。

2.3 资源保障欠缺,功能整合中的困境

当前校园足球的整合功能发挥不够理想,存在着师资不足、资源利用率低、资金保障欠缺等问题。校园足球资源整合的不充分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校园足球系统内部资源整合不够。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报告(2015-2019)》数据表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校园足球场地120 960块,虽已完成了《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所设定任务的80%,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校园足球活动人口的需求。此外,校园足球场地空间分布严重失衡,《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公报》中显示我国城市足球场地数量占总数73.29%,足球场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45%[15]。2015~2019年间我国设立5个校园足球的教练员培训基地,培训足球教师7 056名,努力补齐了足球师资不足的短板,从培训力度和人数看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普及校园足球所需要的师资需求相比,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外部资源不能整合到校园足球系统中。2015年起教育部接替体育总局掌管校园足球,但由于教育部和体育系统存在职能交叉现象,难以有效整合教育部的事权优势和体育部门的特长优势。在校园足球这一行动系统中,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备的场地设施、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等具有稀缺性,如何合理地整合校园足球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校园足球需解决的问题。

2.4 文化建设虚化,模式维持中的困境

随着实践的发展,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观念出现偏差,维模功能弱化。一方面,观念不一致使足球和文化难以实现真正的结合,这也是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障碍[2]。从形式上看是足球这一运动项目进入校园,其本质上是将足球作为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载体进入校园,而足球文化能否在学校中生根发芽需要得到家庭、社会人员的支持。当前,国家已推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来支持校园足球计划,但是在“应试教育、成绩至上”的思维模式下,青少年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下降,转变成被动参与运动的状态,此外青少年在参与校园足球的过程中进行大量的机械性练习,导致在比赛中技战术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和合理应用,通过竞技比赛以培养健全人格的构想成为空谈;家长也质疑校园足球对学生文化成绩的影响和足球职业化的出路问题,可见足球虽形式上走进了校园,但是足球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仍游离在校园之外。另一方面,我国校园足球发展中存在人文精神的缺失问题[16],校园足球丧失了对青少年的道德和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的初衷,出现足球异化的“功利式”现象,致使足球文化高度认同的意识被冲淡,青少年的足球参与率下降,维模功能弱化。

3 AGIL模型下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路径

AGIL模型下校园足球这一行动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阶段中始终要满足适应、目标、整合和维模的四大功能,部分校园足球的研究中,孤立的分析足球发展中的某个子系统或是具体的环节而缺乏对整个系统宏观的考虑。由于面临巨大的外部环境压力、目标定位不清晰、资源整合能力较弱、缺乏文化建设等问题,难以实现校园足球系统的科学化和本土化。因此通过AGIL模型强调的四大功能出发,提出我国校园足球发展路径(如图2)。

图2 基于AGIL的我国校园足球发展路径框架图

3.1 融入青训体系,提高校园足球的适应能力

校园足球系统是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系统的子系统,校园足球的社会适应从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大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和发展空间,经过子系统间的统筹配置来构建适宜校园足球发展的环境,为足球运动规范和职业化的发展提供能源。首先,校园足球具有足球发展战略的必要基因。校园足球作为我国足球发展中植根于青少年的赛事体系,其存在本身就构成足球发展的基础结构,尤其是在国家政府推动下新时代的校园足球更加具备了融入青训体系的可能。其次,校园足球是我国足球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校园足球不仅是推动青少年参与足球的赛事,更是无缝衔接职业足球赛事。在新时代下的足球发展过程中,校园足球必然能融入到职业足球发展中来。再次,我们将校园足球系统内部划分为校园足球的管理系统、校园足球的联赛系统和足球人才的选拔系统3个子系统以提升校园足球适应能力。校园足球的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对另外两个次级系统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资源调控;校园足球的联赛系统是以发掘学生运动潜力为动机并为其他两系统提供赛事资源;而足球人才的选拔系统则是参与足球运动的主体,通过带动我国青少年的足球参与热情,扩大足球人口基数,为竞技足球后备人才提供必要渠道。3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共同维持了整个校园足球系统的运行,通过衔接校园足球与青训体系来适应我国职业足球发展的需求。

3.2 明确发展方向,推进校园足球的目标达成

基于正确的校园足球发展理念,设定并努力达成科学合理的目标是校园足球饯行的方向。目标功能主要体现在校园足球目的层面,强调校园足球要以教育为导向,将增强青少年体质、掌握足球基本知识技能和塑造意志品质的新时代人才需要作为教学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之上,夯实金字塔塔基,发掘足球人才,振兴中国足球事业。校园足球目标的实现过程,一方面,需要根据体育教学和足球发展的新形势制定出新的计划,在我国学校体育从增强体质的单一目标向学会、勤练、常赛转变的过程中,既强调了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水平状况,又切实发挥了培养健全人格的育人功能。由此可见,学校在推动校园足球过程中注重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匹配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路径更新教学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经常开展以“班级-校内-校际-市级-省级-全国联赛”横向拓宽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职业”纵向延展相结合的校园足球竞赛,依托体育竞赛这一媒介培养学生意志品质[17],将体育的育人功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需要重视校园足球管理主体,既包括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涉及地方体育部门和足球协会。所以在维护目标功能时,应发挥各主体自身的优势,如学校和教育部门层面可以侧重于学生足球兴趣、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层面的教育,体育部门和足球协会则侧重于进阶的足球技、战术训练,彼此各司其职,可以使校园目标功能的实现事半功倍,助推中国足球的发展目标。

3.3 有效输入资源,改善足球资源的整合能力

资源整合是整个系统内部的能量来源,保证行动系统的合理运转。在校园足球运动系统中的资源整合则是对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和资金的整合。其一,师资队伍的整合。学校应整合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甚至是具备足球特长的社会指导员,遵循“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原则,构建“足球教练-退役足球运动员-精英社会指导员-外籍教练员”多元化的师资体系[18],有效充实和提升校园足球的师资力量,强化校园足球的师资建设。其二,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加大对校园足球场地设施的投资,同时最大限度利用足球场地资源[19],另一方面引入社会资本来建设和管理足球场地,由政府向社会付费购买场地资源再下发至学校。其三,资金资源的整合。资金是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直接影响到校园足球普及与提升程度。当前中央财政拨款与地方专项基金是支持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主要资金源,而如火如荼的校园足球发展形势要求国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因此实现“国家拨款+地方专项基金+筹借社会经费+学校自筹”一体化对保障校园足球资金资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5]。校园足球系统需要充分提升子系统中师资队伍、场地、资金等资源的整合能力,使之成为一个有序整体,协调发展。

3.4 营造浓厚氛围,优化足球文化的维模功能

通过优化校园足球的内外环境,提升大众对校园足球文化的认同,倡导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多主体联动,营造校园足球文化的良好氛围,完善维模功能。首先,在外环境方面,搭建“政府引导-学校主体-家庭配合-社会支持”的校园足球发展平台建设。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匮乏是中国竞技足球难以取得突破的一大难点,淡薄的足球氛围和薄弱的社会基础让作为文化活动的校园足球举步维艰。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做好校园足球的制度创新工作,进一步出台体教融合的相关政策,最大限度地缓解学训矛盾;学校作为开展校园足球的主阵地,应真正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即加大对校园足球场地器材等物质的投入、场地建设与管理等足球校园的建设,帮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中享受足球文化,保障校园足球战略顺利实施;家长应该摒弃“应试教育”发展理念,积极引导学生热爱、参与、享受校园足球;社会动用自身力量为校园足球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路径。其次,在内环境方面,做好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顶层建设。把握足球文化的指导思想,将符合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精髓植入到校园足球的规划中,将足球精神纳入到日常足球授课中去,实现足球精神渗透和足球技能实践的有机融合。总之通过积极营造校园足球平台发展的内外环境、完善校园足球文化的顶层建设等途径塑造足球文化认同,完善组织的维模功能,以确保系统的良性运行。

4 结语

校园足球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产生与存在必然与我国学校教学改革、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存在适应、目标、整合、维模的互动,在实践上与AGIL模型相契合。同时,在新时代深化我国体育事业的过程中,校园足球已成为体教融合的先行项目,为学生升学或跻身职业道路建立平台。如今校园足球正尝试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体教融合之路,帮助学生在足球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的同时也为职业足球输送后备人才。

猜你喜欢
足球青少年校园
青少年发明家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认识足球(一)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