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关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构建及水质研究

2021-12-22 00:32沙洪利沈晓强林瑞峰王建军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潜流护坡净化

田 炜,沙洪利,沈晓强, 林瑞峰,王建军

(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北京 101100)

1 概 况

北运河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地处永定河、潮白河冲积洪积平原,地势平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年降水量620 mm左右。北关人工湿地位于通州小中河、温榆河、运潮减河、通惠河、北运河五河交汇之处,通燕高速、龙泉广场以南。北关人工湿地始建于2008年,湿地改造前植物生长杂乱,进水提升泵站淤堵严重,水质情况恶劣,水环境标准属《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规定的劣Ⅴ类水质,严重影响了北运河流域的文化性及景观性。

为促进北京市城市行政副中心的良好发展,充分利用五河交汇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研究以“水质净化-生态修复-水土保持-长效管理”为总设计思路,构建湿地生态系统,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多功能一体化人工湿地。研究对更好地展示人工湿地的净化与生态效应,倡导民众珍爱水资源、保护环境,共同构建生态型首都行政副中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生态系统构建方案

通过实地调查及资料获取,可知,原北关人工湿地占地面积2.5万m2,其中,表流湿地3450 m2,潜流湿地8900 m2,清水池190 m2,经过十年的运行,由于上、下游水位下调和河道淤积等因素,人工湿地具有以下几点问题:(1)河水泥沙较多,泵站严重堵塞;(2)湿地周围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截污措施不完善,河道水质波动过大;(3)原潜流湿地淤堵严重,且原填料孔隙率过低,湿地无法正常运行;(4)湿地水质情况恶劣,整体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劣Ⅴ类。

针对以上问题及生态环境需求,需对北关人工湿地进行生态改造,研究设计北关人工湿地改造区域面积16 450 m2,其中表流湿地3450 m2,潜流湿地4585 m2,以生态系统构建为基础,利用“表流湿地+潜流湿地”的组合工艺,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同时,构建水下森林和生态岛,为水生动植物构建多重生境,恢复湿地内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保护原有地貌、地表植被,增强水土保持能力。

3 北关人工湿地生态构建

3.1 水生植物群落

3.1.1 水生植物配置

水生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净化水体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光合作用、截留作用、生化作用等,因此在选择植物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同时选取吸收净化能力高、经济、观赏价值强的植物,维持北关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景观协调性[1-2]。基于此,北关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构建植物选取如表1所示,不同类型植物生长区间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类型植物生长区间

表1 水生植物选择

湿地岸边配置芦苇、香蒲等湿生植物,可美化湿地环境,此外由于香蒲具有较强的耐重金属性和富集能力,还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3]。表流湿地浅水区种植黄花鸢尾、菖蒲等挺水植物,深水区配置苦草、金鱼藻、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构建“水下森林”群落,增强表流湿地对氮、磷的生态去除效力。潜流湿地选择耐污与净化能力强的黄花鸢尾、花菖蒲等植物覆盖在净水生态填料上方,通过植物的吸收与净化作用,实现对氨氮、总磷和部分有机物的去除[4]。出水展示区内设计沉水植物塘,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同时丰富水系生境,主要通过配置黑藻、苦草等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净化水质,提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效抑制藻类生长,在保证水质达标的前提下提高水体清澈度。

3.1.2 水生植物养护

挺水植物一般在春、夏季修剪1~2次,以去除扩张性植物和已死亡的植株,挖出密度较大的植株,减小植物间的竞争。此外,还需注意平时要及时修剪枯黄、枯死和倒伏植株;生长期修剪则需要剪掉弱枝弱株,以达到通风透光、维持湿地系统的景观效果。修剪下的植株要及时清除,防止蚊蝇滋生和影响景观性。在植物生长茂盛、成熟后应及时对植物进行收割,以防枯死植物分解释放污染物质[5]。

3.2 底栖动物群落

由于北关人工湿地沉积物积累较慢,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角度来说,水底需要建立适应低溶解氧、耐有机污染的生物群落,故投入底栖动物作为生态系统分解者,包括蚌类、螺类等,加入生态系统循环。

3.3 鱼类群落

对于湿地生态系统,合理构建鱼类群落,控制鱼类数量,可减小对浮游生物的影响,充分发挥水中植物在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构建可有效控制浮游植物的食物网。通过资料调查可知,鲢鱼和鳙鱼均以浮游植物为食,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它们以有毒的微囊藻为食物,对藻类分泌的毒素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且生长速度快,采食量大,可有效地控制蓝藻、水华等事件的发生。故在北关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构建中,每公顷水面放养鲢、鳙鱼种1200尾,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加入生态系统循环。

3.4 辅助工程

除生态系统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外,针对北关人工湿地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利用生态边坡工程维持北关人工湿地生态稳定,减小边坡等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提高整体景观性,主要有以下几种:

鱼巢砖护坡,依靠鱼巢砖间的连接锁定及自重使岸坡稳定,并在砖空隙内栽种植物,达到固土净水的目的,同时为水生动物提供产卵场所,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植草袋护坡,利用植草袋与植被相结合的方式,消除水流对植物和护坡的冲刷破坏,同时可起到保土渗水的作用,为植被提供良好的生长介质。石笼生态坡,在低碳钢丝编织成的网箱内填充大小不一的石块形成护坡,为鱼类及两栖动物提供栖息、繁衍的条件,通透性强,可有效提高生物多样性。自然置石生态护坡,利用植物与岩石、木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进行防护、加固,形成由植物与置石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木桩护坡,扦插木桩或仿木桩对岸坡进行防护,可拦截入河面源污染物,防护水流侵蚀河岸。

4 水质数据分析

表2 2020年北关人工湿地水质情况

5 结 语

综上所述,北关人工湿地通过湿生、挺水、沉水、浮叶植物的种植,底栖生物和鱼类的投放,生态护坡的建设等措施,构建湿地生态系统,增强了水体自净能力,使得水体中污染物得到了更好的降解。自北关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建成后,水体清澈,透明度较高,湿地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根据水生生态系统建成后较长时间段的水质监测结果,日后北关人工湿地可通过自身的生态调整,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性。

猜你喜欢
潜流护坡净化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海洋0-10m潜流强度与方向的测量方案研究
生态护坡在城市道路边坡设计中的应用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新疆沙湾县金沟河渗管设计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社会流动视野下的农民分层研究
多功能净化机
给未成年人净化出一片晴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