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渡忆往

2021-12-22 08:39阎锦文
参花·青春文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津渡庐山

阎锦文

庐山邀我去西津渡工作室喝茶。我从五十三坡亦步亦思地拾级而上,雨点儿滴滴答答地砸着五彩的伞布,宛若断线的珍珠在散落。伫立在枕江门下放眼回望,我记忆的闸门瞬间敞开。

儿时的五十三坡商贩云集,纵横交织的街巷里货栈、旅馆、酒店、戏院、书场、茶楼星罗棋布,融汇着八方来客。草台班子的戏曲声声入耳;玩杂技、变魔术、耍猴、卖药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说道情唱花鼓戏的流浪艺人时隐时现,我很是青睐那种一分钱看一盘的“西洋景”。

隔条大马路便是樯桅林立的长江码头,这一带做蓬帆、绳缆、靠球等船用属具生意的店铺甚多。儿时的我,时常独杵在火炉连接着风箱的铁匠铺前,一只羊角铁墩加几把大小铁锤和长短不一的火钳,那些被炉火烧到殷红的铁块,被心灵手巧的铁匠叮叮当当地锤锻成篙矛、簰钉和船锚,感觉很是神奇。

那时的五十三坡,各地小吃一应俱全,虽说只是些几分钱一客的小买卖,却能通宵达旦地忙碌。有位矮墩墩的宁波阿婆专卖五分钱一碗酒酿元宵,酸甜香糯的口感没齿难忘。时不时有挑担买糖的箫声传来,那些糖果以软硬、形状和颜色区分,摆放在各自的玻璃盒里,很是诱惑。

有些记忆耐人寻味,有些则啼笑皆非。从枕江劵门到昭关石塔,那段弯弯的弹子石老街,曾经聚集着沽街谋生的各式人等,摆只棋盘玩残局走胜的;摊块包袱布,丢些瓷瓶陶罐茶壶收售古玩的;卖金石字画的;还有靠给人看相算命或是代写书信养家糊口的……

西津渡街南依一峰兀立的云臺山,北临波澜壮阔的扬子江。原先是条始建于六朝的破山栈道,历经千年沧桑,不仅存有蒜山渡、大京口、西津渡和玉山码头等遗迹。救生会、过街石塔、观音洞、铁柱宫和待渡亭等唐宋元明清的遗构,更给古街增添了“一眼看千年”的神秘色彩。

西津渡挹江控海,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东晋孙恩率义军“战士十万,楼船千首”,由海入江与刘裕在此鏖战数日;南宋韩世忠率八千精兵在此巧堵渡江南侵的十万金兵。江阔水深的西津渡自唐开元至清乾隆亦为漕运良港和通商要津,“粮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滨” 的繁盛延续千年之久。

待渡亭里那幅周镐的《西津晓渡》带着我穿越到一个石板街车水马龙、水码头樯桅林立、江面上白帆点点的梦幻世界。李白、孟浩然、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和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都曾在这里乘船登岸吟诗作赋。晚唐诗人张祜登山临水留下脍炙人口的七绝《题金陵渡》,“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便是当年渡口苍茫夜色的生动描摹。

庐山工作室坐落在闹中取静的德安里,一幢晚清风格的江南民居,狭窄的木楼梯被我轻缓地踩踏出敲打心灵的嘎叽声。

那天,庐山送我一套《庐山文集》,共十本,堆得高高一摞。我在散文《二十八年一梦》里读到“写稿,退稿;退稿,再写稿”“春夏秋冬每天无怨无悔地爬格子”。或许,这是他对文学创作苦不堪言的自嘲。我欣赏他能够静下心“如饥似渴地读书,紧张亢奋地写作”。仰慕他曾徒步八个月“沿着太平军的进军路线风餐露宿”,寻觅到十万余字口碑野史,后又潜心八年写成长篇小说《忠王李秀成》。

我很是喜欢《风雨西津渡》让人遐想的结束语,“……翠女指着渡口说……翠女坐在五十山坡的台阶上说……翠女看着英国领事馆回忆……翠女时常喋喋不休地自言自语,说些令人莫名其妙的话。”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津渡庐山
西津渡
夏日避暑
避暑胜地 大美庐山
西津渡元夜观灯记
观察的秘密
庐山拾遗
津渡兄
庐山脚下泡温泉
逍遥的西津渡街
津渡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