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执法改革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研究

2021-12-23 08:17陈力
今日消防 2021年7期
关键词:消防管理商业综合体

陈力

摘要:大型商业综合体作为当前主流的商业服务形态,存在内部结构复杂、场所业态繁多、装修管理紊乱、人员流动量大等潜在火灾风险成因。笔者从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消防管理制度不完善、消防管理手段不先进等三个方面剖析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难点,进而对构建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提出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创新内部安全管理模式、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和提供优质高效执法服务和开展社会面消防宣传引导等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消防执法改革;商业综合体;消防管理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满足,单一化的商业服务模式已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取而代之的是集约化的综合性商业服务新生态。大型商业综合体就是这一现象的现实表达。集休闲、购物、儿童游乐、餐饮、健身等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在我国迅速普及、遍地开花。伴随而来的巨大的火灾风险,不得不让人敲响警钟。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内部结构复杂、商业形态多种多样、装修材料荷载较大、顾客川流不息等都是在为其火灾危险性层层加码。而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不先进又不断制约其管理机制的建立。在消防执法改革的大背景下,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对构建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提出对策建议[1]。

1  大型商业综合体火灾危险性因素分析

商业建筑火灾一直以来给消防救援队伍提出严峻考验。而大型商业综合体作为新时期商业建筑的集大成者,更是继承了商业建筑一贯以来的火灾高度危险性。大型商业综合体较之单纯的商场、超市,具有内部结构更加复杂、体量更加庞大、业态更为丰富、火灾荷载更大、管理难度更大、人员流动密集等突出矛盾。认识可能引发大型商业综合体火灾的主要成因,对研究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开篇明义作用。

1.1  内部结构复杂、体量庞大

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业部分的实际使用面积往往数以万平方米计,为了结合商业流线的实用设计考虑,内部结构也是多样复杂。设计者往往要将“匠心”更多地运用在如何留住消费者、如何促使消费者安心消费的方面,将动线设计得花样百出,而对消防安全,尤其是防火分隔、安全疏散考虑欠妥。初到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消费者往往难以第一时间对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了解掌握,常常是晕头转向、云里雾里。这仅是正常经营时的一般感受。当火灾事故发生后,防火分区处的卷帘降下、现场消防应急照明开启、火场广播开启,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理威胁下,人员疏散更是雪上加霜。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流线与日常经营状态下的动线往往是矛盾冲突的。笔者管理对接的辖区内部曾发生一起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火情:外部人员发现该综合体某楼层某个房间火光摇曳,在消防救援人员到场后,单位现场值班人员竟仍未找到相应起火部位。这与单位管理水平落后息息相关,同时也佐证了综合体结构复杂的特点。

1.2  场所业态繁多、可燃物多

大型商业综合体内部业态众多,而每种业态的火灾危险性和需要防范的主要方面也有所区别。譬如儿童游乐场所需要更多关注的是低龄儿童在火灾发生时的紧急疏散环境,场所内部软包硬包等装修材料的耐火等级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以及各种因游乐而设置的复杂结构(尤其是夹层)对消防设施设置及人员疏散的影响;餐饮经营场所需要着眼的则是场所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厨房动火区域的与建筑其他部位防火分隔是否设置到位、可燃气体报警系统设置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明档等区域是否严格落实防火分隔措施等;大型超市需要防范的则是安全疏散是否严格参照消防技术规范设计施工并在后期维护得当,内部是否进行二次装修直接影响疏散流线和消防设施设置,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被货物堵塞或占用。同时,场所内可燃物众多、火灾荷载巨大,一旦发生火灾,其蔓延速度和施救难度,对消防救援机构都是重大挑战。

1.3  装修管理紊乱、用火用电用气不当

在消防执法改革的大背景下,目前涉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的权责已移交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消防救援机构仅对公众聚集场所开业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門毕竟先前对消防审核验收流程和消防相关技术规范了解不多掌握不深。笔者在实践中,也发现部分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行政审批相对热衷,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的行政审批领域的消防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理力度欠佳。消防救援机构在接到社会单位提出的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申请时,该场所的内部装修工程已经完毕,施工方撤出现场,亟待开业,此时若发现不符合消防技术规范的情况,对社会单位的正常经营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当前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整体管理水平落后,导致了轻安全重经营的现象,部分场所在通过消防行政审批后私自改动格局和装修材料,对消防安全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场所内用火用电用气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场所,使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失当,极易造成火灾的发生。

1.4  人员流动量大、习惯性违法不断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显著特征就是人员流动性强,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消费者流动量大。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内往往可以满足人们对餐饮、休闲、娱乐的各方面需求,可以进行就餐、购物、看电影等。这就导致人员大量汇集于此,每逢节假日,场所内更是人满为患。一方面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当前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性大、就业岗位不稳定,这是由日益发展的服务产业竞争和产业特性决定的。往往员工刚对场所有所熟悉就离职了,场所内的员工倘若自身对本场所的疏散流线、消防设施、器材设置和使用都不了解,谈何第一时间扑救初期火灾、疏散被困顾客?人员的流动也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提出要求。最常见的消防习惯性违法行为就是人员密集场所的常闭式防火门未按要求保持常闭。而堆放杂物遮挡室内消火栓、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照明损坏故障等更是不胜枚举。

2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难点

大型商业综合体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就算是初期成功扑救,也会造成重大的不良社会影响,给地区经济发展抹上一层阴影。这就要求加大力度狠抓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切实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而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又有其特殊性,工作开展的困难主要集中在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消防管理制度不完善、消防管理手段不先进这三个方面。了解掌握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难点,有助于对症下药,逐一破解管理难题。

2.1  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

当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生产经营正值旺季,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确保无缝衔接、不留死角[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强调:“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3]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都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而正是由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管理机构、内部场所从业人员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才导致了企业火灾隐患层出不穷。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管理层决策层对消防安全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只顾经营业绩、枉顾安全红线,缺乏底线意识,是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最大难点。

2.2  消防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型商业综合体作为当前主流的商业经营模式,让各大企业趋之若鹜。同时开设大型商业综合体能够极大地辐射周边商业地产氛围,增值地价,也使得拥有资金实力的企业纷纷投身其中。在大型商业综合体繁荣的背后,是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不切合实际。管理工作制度现行。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部分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往往是照搬照抄网上现有资源,生搬硬套别家文本。笔者甚至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有“本单位化工工艺安全”的字眼。制度停留在纸上,管理则必然纸上谈兵。

2.3  消防管理手段不先进

现代化的商业经营模式理应配备现代化的消防管理手段。而实际上,当管理层、决策层把目光更多投向经营业绩时,消防管理水平必然呈现断崖式差距。一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統筹协调各方,合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实现发展和安全双赢,需要相应的管理智慧。消防安全管理涵盖了消防安全制度的制定执行、防火巡查防火检查机制的合理运用、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对经营业主的督促管理、对消费者的宣传引导和内部救援力量的应急处置培训等等。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是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必由之路。

3  构建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消防执法改革推进深入,在这一历史机遇下,唯有以其难点为工作突破口,采取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做好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夯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优化创新企业管理新模式、科学运用信息化新技术新手段、各职能部门提供优质高效执法服务和开展社会面消防宣传引导,是构建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机制不断探索向前的方向。

3.1  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坚持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是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本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本场所消防安全全面负责。”[4]进一步夯实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综合体管理方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就是本场所的首要消防安全负责人,对整个大型商业综合体负有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场所内各独立业态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业态内消防安全负责。企业要严格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中明确的法定职责,建立制度、保证巡查检查、维护消防设施、保障疏散通道畅通、建立志愿消防队伍等。

3.2  创新内部安全管理模式

要坚持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模式的创新,严格自我管控措施。大型商业综合体自身管理部门众多,各个部门负责的业务版块有所不同,行政部门、安保部门、运营部门、招商部门等经常会根据本部门需要对消防安全造成危害。[5]大型商业综合体管理方要以消防安全为红线,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原则,坚持“安全为先”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模式,统筹好消防安全和场所经营的关系。

3.3  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

当前正值新技术新创造蓬勃发展阶段,大型商业综合体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创新。一方面在工程设计阶段,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综合体人员流动信息,对本项目工程疏散流线进行科学设计,避免火情发生时,人员混淆日常通行和紧急疏散,实现快速有效疏散。一方面在日常运维阶段,可利用物联网5G技术,对每个消防设施、器材(如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防管网各泵组等)进行实时监控,建立消防安全管理云平台,明确各级人员权限,真正做到全时段全方位的消防设施维护监管。

3.4  提供优质高效执法服务

消防救援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大型商业综合体依法开展监管工作。要把消防综合监管和行业部门监管协调统一起来,以联合检查补充各自专项检查,并加强检查结果分享,在减少对大型商业综合体正常经营秩序影响的同时,促进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形势稳定。消防监管力量,尤其是一线监督执法人员,要进一步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给企业提问题的同时要帮助企业共同作答,将刚性执法和柔性服务贯穿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管工作始终。

3.5  开展社会面消防宣传引导

社会治理的任何方面都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把包括火场自救知识、初期火灾扑救知识在内的消防安全知识进行常识普及教育,尤其要不断把“小手拉大手”宣传教育活动推进深入。少年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一个家庭里往往会因为儿童这一中心而发生质的改变。通过对少年儿童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进而影响每一个家庭成员,真正把消防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全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得到有效提升,社会各成员能够主动自觉遵守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共同维护消防安全环境,各项管理难点就将迎刃而解。同时大型商业综合体自身要把消防宣传工作纳入年度计划,要积极营造消防安全宣传氛围,有条件的要设置消防宣传科普教育点;要积极开展“消防安全三提示”张贴工作,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灭火救援和疏散逃生;要开展场所员工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依托单位微型消防站,建立一支拉得出、打得赢的志愿消防救援队伍。

4  結语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经济生活的进一步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将走向更大、更高、更宽广,随之而来的消防安全问题也会更为凸显。如何提升大型商业综合体本质安全、做好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继续成为消防救援部门和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创新内部安全管理模式、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提供优质高效执法服务和开展社会面消防宣传引导是破解该难题的关键。在消防执法改革的大背景下,消防救援机构和地方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多元共治,切实提升消防监管水平,将为维护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稳定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N].人民日报,2021-03-06(001).

[2]丁怡婷.安全生产须臾不可放松[N].人民日报,2021-01-13(005).

[3]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9.

[4]国务院办公厅.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Z].2017.

[5]路世昌,倪照鹏,刘鑫,黄益良.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38(12):1752-1755.

Research  on  the  fire  safety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large  commercial

complexes  based  on  law  enforcement  reform

Chen Li

Wuxi Fire and Rescue Brigade

Abstract: As a mainstream commercial service form, large commercial complexes have complex internal structure, a wide range of business forms, disorderly decoration management, large flow of personnel and other potential fire risk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of fire safety management of large commercial complexes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non-implementation of fire safety responsibility, imperfect fire management system, and under developed fire managements, and then proposes five countermeasures to construct fire safety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large commercial complexes, such as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fire safety responsibility, innovation of internal safety management mode, use of big data and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provision of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t law enforcement services, social propaganda guidance.

Keywords:fire enforcement reform; commercial complex; fire management

猜你喜欢
消防管理商业综合体
广播媒体产业化发展的探索
我国消防管理社会化模式构建探讨
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西安市商业综合体布局规划初探
浅析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火灾预防
消防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应用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