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应用

2021-12-24 05:05张福军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4期
关键词:干部队伍集体经济党组织

张福军

(沈阳市沈北新区基层社会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121)

乡村振兴是党在十九大期间提出的重要战略,其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居民生活密切相关,是落实“三农”工作的着眼点和总抓手。在开展乡村振兴中,组织振兴是保障和基础,基层党组织则是各类组织中的实践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发挥引领和组织作用,带领其他组织共同为了振兴乡村经济做出贡献。

1.组织振兴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1.1 组织基础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是拉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在落实这一战略中,地方政府和基层党组织要以中央要求为核心,贯彻加强和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突出组织振兴的特殊地位和突出位置。同时,基于现代农村地区的现状,发展集体经济、培育特色产业以及创新现代农业,是当前党员干部和党组织的重要任务和关键内容。乡村振兴属于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其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繁琐性,因此,振兴乡村需要组织先行,提升党组织的文化兴村力、社会治理力、经济发展力、组织动员力以及政治领导力,突出在战斗堡垒、建设先锋的作用。

1.2 关键环节

随着现代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核心,而想要实现产业振兴,则要发挥组织振兴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其是保障、是基础、更是关键环节。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组织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以及产业振兴属于五个关键环节,五个环节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目标任务以及丰富内涵。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目标,其也是保证实现其他振兴的基础和前提,基层党组织作为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组织,其联系农民朋友的纽带和桥梁。同时,组织振兴不仅能够联系广大群众,更可以将更多的农村基层组织联系在一起,进而形成发展合力,共同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1.3 政治保障

在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想要促进乡村振兴,各级党组织和党委都要发挥领导和管理职能,凝聚党组织和社会各方的力量与智慧,共同为了实现乡村振兴这一目标而努力。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党组织要体现自身的领导力,集中党政资源为人民群众办大事、办实事,发挥政治优势,通过科学的领导全面落实振兴战略,将党的提倡和主张,转变为干部群众和党组织的实际行动。基层党组织是“主心骨”和“原动力”,更是汇聚其他各类组织的核心,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指导力,可以将各种组织以乡村振兴为导向团结在一起。

2.当前组织振兴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2.1 各类组织发展滞后

在开展乡村振兴中,不仅需要党组织的科学引导和正确指导,同时还要社会各类组织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密切的配合推动组织发展。但是当前,农村地区的各类组织在发展中存在一定的滞后问题,其具体体现在:第一,农村现有的经济组织类型单一、数量不多,例如银行、合作社等,其在产品服务中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一些合作社难以发挥服务职能,在运行模式方面也存在较大缺陷;第二,各类社会组织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经费来源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参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的能力不足;第三,社会组织在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没有向广大基层延伸,在农民群体中缺乏影响力和辐射力,虽然开展了一些村镇活动,但是由于组织不足,鲜有农民朋友参与,没有发挥其服务功能。

2.2 集体经济发展薄弱

集体经济是现代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而集体经济薄弱也是制约组织建设的关键因素,阻碍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例如一些集体经济组织增幅不高、结构单一,主要通过土地发包获得经济利益,没有发挥其在优势产业中的价值;又例如一些集体经济底子薄、基础差,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基层党组织要突出领导职能,积极扩宽发展方式和发展思路,探索集体经济的发展新途径。

2.3 干部队伍能力不强

现代农村的青壮年更加倾向到城市发展,人才流失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关键难题,现有的乡村干部队伍年轻人不多,明显缺乏活力,队伍年龄老化严重,协调组织能力不足、整体素质不高,难以形成凝聚力和团结力。同时,一些村干部在思想解放方面做的不够,缺乏服务意识、市场意识和服务思维,在推动乡村发展进程中没办法、缺思路。

3.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优化对策分析

3.1 推动社会组织发展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职能,更要体现各类组织的协同作战能力,实现各类组织之间的互通互作,为了乡村振兴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因此,党组织要发挥领导和组织功能,将经济组织、群众性组织团结到一次,形成强力有效的组织合力。首先,充分发挥和体现农村合作社的作用,服务和指导合作社有效运行、规范操作,对于一些农民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相关部门要组织人员进行宣传指导,提升农民群体的合作意识,推动合作社的稳定运行;其次,加速培育农村地区的龙头企业,加速家庭农场、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现代的经济合作体,在这一合作体中,合作社发挥服务职能、家庭农场负责生产劳作、龙头企业加强产品流通加工,进而形成完善而合理的产业链条,同时,发挥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通过规模化经营打造市场品牌,利用农业资源和优势农产品,加速企业的快速壮大;最后,社会组织要积极向农民群体延伸,为自发性组织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加大人才资源、财力资源的投入,尤其要结合农村地区的组织短板,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中介性组织,发挥其在社会服务中的职能。

3.2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动力,是保证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正常运转的物质支撑,因此,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是当前村级组织需要贯彻和落实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首先,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带头作用,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摸索发展新思路和新途径,挖掘公共设施、房屋建设以及土地资源的经济潜力,利用租赁、股份合作制、合作制以及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创设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其次,党支部领导和机关干部要发挥作用,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根据乡村实际制定发展路子,通过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以及清产核资等工作,突出增收致富的心渠道;最后,加大对集体经济的政府扶持,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和非农资本参与到集体经济中,促使集体经济更加稳定的发展。

3.3 优化干部队伍建设

组织振兴的基础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建设一支能力强、素质高、懂业务、善经营的村级干部队伍,能够加速推进乡村振兴进程,因此,基层党组织要给予人才队伍建设以高度重视,尤其要做好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农业技术、产业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的培训,通过党员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进行专业创新和发展探索,推动全体群众致富增收。首先,党组织书记要根据现有的干部队伍情况,做好基层调研工作,结合干部队伍的需求,对培训课程进行科学设计,坚持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原则,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到先进地区学习经验,扩宽干部队伍的文化视野和专业视野;其次,对培训模式进行适当的创新,摒弃以往以“会议”为主的培训方式,结合人员培训需要引入情境模拟式、案例分析式、会议研讨式以及观摩体验式等新型培训模式,带动所有学员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开展人才培训中,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发挥带头作用,主动学习先进的经验和知识,促使广大学员以党组织书记为榜样,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培训学习;最后,对培训手段和培训模式进行创新,坚持实践指导和理论学习并重,引导广大学员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生产和乡村建设中,同时,还要注重搭建锻炼和时间平台,为了发挥培训效果,可实行党组织书记交流制度,提升书记的专业能力、履职能力和学习能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乡村振兴中,要充分发挥组织振兴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党组织的科学指导和服务,将各类社会组织团结到一起,共同为了乡村振兴做出贡献,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乡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干部队伍集体经济党组织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