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发布《农机作业标准化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 》

2021-12-24 07:35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1年2期
关键词:机务农业机械农机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和《黑龙江省“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为了全程全面提升农机作业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布《农机作业标准化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新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我省农机作业标准化质量,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

二、行动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以农机作业质量提升为核心,重点在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农机设备更新、规范农机养护、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农机作业智能化五方面发力,到2023年,农机作业标准化水平提高到80%以上,实现以下“五化”目标:

(一)农机装备结构合理化

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农机区域布局。实施《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机械化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找准短板,精准发力,逐步提升我省农机装备科学技术水平。

(二)农机技术状态良好化

持续规范农业机械机务管理工作,完善农业机械维护与保养制度,在用农业机械技术状态完好率每年提升4个百分点。到2023年,全省当季在用农机技术状态完好率达到94%以上。

(三)农机设备报废更新常态化

深入落实国家农机报废更新政策,健全农机报废网点群体,完善报废更新程序,提高农民淘汰老旧机具的积极性。到2023年,全省基本完成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播种机的报废更新工作。

(四)农机从业人员专业化

全力打造农机使用技能人才群体,筑牢标准化农机作业基石。到2023年,全省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手培训率达80%以上。

(五)农机作业监测信息化

继续依托国家北斗技术和全省农机调度指挥平台,加快配备农机智能监测设备,对有政策扶持的深松深耕、秸秆还田和免耕播种等作业全面实施信息化监测,争取达到作业补贴全监测全覆盖。

三、重点任务

(一)着力提高机务管理水平和机具状态

全面落实《黑龙江省现代农机合作社农机安全与机务管理规定》,加强全省现代农机合作社机务管理工作,提升农业机械技术状态,促进农机安全管理,为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提供技术保障。进一步明确机务管理工作主体,坚持“防重于治,养重于修”原则,严格执行机务管理标准,认真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机务管理技术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推进机务管理队伍建设工作。积极宣传机务管理的重要意义,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以典型效应促进机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发挥各级管理部门督导和引导作用,组织好农机冬检和夏检活动,做好作业前机具检修,为抢春种和夺丰收做好准备。提高农业机械所有者主体的积极性,指导农业机械的科学养护和标准停放。

(二)推广农机化新技术和作业模式

围绕我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结合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以《“一翻两免”秸秆还田轮耕轮作技术》为核心,重点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绿色农机技术和节本增效新技术,形成适应我省实际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促进绿色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扶持高性能高质量的农机装备应用

围绕推行农机作业标准化,突出抓好机械整地标准化、机械播种标准化、水稻钵体秧摆插标准化、田间管理标准化、机械收获标准化、粮食初加工标准化等主要环节,推广高效优质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整地机、植保作业机械、全量还田免耕播种机、籽粒收获机等机具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农机手的职业技能培训

支持企事业单位建立先进大型农业机械驾驶操作培训基地,组建农机手网络微信群,普及农机新技术。开展农业生产急需的大型拖拉机翻地作业、播种作业、联合整地作业、植保无人机及大型植保机械作业等技能培训,开展农机职业技能竞赛,遴选农机作业“技能大王”,打造标准化农机作业的技能人才队伍,为标准化作业提供人力保障。

(二)加强标准化农机作业专家队伍建设

成立省标准化农机作业专家技术指导组,开展农机标准化作业模式和农机配备研究,提出各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意见,探索农机减灾抗灾技术方案,培训各地农机技术指导骨干成员,建立一支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标准化农机作业技术方案的专业技术队伍。春秋两季抽调农机科技人员下乡村、到地头,直接指导农机化生产,及时解决农机标准化生产出现的技术难题。

(三)打造标准化农机作业示范基地

各地农机管理部门要以现代农机合作社为基地,加强创新指导,大力打造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标准化农机作业示范田,重点推广应用深松整地、秸秆翻埋碎混还田、免耕播种、高效机械植保、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等技术,推动农业“三减”工作,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示范田建设全过程要强化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提高农机新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水平,并将其建设成为率先应用先进设备、技术的科技园区,实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本区域相关作物的农机标准化作业。每个县(市、区)都要打造1个县级高标准主要农作物农机标准化作业示范园区,每个乡镇都要打造1个高标准主要农作物农机标准化作业示范田。

各地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大对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田的技术指导力度,及时总结适于本区域的农机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适时组织召开农机标准化生产现场演示会,通过对周边农机大户现场示范指导培训和面对面互动技术交流,加快农机标准化生产推广步伐,提高农机作业标准化水平。同时,组织开展示范田农机标准化作业评比活动,评选出一批标准化作业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并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进行广泛宣传。

(四)以政策扶持为推手提高标准化作业的提升力度

全省各项作业补贴要和农机标准化作业相结合,达不到标准的绝不给补贴,要利用智能化监测和信息化管理提升农机标准化作业水平。对玉米秸秆翻埋、碎混、覆盖还田作业和水稻秸秆翻埋、旋耕、搅浆还田作业等要全部实行作业面积和质量监测,要利用省农机调度指挥平台,实行信息化管理,要严格执行监测终端鉴定制度和《进入黑龙江省农机调度指挥平台监测终端管理规定》,依法依规保证各项农机扶持政策的实施和农机标准化作业的水平。

(五)加强贯彻农机行业标准

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加强农业机械作业质量规范和标准的宣传、培训、解读,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加深使用者对标准内容的理解,深入农机生产企业、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机用户,普及标准化知识和提高贯彻标准的自觉性,营造标准化工作良好氛围。

(六)加强领导,建立多级体系,齐抓共管

全省各地要成立县、乡、村三级农机作业质量监管体系,把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纳入主干线工作中,县、乡、村三级农机管理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严格按照《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及时对农机标准化作业质量和收费标准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就地解决,督促整改。Θ

猜你喜欢
机务农业机械农机
沃得农机
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及安全管理对策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2021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2020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航空机务维修差错出现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现代培训理念在机务培训工作中的应用
北疆蓝天里的驭“鹰”师——记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机务二中队机械师武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