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12-24 11:21李建华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6期
关键词:测报林区检疫

李建华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辽宁 朝阳 122000)

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就是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森林病虫害的增加,对林木的生长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林业人员要树立病虫害的防治意识,根据森林病虫害的特点以及林区的自然环境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加强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从而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林业人员要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1.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森林受到了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树木的生长,现阶段我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具体分析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原因:

1.1 缺乏森防工作体系

现阶段,我国森防工作缺乏完善的森防工作体系,缺乏标准森防站建设,导致森防工作的开展比较混乱,规范化程度不高;在森防工作中缺乏信息技术的引入,缺乏信息化管理体系,缺乏对于测报、检疫、防治的信息化管理,同时基础设施缺乏,对森防工作的长久开展造成影响。

1.2 森防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林业部门对于森防队伍的建设力度不强,森防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缺乏对于森防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导致森防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不足,森防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整体素质不高,影响森防工作水平。

1.3 检疫工作不到位

由于森防工作中检疫人员的检疫意识不强,对于检疫工作不够重视,检疫中心测报点和标准站的建设力度不强,缺乏科学的检疫方法,缺乏对于检疫工作中数据的编写,无法科学评估病虫害的风险;缺乏完善的检疫工作制度,检疫人员的岗位职责不明确,检疫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不强。在检疫执法中,缺乏相关部门的配合,无法有效预防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缺乏对于疫区周边地区的监测,缺乏网络平台检疫信息的上传,无法及时沟通疫情的发展动态,导致疫情的发现存在滞后性。

1.4 缺乏完善的监测预警机制

森林病虫害的爆发存在潜伏期,由于监测设备和监测技术比较落后,缺乏对于潜在威胁和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及时监测,无法获取并分析数据信息,无法预测病虫害的爆发情况,导致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比较盲目,直接影响到后续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1.5 缺乏完善的防治机制

现阶段,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缺乏完善的责任机制和制度规范。各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比较欠缺,在防治工作中各部门责任不明确,缺乏自我约束,导致防治工作中存在漏洞。防治中出现问题无法追究责任,同时缺乏奖惩机制,在防治工作中缺乏对于优秀人员的奖励,导致相关人员的防治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防治效率不高。

1.6 病虫害防治难度大

森林病虫害包括落叶松叶蜂、杨树锈病、青杨天牛、中华鼢鼠、云杉大小蠹、黄斑星天牛等,同时会有外来物种的入侵。由于病虫害的繁殖能力很强,每种病虫害都会繁殖出很多数量,病虫害经过传播会增加发生面积,对树木会造成很大的危害。面对顽固的病虫害,采用单一的防治手段很难彻底根除,同时缺乏对物防治手段、物理防治手段等综合防治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导致病虫害的防治存在难度。

1.7 滥用药物防治

现阶段,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观念和防治手段比较落后,面对病虫害的侵袭,林业人员大面积地喷洒化学农药,导致森林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同时不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还会造成林区环境污染等问题。另外,对于无污染药物的施用,缺乏施用方法的创新,无法达到良好的施用效果,导致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不佳。

1.8 缺乏科学营林和养护管理

随着人们不断地植树造林,我国的人工林面积在逐渐增加,但是人工播种的树种存在品种单一的问题,使林区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导致病虫害的侵袭,无法进行有效地防治,从而影响林区的树木生长。由于相关人员的护林意识不强,对于森林缺乏有效的养护管理,包括对于树木的浇水和修剪不到位,不能及时处理病枯的树木并补栽新苗木。另外,由于人们的护林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强,使林区存在乱砍滥伐现象,导致林区出现了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林区的生态平衡,降低了生态系统自身的抵抗力,从而导致病虫害的入侵。

2.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针对现阶段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林业人员要重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从而有效遏制病虫害。以下具体分析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2.1 建立森防工作体系

森防工作体系的建设是病虫害防治形势的需要,林业部门应根据实际森防工作,建立完善的森防工作体系,加强标准森防站建设,确保森防体系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森防工作中要加强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引入,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全国测报、防治和检疫信息网,加强对于森防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森防工作体系,有利于森防工作的长久开展。

2.2 提升森防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了提高森防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加强各级森防队伍建设。要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加强关键岗位的培训,有助于提升森防队伍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同时可以提升森防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整体素质,有利于提升森防工作水平,从而提升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能力。

2.3 强化森林检疫工作

森防工作中应该重视检疫工作的开展,可以建立检疫基础设施,从而方便检疫工作的开展。加强森防检疫标准站和中心测报点的建设,森防检疫标准站和中心测报点的数量要符合标准要求,可以颁布规范的检疫操作方法,进行检疫对象的普查。检疫内容包括对于种子、苗木、木材的检疫,辖区内的种子种苗,经过产地检疫合格,可以办理《产地检疫合格证》,检疫合格的苗木才能进行栽种。在检疫的过程中要注重评估危险性的病虫害风险,对于病虫害的检疫工作,应该注重数据的编写,建设无检疫苗圃,注重对于国家级无检疫对象苗圃的抽查,同时要完成命名挂牌工作。为了提升检疫工作的规范性,要建立检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于检疫工作的约束,检疫人员要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实际持证上岗,检疫人员可以遵循标准流程开展检疫工作,确保检疫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执法部门要不断提高检疫执法水平,在检疫执法工作中,要做到工商、交通、林业、海关等部门的相互配合,通过检疫检查,有助于管理污染物品,预防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此外,执法人员对疫区周边加强疫情监测,在网络平台上传各地区的检疫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对各地区疫情发展动态进行沟通,通过信息的共享,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并采取措施扑灭。

2.4 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机制

森林病虫害的监测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环节,相关部门应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技术人员要建立系统化的监测预警机制,由于监测网络体系的覆盖面比较广,应对林区进行全面监测。技术人员要制定长效的监测机制,通过划分地块实行专人监测;技术人员通过遥感技术掌握林区病虫害的动态、气候变化、地理结构、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人为活动。林业人员要根据监测信息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并第一时间进行病虫害的治理。另外,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网络数据库信息分析历年病虫害的种类、特点、危害,对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制定紧急防治预案。

对于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可以建立监测网点,通过监测网点确保各级林业病虫害的有效监测。在监测中要发挥森防员和测报员的作用,重点监测经常发生病虫害的区域。通过监测和对于监测中数据的分析,增强防治病虫害的预见性,通过监测预报,提高防治病虫害的及时性。测报人员要掌握专业的测报技术,通过专业的测报技术,能够快速进行病虫害的预报,并且预报也会非常准确。通过准确的预报,森防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制定防治病虫害的方案。

2.5 建立完善的防治机制

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地方政府要将病虫害的防治纳入防灾减灾计划中,林业部门要建立完善的防治机制,可以划分区域进行防治,建立责任机制,明确各部门和各环节的工作责任,提升林业人员的防治意识和责任感,落实病虫害的防治责任。各部门要建立防治联动机制,加强各部门的配合,保证各个工作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出现问题要及时追究责任,同时制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制度规范,通过制度加强对于相关人员的约束。另外,要建立监督体系和奖惩制度,对于责任心强、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奖励。要提高林业人员的防治积极性,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2.6 采用综合防治手段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林业人员需要准确辨别病虫害的种类,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生活习性和爆发特点,制定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案,从而增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性。针对防治难度比较大的顽固性的病虫害,可以综合应用多种防治手段进行防治,提升防治水平,从而降低防治难度。生物防治手段是一种无公害防治手段,主要是利用益鸟捕食消灭病虫害,林业人员应在林区挂鸟巢招引益鸟,林业人员可以在林区引入山雀、灰喜鹊、啄木鸟、杜鹃等益鸟,通过生物之间的制衡来减少林区的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手段无污染、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好,因此应该加大生物防治手段的应用力度。

另外,林业人员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手段进行防治,物理防治手段包括扒树盘、挂毒绳、人工捕捉、诱虫灯捕杀等方式。林业人员可以在冬季将树根的落叶层扒开,让病虫害裸露出来,在低温下冻死病虫害。同时挂毒绳能够毒杀一部分上树的病虫害,在挂毒绳的过程中,林业人员的操作需要配戴口罩和手套,防止出现中毒现象。另外,林业人员要组织群众人工捕捉病虫害,捕捉后可以及时烧死,同时采取人工摘茧和摘卵,对于低密度的病虫害区域,林业人员可以利用诱虫灯引诱具有趋光性的害虫并进行捕杀,从而有效治理林区的病虫害。

2.7 科学使用药物防治

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林业人员采用药物防治要保证科学使用药物,用药量和施药方法需符合标准要求。有些害虫形成了药物抗体,因此林业人员要减少化学试剂的用量,选择无污染、无毒农药,推广使用矿物性农药和微生物农药,防止化学药物对环境和水源造成污染。林业人员要加强药物研究,根据专业知识更新配方,通过研制多种无污染的药物,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林业人员要使用选择性杀虫剂进行防治,选择性杀虫剂是针对特定害虫的杀虫剂,对有益生物无害。另外,药剂的施用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施用方法,在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飞机喷雾防治技术或无人机喷雾技术。无人机喷雾技术的可行性较强,通过喷雾施药可以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率。

2.8 加强科学营林和养护管理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加强科学营林,林业人员应该制定科学的营林规划方案,对于人工林的种植,可以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种植条件,选择适合的苗木品种进行栽种。确定了苗木品种之后,可以选择长势好、抗病虫能力强的苗木进行培育,通过多样化的苗木品种可以实现混交林,包括乔灌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等的养护,从而丰富林业结构,实现林区的生态平衡,提高林区对于病虫害的抵御能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另外,林业人员要加强对于林区的养护管理,保证定期松土、浇水、施肥,修剪干枯枝叶,同时林业人员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养护管理,特别照顾病弱的植株。及时处理感染病虫害的植株,及时切断病源的传播,并要及时砍伐遭受病虫害的枯死树木,补种新的苗木,保证林区树木结构的完整性,透光通风的环境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护林和环保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树立护林意识和环保理念,自觉保护林区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持林业部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群众之间可以相互监督,减少树木的乱砍滥伐行为,群众发现乱砍滥伐树木的行为要进行举报,避免由于树木的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从而保证林区的生态稳定,有利于抵御病虫害的侵袭。

猜你喜欢
测报林区检疫
学思践悟 | 隋洪波代表:作好“林区三问”新答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
运城绛县:检疫植物安全“走”四方
畜牧兽医动物检疫的方式及问题分析
孝义市草地贪夜蛾高空测报灯投入使用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Evaluation of a point of care ultrasound curriculum for Indonesian physicians taught by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昌宁林区有了首条水泥防火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