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和质量控制

2021-12-24 11:21秦志民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6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工程施工

秦志民

(山东省临清市排灌工程服务中心十三支扬水站,山东 临清 252600)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受到技术水平及施工人员专业素养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以及复杂程度日渐提升,施工环节相对复杂,会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因此,工程建设环节一定要立足于工程整体,从长远考虑,全方位把握好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所面临的难点,明确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的主因,并提出有效举措,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更加高效、安全、便利。

1.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概述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从经济层面来讲,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要紧抓农业发展,不容懈怠。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田水利工程是重要内容,是保证农田水灌溉的关键举措,可以为农作物正常生长提供支持。相对于其他工程项目来说,农田水利工程有自身独有特点,如综合性强、施工要求高、性价比高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在不同时期为农田提供水源灌溉。在具体的施工建设中,选用正确得当的施工技术尤为重要。在具体选择中要结合地区自然环境、地理特征、气候要素、水文条件等要素,综合考虑和分析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技术应用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并解决,保证施工各环节顺利衔接,工程施工效率提升。与此同时,还需要施工部门加强质量管控,做好施工现场监督工作,保证施工活动有序开展。除此之外,对于施工技术难点解决还要对施工内外部条件进行分析,为施工技术的高效运用提供支持,保证施工质量良好,配合质量控制提高技术应用的高效性,将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同时,技术人员也要深入施工现场,针对不同情况来合理优化技术应用,及时将难点解决,推动水利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

在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背景下,各地区提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通过建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且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组织开展新建与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农田的质量,发挥高标准农田的价值。做好水利工程建造的管控,认真落实建设任务,做好前期准备,严格把控工程施工与监理工作,按照高标准农田的验收标准做好验收检查。通过严格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做好工程建造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控,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发挥水利工程的价值与作用,保障农田系统稳定运行。

3.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难点

农田水利工程一般在软土地质上展开,软土基由于自身独有的特征,会对农田水利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干扰。另外,软土地基相对潮湿,若地基防渗水工作开展不到位,极易在施工环节出现沉降及变形的情况,无法保障水利工程质量。为此,工程建设者必须在施工前期做好勘测工作,并以此为依据做好准备工作,切实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质量以及建设安全。

3.1 基坑施工存在难点

基坑施工作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坑施工效果对顺利施工产生直接影响。开展基坑施工,基坑的变形、基坑中的积水、基坑局部塌方是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提前展开风险评测及规划,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规范,强化监督施工环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2 路基工程施工

在路基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也是对农田水利工程起到重要影响的关键步骤。在具体的施工建设中,需要对工程路基进行压实处理,使用推土机、平地机的方式,对路基进行整平和初平的处理。在完成了以上操作之后,就需要让压路机处于中速的运行方式,对其开展碾压处理。而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几个施工难点。例如,首先要在路基的填筑过程中,结合路基的实际横断面,进行水平方面的分层处理。另外,还要在填筑的过程中,时刻保持水平向上的方向,并保持施工距离能够在100 m以内。第三,在路基填筑的时候,要采用合理的方式,避免路基出现松散以及翻浆的问题。在实际的操作中,在完成首层的填土之后,应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处理,并在处理之后进行详细地检验。一旦在检测中无法符合相应的标准,就马上修补和完善。第四,在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中,对于新旧路基方面的结合,还要采用1 m的参阶状的设置,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提升结合处的质量。

3.3 砌筑工程

在当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处理好石体方面的砌筑,就需要使用砌筑浆,以此可以实现良好的施工效果。其中在砌筑浆的使用上,还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其中,在对石体砌筑之前,就要先对石料实现全面地清理,以此让砌石表面有着较高的湿润程度。另外,一旦在施工中出现了停顿,就需要能够对下一次的施工建设,把控好砌浆的整体强度。在处理砌缝的时候,要重视起砌体砂浆方面的标准。为了降低一些假缝的出现可能性,就要在施工中,能够让墙面有着较高的平整度。

其中,在相邻的石子处理上,要采用内外搭砌的方式,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出现石块侧立的情况出现。而在中间部位的施工中,则需要使用填芯的方式。一旦再出现较大的裂缝,就需要马上嵌入一些碎石,之后再使用砂浆进行填充处理,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3.4 混凝土施工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蜂窝状的问题,以此对于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这样的施工问题,主要是由于在填料的时候,由于一次性填料较多,使得出现振捣不足,或者出现漏振的问题。同时,在不同的模板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缝隙,以此就会让水泥砂浆在浇筑的时候,出现大量的流失。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还需要格外地注意这些问题,以此使用一些符合标准的调料,进行科学合理地振捣处理,以此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3.5 规划与施工不科学

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环节的规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导致水利施工环节管理松散、随意,问题层出不穷,甚至酿成严重事故,无法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同时也将减缓工程建设进度。因此,管理单项作业需要有严谨的施工计划。

3.6 管理不到位

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施工人员、施工设备之间相互配合。为保障施工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保障施工管理工作高效展开,需规范建设管理制度和方法,强化管理效果,避免出现由于管理不到位而影响建设质量的问题,造成财力、物力损失,并对水利工程建设进度产生不利影响。

4.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4.1 人为因素

在当下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施工人员是建设的基础条件,以此会对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造成直接的影响。而这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种不同的方面:首先是对施工地居民的影响,例如对于周边居民的生活习惯、规律,以及农田生产的种植方式,都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其次,其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其施工人员的操作和施工方式,特别是在一些监督管理的过程中,会对施工造成质量方面的直接影响。因此,为了避免在施工建设中,避免人工施工对于工程项目造成负面的影响,就需要调动起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此发挥出管理人员的主导作用。

4.2 施工材料

任何工程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各种类型的材料使用。为此,材料质量以及数量方面的使用,就会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其中材料的使用上,主要分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一些零部件。为此,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就需要对其质量性造成较为严格地把控,这样就可以在实际的施工中,可以很好地提升材料的质量性,在各个环节的施工使用中,都可以符合相应的建设标准。

4.3 机械设备

施工所使用到的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主要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基于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以及施工的工艺,进行针对性地施工设备的选择。另外,还需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格外地重视起施工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而保障在使用各种类型的设备时,可以制定出人机固定制度,让机械操作使用在一个合理的管控制度下,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系数。

4.4 施工工艺

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主要是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技术、工艺流程、施工组织以及各种类型的组织计划工作。以此,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施工组织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结合其水利工程项目,充分地符合该技术的使用,能够针对出现的施工问题,采用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而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4.5 施工环境

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中,由于需要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建设,以此成了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例如,工程项目的建设会受到水文、地质条件、气候以及植被方面的影响。但是由于自然环境有着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就会导致工程项目的建设也会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施工中需要对其自然因素进行充分地考量。

5.控制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5.1 加强施工监管力度

如果施工单位缺少专业化人才,施工管理工作制度落实、管理效率提高就会受到限制。为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必须强化监管力度,积极引进专业化人才,提高单位监管力量。管理人员应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清楚自身工作职责,积极参与培训,吸取其他工程施工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监管人员应不断学习,了解当下监管制度的变化,以科学发展的眼光落实现代化施工监管,健全监管机制。按照工程质量标准,确定监管目标、进度、方法等。明确详细规则,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工序和阶段进行检查、评定,从而掌握工程整体进程和质量。并使评定结果透明化,让企业和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清楚自己该怎么做才有好的评定结果,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各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和工序衔接,有利于保障施工质量。

5.2 实施成本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应预算管理对施工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预算管理落实直接影响到相应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要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并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细则中。此外,对相应的材料成本和员工薪资等预算也要进行精准把控。

5.3 工艺运用

在控制质量时,工艺技术的运用管理为关键。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造前,按照设计的方案,分析采用的技术与工艺重点、难点,组织参建人员进行培训。利用三维模拟技术等,模拟施工作业的流程,使得作业人员掌握技术的重难点,确保建造的质量达标。完成每道工序后,组织质检员和监理员等进行质量检测与检查,排查存在的质量问题与隐患,提出整改方案,并落实到工程实践中,打造高品质农田水利工程。

5.4 做好施工环节的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施工环节各项质量管理工作也需要有条不紊地高效率展开。5.4.1施工材料采购环节要保障采购原材料质量;5.4.2要求参与者的专业程度过硬,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施工规范展开施工;5.4.3制定合理可行的奖罚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保障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顺利实施;5.4.4反复质检水利工程,切实保障建设质量;5.4.5做好工程验收,自检合格后报告给上级完成验收;5.4.6建设企业要做到与时俱进,创新技术水平,做好人员培训,探寻最恰当的施工方式,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持续性。

5.5 做好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监督

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工作,必须保障施工技术监督工作高效推进。例如,管理者应严格监督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阶段出现失误的技术者给予一定的惩罚,并公示处罚情况;对完工的农田水利工程,需要保障质量管理检测工作高效展开,保障每个环节均不会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

5.6 强化农田水利设施投资

资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有直接影响。为了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高效展开,必须保障设施投资的充足性、及时性。政府需要做好引导,拓宽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提升广大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强化政策扶持,将农田水利作为重点产业进行投资。此外,政府还需要保障技术、政策支持到位,应适当增加水利方面的专项资金,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5.7 运用PDCA循环法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品质控制,要注重循环管理。结合施工流程和各个工序的特点,提出施工计划与方案,制定质量控制措施,然后落实到施工管理实践中,对施工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质量问题与管理问题后,采取整改措施,保障工程建造的质量与效益,形成管理闭环。在实践中应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并将其应用到高标准农田建造管理实践中,打造高品质工程。

6.结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控重点在于设计与施工环节的控制。文章结合实例,分析其在材料管理、工艺管理与设计等方面采取的措施,提出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PDCA循环法等措施。总体来说,水利工程建造的质量控制面临很多挑战,需结合实际采取适宜的控制方法。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工程施工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措施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