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史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2021-12-24 11:48陈育宁
关键词:一体共同体中华民族

陈育宁

(宁夏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宁夏 银川 750021)

一 中华民族历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1]。所谓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由于对这个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树立正确历史观,关键是坚持唯物史观,就是要以史实为依据,客观地、发展地、全面地、系统地认识历史、记述历史。中华民族历史观就是要用唯物史观观察、分析、阐述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实事求是地说明它的历史作用和地位。这是我们认识中华民族的根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历史表明,中华民族是在中国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国各个民族交融汇聚的多元一体,它历经考验,牢不可破,起决定作用的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这是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基本内涵,也是中国历史的基本特征。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历史观的主要内涵,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2]但“中华民族”这个表述概念是近代以来产生的。1840 年鸦片战争和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救亡图存的热潮迫使先进的知识分子和思想家重新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他们强烈意识到,在境外民族国家环绕的国际背景和不断受到外来入侵的危机面前,中国各地各民族必须“保国、保种”,必须“合群”联合起来。1899 年梁启超首先使用了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1902 年他又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表述概念。梁启超先生1902 年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写道:“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3]这里“中华民族”所指的是从古华夏族发展至今、不断壮大的汉民族,但也有中国各民族混合性和一体性的内涵。到1905 年,梁启超发表的《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4]“中华民族”一词,真正具有中国各民族共同体的含义,当在辛亥革命之后。李大钊1917 年发表的《新中华民族主义》和《大亚细亚主义》等文中指出:“吾国历史相沿最久,积亚洲由来之数多民族冶融而成此中华民族,畛域不分、血统全泯也久矣,此实吾民族高远博大之精神有以铸成之也。”[5]这里所指的“中华民族”,是指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的具有内在聚合力的多民族统一体,反映了近现代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是中国传统民族观念走向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以唯物史观解读中国多民族历史的变革性成果。

二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形成的

中国历史从文明产生以来,就渐渐显现出一个特点鲜明而持之不断的现象,那就是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民族,这些民族,出现有先有后,规模有大有小,存在的时间有长有短[6]。他们有着不同的活动地域,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同的信仰崇拜;但他们之间又不断发生着相互的交往,或融合,或分流,你来我往,交流交融。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不断向着中原经济富庶文化发达之地聚拢,在漫长的聚拢过程中,充实壮大了汉族,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经济上互相依存,文化上互相吸收,活动地域上交错,甚至血缘上渗透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开,打不散[6]。周边民族实现的局部小统一,为全国进而大统一铺平了道路,天下一统成了众望所归,各民族逐步结合为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

从中国多民族历史发展的脉络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一个历史必然过程。

先秦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出现时期,不同类型的狩猎游牧民族及定居农耕民族的出现,体现了早期中国民族的多元性。华夏族的祖先在黄河中下游定居,并显示出其文化的优势,在内部不断整合的同时,融入周边氏族部落,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7]。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承秦制,进一步扩大了统一国家的疆域,纳入了更多民族群体。汉族在稳定发展的同时,大量人口向民族地区迁移,先进的经济文化也传入周边民族之中,发挥了主体民族的凝聚作用。汉朝通过少数民族领袖人物对汉朝的臣服、纳贡、和亲及实行属国制,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出现了各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8]。北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造成了各族之间错居杂处,汉族进一步发展壮大。大量汉人南迁,移居淮河流域和长江三角洲,甚至迁至岭南、云南。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与南方各族交错聚居,促进了接近汉地各族的封建化进程及其与汉族的融合。这一趋势为隋唐时期更大范围的统一和各民族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唐朝大力推行羁縻政策,更多的民族群体纳入唐帝国范围之内,形成更大的多元一体格局[9]。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大融合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包括契丹、汉、党项、女真、回鹘、吐蕃等在内的多个民族政权先后并存,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缩短了同中原汉地的差距,形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从而为全国大一统创造了条件[10]。各族向汉族农业文明倾斜成为一种自然趋势。大量的人口流动,加强了相互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认同,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各民族政权多以“中国”“正统”自居,认同感大为增强。大一统的元朝建立后,呈现出各民族更为广泛的聚居共处和不断的相互融合,统一政令推行于民族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得到开发,农业区和游牧区实现了大统一[11]。

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固时期。明朝在全国实行卫所制,在边疆民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在西南、中南民族地区,承袭元朝土司制度并使之更趋完备。清朝建立后,采取许多重大措施调整民族关系,稳定边疆,巩固我国版图和领土,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巩固和发展。清朝疆域奠定了近现代中国各族人民共有的疆土。生活在辽阔领土内的各个民族基本定型,民族聚居区也趋于稳定。鸦片战争后,列强侵入我国,共同的命运使各族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日益自觉地结合成一个整体[12]。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原因

我国半封闭型的内陆地理环境,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中华民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形成了多内聚、慎外迁、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近五千年来气候从暖湿走向干冷和气温逐渐下降的趋势,使南方少数民族更易于作出据守故土的选择,也给农耕经济区的汉族王朝向南扩张提供了条件[13]。而同样的气候波动过程却迫使北方少数民族以各种形式南迁,寻求新的生存之路,从而强化了他们对中原地区的向心力。中原地区有黄河等优越的水源条件,不仅有利于生命延续和农业发展,而且促使华夏先民及北方游牧民族依水而聚,由分散走向联合、由部落联盟走向国家的建立[14]。

更重要的是,中国历史的发展创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诸多社会要素。

多源多流、源流交错。从古至今各民族的形成几乎都是多源多流的,源流之间又有着复杂的交错联系,有些是同源异流,有些是异源合流,有些则是源流交叉。由于民族内部或民族之间的经济差异、战争、迁徙、通婚、聚居以及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变迁等因素,民族本身必然经常地发生分化、聚合或与其他民族交融[15]。这种民族之间多源多流、源流交错的复杂关系构成了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的一种天然联系,一种源远流长的或多或少的血缘联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地发生着相互间的同化和融合的民族关系格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创设了历史前提或历史条件。

共同开发、共同创造。中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不仅为本民族的发展进步,也为中华民族的集聚壮大和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作出了各自的历史贡献。各民族以坚忍的精神开拓、捍卫了祖国的疆域,维护了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独立、统一和完整。各民族以辛勤的创造性劳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强大的物质基础。各民族以聪颖的智慧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16]。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种强大的合力,这种合力又表现为一种整体观念、大一统思想,表现为国家的统一性和中华民族面临外来侵略时的空前一致性,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坚实的历史基础。

迁徙流动、汇聚交融。历史上的民族迁徙流动,或发生在局部地区,或成为全国性的局势,始终不断,而且几度形成高潮。每一次民族迁徙的高潮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各民族间凝聚力的增强和民族大融合的出现。民族迁徙和流动有经济原因,有政治原因,最基本的原因在社会经济方面。北方游牧民族由于受单一生产方式及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向中原方向移动,寻求新的自然和物质条件,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17]。随着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稳定及对边疆地区的不断开发,中原汉族地区人口剧增,向边疆地区迁徙也逐步增加。他们拓展交通,进行商贸交流、文化传播,形成了城镇网点,架起了连通各族的网络。民族的迁徙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的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成为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重要途径。

经济互补、相互依存。由于古代各民族所在区域的经济地理条件不同,特别是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形成了不同的生产方式,也形成了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生活的本质决定,任何一个民族,无论从事何种生产,出于生计需求的扩大和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这种经济上的互相联系和交往,历时久远,逐步完善[18]。几千年来,各民族间的关系无论是战争掠夺,还是和平交往,其实质都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相互需要和满足。这种民族间经济的联系和依赖,把各民族社会生活内在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经济利益共同体,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的牢固经济基础。

主体民族、凝聚核心。汉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像滚雪球一样,大量融入各民族成分,不断壮大,成为人口最多的主体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核心。汉族生活的地区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巩固的共同地域,有发达的农业、手工业,掌控中心城镇及交通道路。汉族建立的多民族国家政权以及逐步完善的国家制度,为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着主导和稳定的重要作用。汉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古形成的大一统、天人合一的观念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和传统力量。汉字记述和保存了中华文化,从未间断[19]。汉族的文化及辉煌成就,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当然,我们还要遵循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要深刻认识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20]

(三)“多元一体”理论

1988 年秋,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作了题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学术演讲,提出了“多元一体”的理论观点,得到中国民族学界的广泛支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观点为我们认识中国多民族历史的总特点提供了一个把握全局的思路。这一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合和融合,同时也有分流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往、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21]。这个多元一体的核心,即华夏族到汉族,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各族吸收进入了这个核心。汉族在不断壮大的同时,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凝聚作用和联合作用的网络,奠定了在中国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多元可以并存不悖,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统一整体[22]。民族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个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观点,符合国情,不仅具有学术理论价值,也被引入党和政府关于民族工作和政策的指导思想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2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又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24]。这是对“多元一体”理论成果的充分肯定,其深刻辩证的阐述是对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关系内涵最为精确的说明。

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5]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新的表述,将“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价值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指明了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在2021 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26]

一般来讲,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认知、思维过程的总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理解为一方面是中华民族共同具有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具有的意识是指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共享共有的内涵丰富的精神财富。它包括共同的心理认同,即共同的情感、共同的认知、共同的价值评价,诸如“天人合一”“崇德求善”,以及追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秉持诚信尽孝的心理特征;包括崇尚“和为贵”,倡导“合”的精神,认同大一统,推进天下归一等[27]。

在这种中华民族共同具有的意识培育下,形成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无论汉族和各少数民族,都以秉承中华传统文化为“正统”,大家都自诩为中国人的统称“桃花石”(古代中亚对中国的称呼)。中华民族整体对各民族有吸引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整体有向心力,各民族之间有亲和力;当面临外来入侵的危机时,各民族有强烈的抗争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复兴有巨大的创新力、独立自主力。这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不离不弃、守望相助的意识,最终表现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表现为各民族间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壮大的坚定不移的思想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各民族形成一个互补互惠、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形成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形成一个共建共享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共同体,形成一个蕴含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共同体,形成一个荣辱与共、同呼吸、共命运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民族间的差异和不同特征依然存在,但共同体意识的一致性历经各种考验而愈益增强,它以强大的生命力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聚在一起,永不分离。这就是历史得出的必然结论。

这个历史结论,给予我们的是文化自信,它告诉我们什么是历史,什么是民族,什么是国家;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共同奋斗得来的,是历史积淀下来的精华,是各民族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我们拥有这些财富,就能辨明方向,分清是非,向心聚力,不断前行。在今天的奋斗历程中,共同体意识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它进一步将不同民族、阶层、政党吸引、聚合为一个整体,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价值导向,为民族复兴的共同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它更加有效地化解内部矛盾,消弭意见分歧,促进民族认同与和谐,维护国家稳定与统一;它更加紧密地团结各民族,应对各种新的挑战和外来势力的渗透、分裂的威胁,以及激化矛盾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它更充分地强化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激励民众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民族振兴而奋斗。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所应当是我们不变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他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28]。这是对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也是对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的最新总结。我们要深入学习、研究、阐述和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深刻认识其历史的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必须看到,一些来自西方国家历史观、民族观的思潮和观点,来自我们内部的糊涂认识及错误言论,影响阻碍着我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贯彻。在这个问题上,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多民族大国,是容不得一点不清醒,是需要高度的智慧去引领。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中华民族“大家庭”观统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各民族内在的紧密联系,大力增强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接下来的两个15 年,民族地区发展问题仍然是现代化建设中难度比较大的问题。从总体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关键在于民族地区不能掉队。我们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要珍惜当前的大好机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做到各民族更加团结,各民族群众共同受益、共同发展。

一百年来的历史表明,党的领导将各民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各民族人民蕴藏于内心的相互理解、情感共鸣、同呼吸、共命运的内涵力量,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凝炼统一,发展更加生生不息,始终保持高昂向上的创新活力,从而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承者、维护者,也是新的历史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奠基者、引领者。因此,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猜你喜欢
一体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同频同向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