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维”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的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2-24 01:53马中秋万德年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黄冈双高体系

马中秋,万德年

基于“五维”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的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马中秋,万德年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管理处,湖北 黄冈 438002)

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价体系是保证专业群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文章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例,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和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等为支撑,从专业群与区域内产业匹配、专业建群逻辑、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价五个维度,开展“双高”背景下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效果良好,为国内外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价提供参考经验。

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价体系;五个维度;质量保证

专业群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也是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必须明确的主攻方向。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虽然有“专业群”的外在形式,但因缺乏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在专业申报和建设工作上,仍走规模数量为指导的老路。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价体系是保证专业群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化对专业群评价体系的认识,以专业群的校本数据平台建设为支撑,着力建立一个动态诊改、反馈及时的有效专业群评价体系[1]。

2019年12月10日,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其中高水平学校建设高校56所(A档10所、B档20所、C档26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校141所(A档26所、B档59所、C档56所),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选国家“双高计划”A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学校。

目前,“双高”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存在评价目的不明确,仅停留在诊断的层面上,缺乏科学准确的评估反馈,评价指标不够细化、精准,过于注重统一性,无法对不同专业群进行合理而直观的评价等问题。因此,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双高”背景下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推进第三方评价,实现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价多元化,提高专业群建设的实际质量,为国内外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价提供参考经验。下面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例,从专业群与区域内产业匹配、专业建群逻辑、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价五个维度,来研究如何构建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

一、研究现状

“双高建设”的首要任务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着力建设一批支撑、推动、引领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高水平专业群。通过在中国知网输入“双高专业群建设质量”关键词进行搜索,截止到现在,共查到“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研究[2]等18篇相关论文,并涉及的都是“双高”背景下建设什么样的专业群和如何建设专业群的研究。

另外,通过中国知网查询,目前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为评价目的不明确,评价停留在诊断的层面上,缺乏科学准确的评估反馈,不利于专业群建设质量的提升;评价指标不够细化、精准,过于注重统一性,无法对不同专业群进行合理而直观的评价。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时期,服务国家战略,紧贴黄冈市、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改造需求,围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以“对接产业、聚焦内涵、凸现优势、建成品牌”的思路大力实施了骨干专业建设工程,建成了国家、省、校三级骨干专业体系。

2019 年下半年,学校由传统方式的专业建设转向专业集群建设,将专业群建在产业链和岗位群上,启动了高水平专业群的遴选和重点建设。2020年,学校从专业群与区域内产业匹配、专业建群逻辑、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价五个维度构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价体系[3]。

二、“五维”指标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涵盖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和制冷与空调技术五个专业。根据黄冈市十四五支柱产业分布和发展规划,学校深入黄冈区域企业大量调研分析,得出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包括专业群与区域内产业匹配[4]、专业建群逻辑、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价五个维度。

(一)专业群与区域内产业匹配

智能制造专业群与区域内产业匹配,是在国家、教育部及湖北省教育厅、黄冈市政策和本专业群内在属性的指引下,评价该专业群对接黄冈市以及区域内智能制造行业、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发展的情况,主要体现对接产业发展、满足产业需求和校企合作参与情况三个方面,具体指标内涵及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专业群与区域内产业匹配评价指标和标准

(二)专业建群逻辑

学校建设智能制造专业群,需要紧紧围绕黄冈市及周边城市的装备制造产业,找准专业群结构和产业链结构的映射关系,形成“对接产业链、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主要包括建群逻辑合理、课程体系重构、发展规划明确、人才培养模式融合和人才培养规模适当五个部分,具体指标内涵及标准如表2所示。

(三)教学资源共享

智能制造专业群对接黄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黄冈市及周边城市的装备制造产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了实现以上培养目标,学校加强教学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结构化教学团队、信息化课程资源、共享型实验实训条件、生产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教学管理机制五个部分,具体指标内涵及标准如表3所示。

(四)教学过程监控

智能制造专业群积极开展教学过程监控,运用 SWOT 分析法明确专业群年度工作任务,以“8 字螺旋”运行单元开展即时性和周期诊改,持续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体现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反馈和教学诊改三部分,具体指标内涵及标准如表4所示。

(五)教学质量评价

智能制造专业群成立专业群质量建设评价委员会,委员会主要由学校领导,行业企业专家,教务处、质量管理处、校企合作处、招生工作处、就业指导处负责人组成,主要从就业率、起薪线、专业对口率、就业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创业率、三通一专过关率、就业黄冈、实习黄冈、学生竞赛获奖率和双证书获取率十一个部分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具体指标内涵及标准如表5所示。

表2 建群逻辑指标内涵及标准

表3 教学资源共享具体指标内涵及标准

表4 教学过程监控具体指标内涵及标准

表5 教学质量指标内涵及标准

三、研究成效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依照设计的“五维”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价体系,根据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和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等,对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进行了质量评价,效果良好,尤其对接黄冈市及周边城市的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课程体系重构、信息化课程资源、教学诊改、专业群学生就业率和满意率等指标数据都位于学校和湖北省前列。

[1]张秦.高职专业群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1(6).

[2]张秦,陈铁.“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6).

[3]成奋华,叶玲.高职院校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质量保证体系构建[J].湖南教育(C版),2021(3).

[4]妥晓芬.新华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群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

G40-058.1

A

1672-1047(2021)06-0044-03

10.3969/j.issn.1672-1047.2021.06.11

2021-11-03

湖北省中华职教社课题“‘双高’背景下职业院校有效专业群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HBZJ2021050)。

马中秋,男,山东济南人,硕士,讲师,目标考核办主任。研究方向:智能制造专业群理论和实践教学。

[责任编辑:刘良瑞]

猜你喜欢
黄冈双高体系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黄冈密卷》究竟从何而来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