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菌移植新方法:洗涤菌群移植

2021-12-24 09:32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温泉张发明
江苏卫生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粪菌结肠菌群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温泉 张发明

粪菌移植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一定方式移植到患者的肠道内,以调节肠道菌群失衡,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微生态系统,达到对肠内、肠外疾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粪菌移植治疗肠道菌群相关性疾病

因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致病细菌过度生长,引起了复发性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肠道多重耐药菌感染,这种情况是粪菌移植的绝佳适应证,治愈率可达90%以上。作为细菌感染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粪菌移植,被认为是重建肠道菌群最有效的手段,能发挥神奇的功效。

此外,多种疾病也能从粪菌移植中获益,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顽固性便秘、化疗所导致的肠炎、肿瘤合并的肠道疾病、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肝病、糖尿病以及脑肠轴疾病(如癫痫、抽动症、自闭症)等。

你可能会想,粪菌移植怎么啥病都能治,就像“万金油”一样,其实不然。粪菌移植自始至终只治疗一种疾病,那就是肠道菌群相关性疾病;同样,粪菌移植的疗效也取决于疾病与肠道菌群相关的程度。

洗涤菌群移植新方法,消除你的忧虑

人类利用粪菌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肘后备急方》《本草纲目》等书籍都有记载。相比古代直接将粪水喂患者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现代医学则是用科技的手段来提取粪菌。

回顾粪菌移植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在2014年前,大多数临床研究是将手工制备的菌液通过多种途径灌入肠道。这种手工制备的过程对操作者是一种挑战,不仅制备方法粗糙,安全性不稳定,质量不可控,而且还有人们感到厌恶、对粪便中所含病原体的担忧以及有失尊严的心理影响。很多患者不接受这项技术,医生也不愿意开展。

我们团队在2012年开始致力于这项技术的方法学研究,2年后,研发出智能的粪菌分离系统和相关新移植途径,逐步取代了传统手工制备粪菌移植的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命名为洗涤菌群移植,2020年7月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了《洗涤菌群移植方法学南京共识》。

研究证明,洗涤菌群移植的关键价值在于将粪菌移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了70%以上。如我们通过肠镜植入一根细小的软管到结肠为患者输入菌液。目前,这项学名为“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的技术已在国际权威杂志《消化道》发表的指南中被推荐。结肠带管状态,不影响患者活动、排便,多数情况下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一般来说,结肠带管可以保留7~10天。

推进标准化的菌群移植技术

粪菌移植可以治病的临床证据近几年急剧增加。虽然粪菌移植的治疗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还远未能满足实际需求,也就是该接受治疗的人没有得到治疗。主要原因:一是很多医生和患者惧怕这项技术;二是逐利的商业公司存在粪菌滥用行为。

我国粪菌移植国家标准以及相关管理措施正在逐步建立、健全。但一些商业公司已开始将粪便菌群测序列入收费项目,称可提供“超级供体”和“供体受体配型”技术服务,这是“虚头诱导”。目前,还没有证据支持微生物组测序技术具有用于临床决策的价值,也没有临床专家共识、医学指南推荐使用测序结果指导临床决策。专家呼吁,要积极提升大众的专业化科学普及,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认知,主动拒绝这种诱导消费的商业行为。

猜你喜欢
粪菌结肠菌群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粪菌移植在肠道疾病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粪菌移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粪菌移植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进展
“粪菌移植”可治疗哪些疾病
肉牛剩余采食量与瘤胃微生物菌群关系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