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泸州文旅集团战略规划研究

2021-12-24 12:38王淑青彭元
中国商论 2021年23期

王淑青 彭元

摘 要:本文以泸州市文化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泸州文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企业发展战略。文章先介绍泸州文旅的企业情况,指出目前主要存在企业战略思考缺乏明确的实施计划、组织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现代企业制度运营等问题。文章对泸州文旅战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战略目标:完成资源向资产的转化及资产向资本的转化,并给出了具体的企业战略,希望泸州文旅能建设成政府导向与市场运营并重、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效并举的知名企业。

关键词:文旅产业;现代治理;双效并举

本文索引:王淑青,彭元.<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23):-023.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12(a)--03

1 泸州文旅集团简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泸州文旅集团简介

“泸州文旅”成立于2016年9月,是根据泸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投融资机制、发展地方经济的意见,按母子公司体制组建的政府文化、旅游、教育和体育发展的政府综合性投融资平台,以文化、旅游、教育与体育建设和其他社会公益性项目投资建设为主的国有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

1.2 泸州文旅集团存在的问题分析

1.2.1 企业总体战略构想方面

企业战略思考缺乏明确的实施计划及方案。从公司既有的产业规划布局来看,四大板块同时运作,重点任务不突出,就目前资产资金的投入状况,很容易陷入发展瓶颈。再者,四大板块要有实体做支撑,有项目才能占领资源,有资源才有影响,才能为更大的资本运作奠定基础,但目前业务的整体空间布局和运作载体尚未确定,盲目推进项目可能导致极大的经营风险。

1.2.2 组织结构方面

泸州文旅公司组建架构属于直线职能制。这种管理模式实现了各个职能部门的专业化分工,保证了集中统一的指挥,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存在着一些明显弊端。例如,权力过于集中,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信息传递环节多,反馈较慢等。

1.2.3 人力资源方面

泸州文旅集团缺乏现代企业制度运营知识,授权与分工不明确,行政机关思维较重。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缺乏科学有效性;人力资源需求能力识别不清晰,缺乏对组织管理能力、财务运营能力、投资发展能力的识别。现有员工知识结构有待提高,专业性人才匮乏,没有基于目标的绩效考核机制,劳动产出率较低。

2 泸州文旅内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2.1 泸州文旅宏观环境分析

泸州文旅宏观环境分析的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2020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四川省“十四五” 规划》《泸州市“十四五” 规划》等。

经过对国家、四川省及泸州市经济及文、旅、教、体产业发展,川、滇、黔、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分析及预测,企业融资环境分析等,得出以下结论:从全国来看,经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消費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不断释放,教育培训、休闲旅游等服务性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从四川省来看,经济总体平稳健康发展,文旅教体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及四川省层面对文旅体教产业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为文教体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仍存在发展速度、水平满足不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从泸州市来看,总体经济发展增速及服务业发展增速均在四川省名列前茅,《泸州市“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文旅教体的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及格局,为泸州文旅四大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企业融资蜜月期已过,融资门槛提高,对企业的投资产出效率提出严峻挑战。

2.2 泸州文旅微观环境分析

2.2.1 泸州文旅定位与战略

公司定位于全市文化旅游教育体育产业旗舰,拟在几年时间内,尽快完成两个转变——资源平台转为资产平台:抢占有价值资源,进行关键阶段布局;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迅速形成经营性资产;抓紧政府帮扶最后“窗口期”,创新融资方式构建。资产平台转为资本平台:打造AA+融资平台;经营性资产营运回报能力提高;组建1~2个企业上市,优化资本结构和融资渠道。

2.2.2 与泸州市其他政府平台公司的对比分析

目前泸州市共有13个政府平台公司,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独资企业性质的有10家(包括兴泸集团、交通投资建设集团公司等),子公司性质的有2家(长开区投资和白酒产业园区投资公司)。从主营业务来看,虽然各公司划分较明确,但具体项目仍有交叉,比如医投和文旅都会涉及康养项目,高新集团与文旅公司都涉及教育板块,项目竞争力弱。从创建时间来看,兴泸集团、交通投资少数公司成立时间较早,其他大多数公司是近几年才建成的,泸州文旅公司成立最晚,运营尚未形成体系和规模;企业自有资金脆弱,生存风险较大,无疑给文旅集团带来莫大的压力和挑战。

同时,文旅公司作为新成立的公司,发展潜力相当大,是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文旅产业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产业,具有战略引领性意义,组建文旅的意义正好弥补现有缺口。

2.2.3 泸州文旅组织架构

公司由泸州市委市政府牵头,按母子公司体制组建,按照《章程》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党委、经营班子,现有董事长1名,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1名。公司设有一室四部(综合管理办公室、党群人事部、财务部、运营管理部、投融资部),下有三个子公司。

2.2.4 泸州文旅人力资源

目前,公司总人数为34人,其中,领导3人,中层6人,员工25人;研究生4人,大学23人,大专5人,中技高中2人。人力资源相关制度体系配套有《员工守则》《劳动纪律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员工休假管理制度》《绩效考核暂行办法》。

2.3 泸州文旅SWOT分析

泸州文旅SWOT分析,如表1所示。

3 泸州文旅集团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

3.1 企业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3.1.1 企业战略定位

建立比较完善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推动泸州市文、旅、教、体产业发展及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成绩显著。

3.1.2 企业战略目标

泸州文旅的战略目标在经济效益方面,应主要考察融资能力;在社会效益方面,应主要考察基础设施建设对泸州市经济增长的投资贡献率。据此,提出不同时期泸州文旅的发展战略目标:第一阶段,1~2年,完成资源向资产的转化。第二阶段,3~5年,完成资产向资本的转化。

3.2 企业战略选择

3.2.1 资源向资产的转化阶段

3.2.1.1 企业总体战略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泸州文旅”所处的行业吸引力极强。各地对发展文旅教体事业都有相应的宏观政策鼓励,为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根据SWOT分析,作为政府组建的投融资平台,公司拥有相应的资源调拨优势。但是,目前国家或地方政府对平台公司要求越来越严格,企业必须培养内生增长能力,凭借自身优势发展文旅教体板块,进而巩固和提高在行业和同类型企业中的竞争地位。因此,企业扩张型战略是泸州文旅公司第一阶段内的必然选择。

3.2.1.2 企业经营战略

第一阶段,文旅公司适宜选择以集中化战略为主,差异化战略为辅的方案。这一阶段文旅公司应将工作侧重于两方面的集中化。一是抓住最后的政策“窗口期”,通过PPP等模式来推动大型旅游景区的建设。二是通过几个旅游景点打造连点成线,形成自有的旅游品牌。另外,文化、教育、体育板块应差异于普通民营企业的投资项目,着手培育具有文旅优势的产业基础,通过股权投资获得资产和收入双收益。

3.2.1.3 企业职能战略

(1)组织管理能力:人力资源战略

根据文旅公司的经营战略,近期内公司执行集中战略为主,差异化战略为辅的经营战略,更注重企业的增长式发展,且公司未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凝聚力相对较差,所以在近期,公司应选择任务式人力资源战略。这一战略要求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视业绩和绩效管理、强调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再设计和工作常规检查、注重物质奖励,加大对生产经营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2)风险控制能力:财务战略

第一阶段,企业总体战略定为发展型战略,文旅公司需要投建项目来深入挖掘现有资源,提高各项业务的竞争力,因此,建议公司在第一阶段采用扩张型财务战略。企业应采取积极的融资策略争取更多融资,同时进行稳健的项目投资,以减轻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可采用多种途径,包括建立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对投资风险进行识别,对经营风险进行识别等。

(3)投资运营能力

①研发战略

在泸州文旅公司发展的第一阶段,围绕企业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企业可以选择技术引进型战略。对于泸州文旅公司,应时刻关注全国各地,尤其是川滇黔渝地区文化、旅游、教育和体育行业的发展,同时形成自己的企業管理模式和项目模式。

②市场营销战略

根据文旅公司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设计,近期处于企业的投入和建设期,经营战略方面以集中化战略为主,差异化战略为辅,企业在此阶段应选择反应型的市场营销战略。在稳定和巩固现有客源市场的基础上,开发现有客源市场周边新的客源市场,并相应加大针对这些地区的营销宣传力度。在产品开发上,立足于现有项目基础上更新、升级,以达到差异化的目的,同时加强对其他项目的开发力度。

③运营战略

这一阶段文旅公司应考虑采用基于质量的运营战略。对于文旅公司而言,在此阶段应当建立良好的生产经营范式,并运用这种范式进行招商引资。同时,应当采取措施防止过度投资和无效投资。对项目运营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对运营进行绩效激励并采取目标责任制。

3.2.2 资产向资本的转化阶段

3.2.2.1 企业总体战略

这一阶段文旅公司适用于“发展型+稳定型”的混合战略。企业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且多变,经营上的灵活性、能动性和适应性更加重要。同时,政府政策要求平台公司转型为市场企业,而企业将在第一阶段形成的资产基础上,在第二阶段实现IPO上市的目标。具体而言,文旅公司应在继续保持旅游板块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将资源投向文化、教育、体育三大板块,尤其以文化产业为主,获得更多利润。

3.2.2.2 企业经营战略

基于企业总体战略和对文旅公司未来发展情况的预测,在第二阶段建议选择多元化战略为主的方案。一是文旅集团在此阶段应逐渐增加在文化、教育、体育三大板块的项目,并在四大板块中实现项目的多元化发展。二是公司应从“以资产经营为主、资本经营为辅”逐渐向“以资本经营为主,资产经营为辅”的经营方式过渡,实现资本经营的多元化,从平台公司到市场企业的转型。

3.2.2.3 企业职能战略

(1)人力资源战略

第二阶段文旅公司选择多元化为主的经营战略,公司在此阶段既从事生产经营(项目运营),又从事资本经营的工作。所以,在前一阶段人力资源战略的基础上,公司应转变为参与战略与投资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战略,即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员工有较大的决策参与机会和权利;注重团队建设、自我管理和授权管理;注重培养员工的沟通技巧、解决问题的方法、团队工作等。

(2)财务战略

第二阶段,企业总体战略定为“发展+稳定型”战略。在这一阶段,文旅公司的利润已提升至一定水平,所以有充裕的资金进行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资本性支出活动,因此财务总体战略选择“稳健筹资+扩张投资型”战略。继续通过四大板块的项目建设、运营吸引外部投资,实现盈利或增加项目收益,并且通过项目投资或者再放贷参与资本运营,实现资本性投资的收益。但文旅公司尤其需要关注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以及所放出贷款的回收情况。

(3)市场营销战略

这一阶段,公司通过上市拓展了融资渠道,拓宽了经营领域,即成为兼具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上市公司。所以在这一阶段,企业应选择先导型和探索型相结合的市场营销战略,要求企业向有联系的产品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向新产品领域和新市场拓展。

(4)研发战略

除了延续第一阶段执行技术引进型战略以外,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在积累了一定的研发能力和拥有了一定资源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进攻型战略。文旅公司应延续第一阶段技术引进战略,同时在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四大板块中,推出具有独创性的项目。

(5)运营战略

质量是服务業企业的生命线,不仅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消费感受、消费利益,还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市场形象,因此,第二阶段文旅公司应继续保持基于质量的生产战略。文旅教体各项目应继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企业应更加注重对投资者提供优良的项目设计及运营辅助,帮助项目成功孵化和盈利,以吸引更多投资,实现以资本经营为主的经营模式。

Research on Strategic Planning of Lu Zhou Cultural Tourism Group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Hope College

WANG Shuqing  PENG Yuan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Luzhou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vestment Group Co.,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Luzhou Cultural Tourism Group")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study it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rategy. Firstly,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of Luzhou Cultural Tourism Group, and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clear implementation plan in corporate strategies, excessive concentration of organizational power and lack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operation. In terms of Luzhou Cultural Tourism Group,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rateg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c goals, shifting resources to assets and then from assets to capital, and gives the concrete strategy of enterprise, hoping that Luzhou Cultural Tourism Group will be built into a well-known enterprise with equal emphasis on government guidance and market operation and both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Keywords: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modern management; double benef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