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这种地方 岂是谁都吃得明白的

2021-12-24 12:48陈实
食品与生活 2021年12期
关键词:炒面小笼包安逸

陈实

当城与城的距离可以用高速公路和高铁丈量,人的脚印便留在了更多地方。然而,无论走到哪里,身体最需要满足的还是嘴。毕竟“吃”是一件天大的事。厌倦了大城市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去另一个城市旅游,于是一个个县城也开始被标注。

前阵子总听出差的人说,某某县城真是个“美食荒漠”,什么好吃的都没有。上一次听到“荒漠”这个词,还是听大学室友在每次吃饼干以后说的,他说吃饼干的感觉像咀嚼荒漠。所以看着这些人在宾馆吃泡面抱怨的时候,我总是忍住内心里的冷笑:县城这种地方,岂是

谁都吃得明白的?

县城是个很特别的存在,它身上既散发着都市般霓虹闪烁的风骚,又带着乡村土味情话的扭捏。在这里生活的人很安逸又很躁动,每天抱怨着缺少机会,却又没有出去闯荡的勇气和理由。所以在县城里,人情味十分聚集,人与人的联系十分紧密。对于中国人来说,人情往来的维系,还有什么比“吃个饭”更便捷高效的呢?所以,县城怎么可能缺乏美食呢?

我就在县城长大,如今午夜梦醒,回想起那17年的日日夜夜,除了亲朋,最怀念的还是无处不在的美食。

清晨的县城是熙熙攘攘的。近郊有露水集,这是一种天没亮随着露水而来的集市,太阳出来就悄然散去。能早起的人,才配在集市上买到勤劳的乡村妇女们制作的各种美食,一般以面点为主,韭菜盒子、水煎包、小笼包、油饼等一应俱全。我吃过一次那里的韭菜盒子,面皮闪耀着金黄色,发散着香气,里面的韭菜分明是早上刚割下的,有一种土地的气息,香嫩可口。

我是不爱早起的。还好,湖北人的“过早”,尤其是县城里的早饭节奏是错峰的。八九点的太阳最美,所以我最爱的是寒、暑假,可以在这个时间迈着初醒的步子,走去东门觅食。东门是古城墙,城门洞子里卖菜,再走过去就全是早点铺子。我会先驻足在糯米酥饺前看看——老板把它们扔在大油锅里,炸好后外脆内软,撒上一层黄豆糖粉,看着特别诱人。我往往只是看,因为要留着肚子吃炒面皮或者小笼包。县城里的炒面皮是米粉做的,新鲜豆芽、肉丝、油、盐、醬料、辣椒在铁锅里翻炒,端出来棕黄色的一大盘,软滑咸香、绵柔爽脆,吃的时候头顶喷汗,舌面灼烧,走出店门一吹凉风,真是人间满足。

中饭、晚饭是正餐,住在县城的人若是出去点几盘家常小菜吃,对得起谁?一般好一点的饭店,绝没有硕大的路边招牌。大家出门吃饭,就为了吃那些家里做起来麻烦的菜品,比如懒豆腐、合渣饭、竹溪蒸盆、炸千子之类的。以懒豆腐为例,名字带“懒”,做起来可一点不能偷懒。这是一种用大米和豆腐脑煮在一起的美食,制作时,火候根本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需要大火出豆腐,文火熬米汁,耗时费力。

外地人吃不到好吃的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正宗美食往往藏在小巷子、矮楼房里,想不到更摸不到;另一个原因是县城的很多美食店老板根本不以赚钱为目的,他们有房、有车、有麻将摸,日子过得安逸得很,有些“今天心情好就做”“本店包子只卖熟人”等说法真不是广告噱头。

所以,县城从不是美食荒漠,你需要的只不过是更长的假期和更专业的本地“人肉导航”!

猜你喜欢
炒面小笼包安逸
三星堆古人的“安逸”生活
小笼包
包小笼包
“峰会炒面”
上海炒面
小笼包
瞬间觉得被坑
董子健: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