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声乐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策略研究*
——以梧州学院为例

2021-12-25 03:41张爱雯
大众文艺 2021年23期
关键词:梧州音乐学声乐

张爱雯 陈 洁

(梧州学院,广西梧州 543002)

一、地方高校声乐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依据

《释名·释言语》:“基,据也。在下,物所依据也。”古语表明:做事情必先有依据。声乐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关乎未来音乐教育的前途和新一代的音乐素养成效,必先有理可依,有证可据。

(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谈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音乐师资队伍作为音乐文化发展的引领者、主导者责任重大,应继承与创新并进。为保障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二)建设高效教学团队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教学团队是高等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的直接策划者与践行者。高效教师团队的缺乏,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可谓纸上谈兵。为此教学团队的强化建设,团队协作能力的增强,高效教学团队的建设势在必行。声乐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团队的建设优劣直接关系美育教育的成败。

(三)教育部对音乐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明确指示

200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谈道:音乐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音乐教育工作者。声乐作为音乐学专业必修的技能技巧课,对即将走向音乐教师岗位或独唱演员岗位的学生是举足轻重的。演唱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中的一项专业技能,是培养音乐教师的重中之重,而优秀的声乐课程教学团队将会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四)新时代声乐课程教学忌“单打独斗”,兴“团结协作”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教师“单打独斗”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需求。在社会需求全能型音乐人才的今天,如仍采用“一对一”“一对二”等模式,“双手难敌四拳”显然无法取得好效果。时代发展,教师教学理念需创新,教师应有“团结协作”意识,遇到问题一起研讨、探究、解决,形成“开放高效”的声乐课程教学团队,为培养高质量的音乐学专业人才服务。

二、声乐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策略——以梧州学院为例

声乐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策略是声乐课程教学团队存在的根本,教学策略是确立声乐教学团队发展目标,领航教学团队建设的灯塔,又是合理分配工作的导向,让团队不断迈向新境界。

(一)立足本土,扎根地方,拓宽教学领域

梧州学院位于广西东大门的梧州市,被称作“三江总汇”,是粤语与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深厚的民歌文化是《声乐》课程教学内容的储备库,因而梧州学院《声乐》教学团队努力搜集本土民歌资源,并将其运用于演唱与课程教学。1.声乐教学团队演唱上,抓住地域性及民族性特点,吸取地方民歌的演唱技巧与风格,拓宽演唱与教学曲目库。如2017年根据红瑶音乐创编的男声表演唱《长长的红头巾》获广西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乙组二等奖,并获第12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舞台艺术类优秀作品。2.教学上,立足本土,扎根地方,努力培养有地方特色的声乐人才。2017年陈洁老师成功申报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西江流域民歌演唱人才培养实践探索》,该项目力争培养出既能演唱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又能演唱西江流域民歌的声乐人才。3.声乐教学团队大力强化同周边邻市及东盟国家的沟通合作,学习和借鉴其声乐教学理念与方法,将具有本土特色的歌唱人才推向国内、甚至国际市场,形成对外交流平台。2015年选送练远媚《孟姜女》参加第四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获演唱三等奖。

(二)立德树人,植根课堂,夯实教学思政

教育以德为先,作为声乐课程的引领人、执行者,教师团队建设必将立德树人根植课堂并贯穿始终,夯实课程思政。1.教师团队建设以立德树人指导自身的学习、演出与工作,正能量教学团队才能给学生榜样力量。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梧州学院声乐教学团队全员参与“学党史 感党恩 跟党走——梧州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音乐党课”,讴歌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辉煌历程,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2.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分析作品的精神内涵,塑造的人物形象、品格,再进行演唱技巧的教学。学生在理解作品后演唱,能更好地诠释作品的精神力量及演绎角色。如《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歌曲教学,教学前布置学生观看歌剧《江姐》,了解歌曲背景及人物,教学中让学生代入江姐角色,身临其境展示巾帼英雄的铮铮铁骨,为革命事业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课后让学生思考《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应如何演绎才能把歌曲的精神力量传送给观众。

(三)立足集体,多方协作,提高教学水平

声乐教学团队建设与发展是声乐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直接关系到音乐学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团队建设要不断探索创新思路,结合先进团队建设理念及实践,打造高素质声乐课程教学队伍。坚持“新老教师同步完善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思路,以老中青教师为组合的形式,“一对一”实行传帮扶教学,形成“老中青”教师教学、科研互动机制。这样可弥补因年龄、职称、资历及实践经验上的差异,教学上相互启发,形成互补,共同进步。其次,教学团队建设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如黄钰婷教授擅长民美歌曲,韦思宇老师擅长民通歌曲,经过相互交流,韦思宇老师于2019年成功申报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B类项目《民族歌曲流行化演唱人才培养及实践研究》,并与黄钰婷教授共同举办教学音乐会,音乐会用流行风演绎《掀起你的盖头来》《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民族歌曲,观众一致好评。

(四)立足实践,一专多能,提升教学技能

通过定期举办师生音乐会、院内外专家声乐专题讲座及青年教师公开课等形式,培养“一专多能”教学团队。2015年至今成功举办骆宗勤、陈洁等老师教学成果音乐会及卢萍荣、蔡露等学生毕业音乐会,音乐会的成功举办让师生在教与学领域有效促进,提升教生技能。其次定期举行院外专家声乐专题讲座,既实时提高教师们的演唱技巧与教学方法,又让教师从客体角度观摩学习不同的歌唱理念与教学手段,推动声乐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发展。最后定期举办教师公开课及音乐,鞭策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还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互相督促养成终身学习习惯,逐步改善声乐课程教学质量,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

三、声乐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方法

建设方法是声乐课程教学团队的根本途径和具体操作步骤,是声乐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媒介,是实现声乐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目标的优质要素。

(一)优化声乐课程教学团队结构

1.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高梧州学院声乐课程教学团队的演唱技能及教学、科研能力,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新时期对声乐人才培养提出了高需求,教学团队知识结构、教学结构及双师结构等,对音乐学声乐课程教学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2.以学缘架构为前提,引进高水平声乐人才,充实声乐课程师资队伍,以“榜样”力量带动声乐课程教学氛围。

(二)创设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

1.整合社会资源,创设校外实践实习基地,便于教师和学生的技能实战训练经验的积累及舞台表演能力的提升,如歌舞团、文化馆等文化部门。

2.挖掘利用校内实践实习基地,如音乐厅、报告厅及排演厅等,作为师生排练、演出场所,有效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组织能力、排练能力,逐步激发师生的专业潜能;

3.积极营造“和谐、文明、敬业”的教学氛围,凝聚“民主、平等、团结”的教学空间,建设“诚信、自由、协作”的科研环境。

声乐课程教学团队是音乐专业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优秀的教学团队,需有明确的目标与发展定位,更需形成合理的组织文化与制度体系,并有自身特点。声乐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完善,是声乐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是培养优秀声乐人才的保证。

猜你喜欢
梧州音乐学声乐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陈代南
文化自信视角下梧州岭南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
摇船歌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一城一舰 心心相印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流行音乐研究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我的家乡最美之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