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创新研究*

2021-12-25 03:41杜文娟
大众文艺 2021年23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文化遗产

杜文娟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江苏南京 211200)

中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进程留下的不仅是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更有着沧海遗珠般的非遗资源。非遗不是没有生命的艺术种类,其中蕴含着的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对非遗加以研究,从中可以探析背后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社会发展特征,从而对我国社会历史演进趋势以及艺术发展特征加以更加全面的把握。从这一角度来讲,对中华优秀文化之非遗文化加以传承和发展对于研究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中国地质丰富,疆土辽阔无边,各地具有十分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留下了多样化的非遗。在互联网视域之下,应当推动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创新发展,连接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连接艺术与生活。在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融入现代文化发展理念,在完善教育体制机制的同时对优秀非遗文化加以传承。

一、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1.继承文化内涵

非遗是“核心素养”的“文化内涵”的一环,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具有传统性、人文性、审美性、艺术性等特点。非遗魅力独特,且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当中不断包容吸收不同的文化,实现了丰富的艺术特色。现代化信息技术冲击下,应当采取相关举措对非遗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加以传承。非遗包含着丰富的传统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教育活动开展当中有利于对传统艺术文化加以传承,同时融入创新性因素,丰富其中蕴含的时代特征继而推动传统艺术文化及相关产业获得持续性发展。引导学生群体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精髓,从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塑造良好的艺术素养。非遗以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及创作形式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激发着学习兴趣和艺术素养的形成。

2.传承民族精神

非遗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性不仅可以利用其创作出多种艺术品,同时也具有保护环境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将非遗传承活动融入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活动当中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群体对其表现形式及其内涵加以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群体更好地体会传统艺术作品当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从而在此基础上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尤其是文化自信,从而实现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推动文化输出

在经济不断朝着全球化趋势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文化的输出也成为引导我国走向世界,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非遗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其传承和发展有利于扩充我国在市场当中的占有量,从而增强包括非遗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是国际当中的影响力。在这一过程当中又可以吸收和利用国际优秀文化内涵,并将其引入包括我国非遗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当中。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非遗文化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以及国际潮流发展的需求。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创新策略

1.设置专业课程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及形式具有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征。那么,立足于互联网视域下推动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创新就需要保证专业性和全面性。基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特征来看,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其主要形式。因此,推动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创新发展的首要路径在于设置相关专业性课程。具体来讲,可以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发展轨迹,相关内涵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对其知识体系加以细化,基于此设置专业课程。引导学生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发展顺序对相关知识内容及表现形式加以全面而细节化的把握,同时在此过程当中充分把握对我国传统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传承及发扬的重要意义。由于高职院校内部课程体系丰富而多样,除专业性课程以外,还可以设置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选修课程,从而不仅可以丰富高职院校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及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给予学生在该方面学习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在互联网视阈下,也可以充分利用充沛的网络资源以及多样化的多媒体渠道以开设网课的形式来推动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创新发展。

2.组织知识竞赛

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群体开展集体知识竞赛活动,围绕非遗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这一主题来进行比赛,在调动起学生群体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其可以对非遗传统优秀文化相关理论知识加以更加全面的把握和了解。由于非遗传统优秀文化包含的范围较广,知识内容较多,为了减轻学生准备压力,吸引更多的学生群体自觉主动地投入其中,可以缩小知识竞赛范围,例如以河南南阳国家级非遗音乐保护传承项目为考查范围展开知识竞赛,竞赛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也就是初赛可以围绕学生群体对于河南南阳国家级非遗保护传承项目所包含的非遗音乐项目内容及其历史演进特征展开知识竞赛,通过初赛的学生可以进入复赛。复赛的知识竞赛内容则更为精确,包括对于大调曲、三弦书、板头曲非遗音乐保护曲目相关乐理知识以及历史演进历程等方面的知识考察等等。在互联网视阈下,知识竞赛活动的开展可以与网上投票形式相结合,由学生群体投票结果决定知识竞赛主题以及形式,以此来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3.融入表演活动

为了引导学生群体可以对非遗文化相关知识加以更加生动形象的了解和感知,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开展相关蕴含非遗文化的表演活动,邀请相关艺术表演家到高职院校开展具体表演活动。当然,在互联网视域下,也可以充分利用充沛的网络资源以及丰富的多媒体形式以网上视频播放的形式引导学生融入表演活动当中。组织学生群体以集体观看的形式来投身于相关蕴含非遗文化的表演环境和意境当中,深入感知其中所表达的故事情节,蕴含的思想感情以及深刻的文化意蕴。在增加对非遗文化的了解的基础之上意识到对其加以传承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从而自觉主动地投身于非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在集体观看活动结束以后可以引导学生群体以观后感的形式对这次活动过程及效果加以记录。

4.利用网络宣传

(1)纪录片制作

纪录片作为极具宣传力和号召力的媒介渠道,高职院校应当利用其对于非遗保护进行大力宣传教育。在开展宣传活动的过程当中,前期的调查研究十分重要。纪录片制作人员应当自觉深入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当中挖掘非遗文化因素,在查找非遗保护类别的基础之上对其保护现状以及现实需要加以记录。为了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方便相关资料的整理,归纳和分析,可以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对其加以记录,从而在此基础之上来开展具体的纪录片非遗保护宣传活动。通过对非遗保护类别加以分类来对其量身定做纪录片编辑和录制内容及方式,使得纪录片宣传既可以充分展示我国非遗保护类别及其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群体参与非遗保护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非遗保护纪录片展示方式来看,可以设立专门的高职院校内部纪录片播放网站,将其归类呈现,学生群体可以根据自身的观看兴趣来选择非遗保护纪录片。除此之外,也可以在网站内部设立评论区充分吸纳学生群体对于以非遗保护为主题的纪录片制作与宣传活动开展的意见和建议,架起学生群体与非遗保护活动之间沟通的桥梁。

(2)深入群众生活叙述故事

非遗保护文化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当中,非遗保护活动开展的主要力量也在于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利用纪录片开展非遗保护宣传活动,应当以深入群众生活叙述故事为基本前提。在纪录片制作内容的选择方面,应当选择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非遗产品地区来展开拍摄,对当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所运用到的非遗产品加以介绍,对相关情景加以系统的展示。引导学生群体在参与纪录片观看的过程当中,自觉融入非遗保护氛围当中,树立非遗保护意识。就纪录片拍摄形式的选择方面,最好选用镜头推进的方式来展开,在选择带有非遗保护文化氛围的生活地区来进行选景,采用由远及近,由宏观到微观的镜头推进方式来对非遗保护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使用情况加以展示。在对白内容的设计方面,首先要注重符合群众日常生活真实现状,其次,应当在保证对白语言运用通俗化的基础之上,融入传统民族文化内涵,为其增添文学性因素。使学生群体在跟随纪录片内容深入群众生活,了解非遗文化传统的过程当中,不仅可以了解更加全面的非遗保护文化知识,同时也可以在对白及视频创设的民族生活情境当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传统文化尤其是非遗文化保护意识,从而在而后的日常生活当中自觉融入非遗保护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借助深入群众生活展开叙事,为纪录片的制作融入更加深厚的文化意蕴。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Rough Cut
Task 3
等待
Tough Nut to Crack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