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笋材两用林培育技术

2021-12-25 10:15葛良豹
南方农业 2021年36期
关键词:竹鞭两用毛竹

葛良豹

(潜山市黄泥镇林业工作站,安徽潜山 246300)

安徽省潜山市毛竹资源丰富,竹业开发也具备一定的水平。为充分利用和开发毛竹相关产业,潜山市加大了毛竹笋材两用林的建设力度。毛竹笋材两用林是以生产竹笋为主要目的,以生产竹材为次要目的的毛竹林。笋材两用林的培育技术与笋用林、材用林等有一定的差异。在生产中要结合当地情况,进行科学栽培和抚育。

1 笋材两用林造林技术

1.1 选地整地

营造毛竹笋材两用林,要选择坡度<25°、海拔500 m 以下的山谷、山脚坡地。要求土层深厚,上层腐殖质土厚度在15 cm 以上,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砂壤土为宜,pH 值在5~7。造林地附近交通便利,方便苗木运输、抚育管理等。

1.2 母竹采集

培育笋材两用林主要采用移竹造林的方法,因此选好母竹是造林的重要前提。可从刚满园、立竹密度适中的毛竹林中或林缘选母竹。要求2~3 年生,地面以上130 cm 处的胸径达到3~6 cm 的一级母竹或二级母竹。要求母竹未开花、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竹节正常且枝叶茂盛。

挖掘母竹应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先在竹林中均匀选择母竹并做好标记,避免在小面积上集中挖掘。挖掘时,保留30 cm 长的来鞭即鞭芽朝向竹株的鞭段和40 cm 以上的去鞭即鞭芽背向竹株的鞭段,去鞭上保留5 个以上健壮饱满的鞭芽。扒出竹鞭时动作要轻,不要损伤鞭芽。切削竹鞭时切口要朝外且不开裂,挖掘时竹株必须带宿土。挖掘出的母竹立即去梢,留枝3~5 盘即可[2]。

运输母竹时,用麻袋、稻草等包扎竹蔸防止宿土散落。运输途中洒水以保持根部和竹叶湿润。挖掘出的母竹要在48 h 内栽植。

1.3 栽植

一般在2 月下旬至3 月中旬造林。先回填表土,以剩余深度能够放下母竹宿土土球为准。然后将母竹放在栽植穴正中央,保持竹鞭水平延伸,竹竿直立,土球与穴面平齐。在土球周围施入肥料,每株母竹施腐熟有机肥5 kg 或复合肥0.5 kg。先回填表土,分层踏实。回填土壤接近土球表面时浇1 次透水,再培土呈馒头形。

1.4 幼林管护

1)及时补植。夏末秋初全面检查造林成活率,对死亡的母竹要拔去后补植。

2)间作套种。笋竹两用林造林后3 年内,竹子密度稀疏,林间光照充足,可间作豆类、花生、绿肥等矮秆作物,以耕代抚。间作可防止杂草滋生,改善水肥条件和土壤理化性状,作物茎秆还田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间作时,作物与竹株保持适当距离,避免争夺养分、水分。对作物进行田间管理时,要避免损伤母竹的枝干、鞭根和鞭芽。待竹林全面郁闭后,停止间作。

3)未间作竹林的管理。未间作的竹林要进行松土除草和追肥。造林3 年内,每年在6 月和9 月各进行1 次松土除草,把杂草翻埋在土壤中。秋季施肥1 次,每株施腐熟有机肥10 kg,在竹株栽植穴外开施肥沟进行沟施。

4)灌溉。在排水平缓和山湾的林地,雨季时要经常巡查,发现林间积水要及时进行引沟排水,避免毛竹长期浸水导致病害发生。遇干旱天气及时浇水。视情况进行覆盖稻草或杂草等,达到保湿的效果。

地震高振幅异常反射表明有气体存在[22]。小断层也表现为沿断层面的高振幅反射。URU界面之上没有观察到高振幅反射,表明向上迁移的气体圈闭在此或者在URU界面以下。晚侏罗纪Hekkingen地层可能是研究区浅层气体的来源,深部气体对渗漏可能也有贡献作用;图8b展示了来自Loppa高地的重大断裂区域,断层面上有高振幅反射,暗示有气体的存在。少量的断层延伸至海底,这些断层的终止也与海底的小凹陷相一致。

5)护笋养笋。一般每年的立春到立夏这段时间是毛竹的生长旺期,毛竹的出笋和成竹都在这段时间,所以在这期间禁止放牧,防止牲畜损害竹笋,也要禁止乱挖春笋、砍竹、抚育等行为,确保春笋的正常生长。笋材两用林可合理挖取冬笋,在立春前挖取冬笋,可促进潜育性的鞭芽转化为发育性的笋芽,且对春笋的生长影响不大。挖冬笋要做到不伤笋、不伤鞭、不断鞭,挖后应及时覆土,不使竹鞭裸露,防止雨后积水烂鞭。早期生发的春笋可全部挖掉,中期和后期生发的春笋可保留健壮的45~55 株,其余的挖掉。并及时疏去弱笋、虫笋[3]。

2 笋材两用林培育技术

造林3 年后,竹林基本郁闭,林间不再间作经济作物,由竹笋发育的新竹数量增加,需加强抚育管理,以培育健壮丰产的笋材两用林。

2.1 林地管理

1)劈山砍杂。一般在7—8 月进行。用刀顺地表砍倒林间杂草杂灌,并铺在林地上任其腐烂。

2)林地垦复。一般在6 月进行,也可在10—12 月进行。坡度在15°以下的竹林每年全垦一次,15°以上的竹林隔一年进行带状垦复1 次。深翻30~40 cm,以不伤及竹鞭为准。垦复时挖去老竹蔸、树蔸、较大石头,并把浮鞭、跳鞭、壮龄鞭埋入土中。带状垦复按垦复带、带间距各3 m 进行,在3 年内完成全林垦复。

3)松土除草。每年9 月浅锄表层土壤15 cm,铲除杂草并埋入土中,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2 科学施肥

施肥主要是补充生产竹笋和竹材所消耗的土壤养分。按照生产实践测算,一般生产1 t 鲜笋需消耗氮5 kg、磷1.5 kg、钾2 kg,生产重量为1 t 的竹材需消耗约氮3 kg、磷0.8 kg、钾5 kg[4]。笋材两用林施肥要结合每年采笋量和采伐量计算施肥量。

当前培育笋材两用林使用的肥料以氮、磷、钾比例为5 ∶3 ∶2 的配方复合肥为主,配施有机肥。施肥要抓住毛竹生长关键期。每年2—3 月施促笋肥,每667 m2施纯氮3 kg、纯磷1.2 kg、纯钾0.6 kg。施肥方法为穴施,即在竹竿基部30 cm 处的坡上方挖半月形施肥沟,施肥后覆土。6 月施行鞭肥,每667 m2施纯氮4 kg、纯磷1.6 kg、纯钾0.8 kg。施肥方法为沟施,即沿等高线水平开施肥沟,施肥后覆土。9 月施孕笋肥,每667 m2施纯氮3 kg、纯磷1.2 kg、纯钾0.6 kg。施肥方法为沟施或穴施[5]。

近年来,毛竹竹腔施肥在生产中逐渐被推广应用,在提高出笋量、新竹数,增粗竹径,缩小大小年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应用竹腔施肥技术。该技术使用的肥料成分主要为氮、磷、氨基酸、植物生长素和微量元素等。施肥时间为4—5 月新竹竹节停止伸长阶段,在竹腔钻孔,用注射器向竹腔施入5 mL BNP 增产剂4 倍液,然后用黄心土封闭钻孔。

2.3 适量挖笋

冬季可适量挖笋,挖去弱笋、退笋、虫笋,到春节前后停止挖笋。挖笋时要避免损伤竹鞭、鞭根和鞭芽并及时覆土。其余时间挖笋和留笋结合,从而培育新竹。在清明至谷雨节气选择健壮饱满、无病虫害的竹笋留养,留笋数量为大小年分明的竹林每667 m2留养55~60 株,花年竹林每667 m2留养30~35 株。留养的竹笋要在竹林中均匀分布,并做好标记,防止挖错。秋季要在当年新竹上书写发竹年号和新竹数,以便后期采伐。

2.4 合理采伐

造林6~7 年间每年可适当采伐,采伐量应低于当年生长量,以免改变竹林密度。采伐时间在立春前或立秋后,采伐6 年龄以上的毛竹。采伐原则为砍老留幼、砍密留疏、砍小留大和砍弱留强,同时清除倒伏竹、病虫竹和雪压竹。采伐时伐桩不高于10 cm,伐蔸不高于5 cm,并打通节隔。

此外,冬季雪压、冰挂危害严重的竹林要进行钩梢,即将带枝叶的梢部砍去,每株留20 盘以上的枝盘。竹材采伐要做到“留三砍四不留五”,即三度以前的毛竹不砍,但如果受病虫害为害的要砍掉,另外倒伏枝也要砍掉。四度的毛竹要砍掉。五度的基本都要砍掉,五度竹要注意空堂竹、林缘竹、大径竹要保留,不能砍掉。注意生长期严禁毛竹砍伐,要保护新竹和竹鞭,保证竹材质量。

2.5 病虫害防治

毛竹笋材两用林以生产竹笋为主,因此防治病虫害要以林业措施和生物防治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以免影响竹笋的食用价值。

毛竹主要病害有毛竹(笋)竿基腐病、竹丛枝病、毛竹枯梢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10 d 喷1 次,连喷2~3 次[6]。

主要虫害有竹笋泉蝇、竹织叶野螟、黄脊竹蝗、华竹毒蛾及竹两色绿刺蛾等。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可从以下7 方面着手。1)加强竹林培育管理,促进毛竹健壮生长,提高毛竹抗性。2)结合挖冬笋,浅翻林地,并清除病竹、病叶,消灭病原和越冬虫卵。3)在出笋前后各喷1 次8%绿色威雷微胶囊悬浮液150 倍液杀虫。4)在害虫虫卵期每667 m2释放赤眼蜂7 万头,降低虫口密度。5)在幼虫期喷洒白僵菌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500 倍液,或施放741 烟剂杀灭食叶幼虫。6)组织人工捕杀害虫。7)于成虫期在林间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

2.5.1 黄脊竹蝗的重点防治

黄脊竹蝗是一种具有迁飞性的害虫,也被称为蚱蜢、蚂蚱,对多种林农作物都会产生为害,主要啃食植株的叶片,成虫体呈绿色,大小为3~4 cm 长,一年繁殖一代,5 月初至6 月底孵化,5 月下旬为孵化盛期,7 月下旬达到羽化盛期,孵后白天便开始不停进食,严重暴发时,破坏力极强,昼夜间就会导致整片竹林叶子被吃光。

黄脊竹蝗的防治主要有以下3 步。1)挖卵,挖掘蝗卵。在竹蝗若虫尚未孵化前,到竹蝗产卵地将其卵块挖出灭杀。2)灭蝻,在跳蝻群集阶段,采用灭幼脲胶悬剂或阿维菌素悬浮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初孵跳蝻。3)灭杀竹蝗成虫,可采用发酵人尿与杀虫双等药剂的混合制剂或高效竹蝗人工诱杀剂诱杀黄脊竹蝗成虫。如果黄脊竹蝗发生面积大、扩散速度快时,条件允许,也可用无人机喷施Bt+阿维菌素杀灭。

2.5.2 毛竹枯梢病的重点防治

毛竹枯梢病对毛竹具有毁灭性,是由病菌导致的一种使竹枝和竹竿枯死的病害,是我国颁布的检疫对象,一旦发病,控制不力就会大面积传播,而且速度很快,短期内就会导致大面积竹林死掉,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防治可以从以下3 方面着手。1)严格实行栓疫,严禁疫区的毛竹及制品外运,如必须要进行调运的话,必须进行严格的检疫,确认安全无害方可。一旦发现竹林有枯梢病类似病状要及时上报。2)时时关注林内的毛竹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竹并立即砍掉,然后再集中进行处理,避免疫情扩散,如发现竹林发病严重,要果断采取伐除措施,就地无害处理。3)每年5 月下旬至6 月中旬,进行喷药预防,可采用50%多菌灵或苯来特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喷雾,月喷2~3次,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3 结语

要实现毛竹笋材两用林的丰产、稳产,做好造林工作是基础,加强培育管理是保障。抓住各个关键环节,实施科学管理,不断提高笋用两用林的经营水平,提升竹笋、竹材的产量和质量。

猜你喜欢
竹鞭两用毛竹
大连海大两用船建造项目初步设计获批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理事会
高节竹竹鞭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征
黄甜竹笋用林地下鞭生长特性分析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1年总目次
节骨草和毛竹苗
寒 秋
天然苦竹林竹鞭及根构特征研究
敲竹杠
为什么竹子开花后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