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探析

2021-12-25 21:32王世茂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8期
关键词:城镇县域城镇化

王世茂

(济南市章丘区垛庄镇人民政府,山东济南 250218)

1 如今我国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1.1 县域城镇化率不高

如今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以及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正不断的转移到县城之中,从而加快了县域城镇化率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但是事实上,虽然这种趋势带来了城镇化率的大幅度提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低于全国范围内的平均水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事业的进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的县域中农村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同时县域中的人口总数目前在我国的总人口数量中占据一般以上的份额,而进行实际的统计过程中,就会以县域的全体居民数量进行总体城镇化率的统计,进而拉低了实际的数值。

1.2 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

通过目前我国的整体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方向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现如今已经形成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经济落差,严重的影响我国总体的发展。同时县域的城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目前在我国东部的一些沿海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所以有着交通方便、外资投资较大等诸多优势,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城镇化的发展。而在西部地区,由于交通的不发达以及产业结构等多方面的因素,城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整体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存在着产业分布以及经济发展不均匀等问题,严重拉低了我国整体的县域新型城镇化的数值,为我国的整体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2 影响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因素

2.1 县域城镇的规划缺乏合理性

在我国目前的划分制度之下所完成的城镇行政区域划分之中,相关的城镇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由于划分的不合理性,很多城镇的人口数量相对偏低,而在县域城镇之中,由于土地面积较大的优势,很多县域城镇的实际土地使用面积过大,从而导致了建筑的密集程度不高,城镇的实际面积与发展情况严重的不符,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城镇中规模效应的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城镇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城镇的面积过大而政府的经济实力难以维持整个城镇的合理运转,这就导致城镇中的基础配套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严重偏低,进而很难满足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导致人口的过度流失,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阻碍了城镇的整体发展。除此之外,由于划分制度的不合理性,很多城镇的布局过于分散,导致城镇之间核心产业的联系程度大大降低,进而严重影响城镇中企业的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也有着较大的阻碍。

2.2 城镇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县域城镇发展中,相对来说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这也就造成目前很多相关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着问题。所以在很多县域城镇之中,均是以农业为第一产业,严重的缺少科技产业、文化产业以及工业等,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地的就业岗位类别单一、岗位数量严重缺乏的问题。这就造成很多人必须外出寻找就业机会,但是由于受到观念以及文化程度的影响,其所工作的范围也仅限于当地的周围范围内的城市,没有根本上的转变。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很难支撑当地城镇化的继续发展,很多材料需求很难实现自给自足,同时一些产品也难以输送,从而加剧了当地产业的单一化,阻碍了县域城镇化的发展。

2.3 缺乏科技的引进创新以及管理能力

县域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引入以及创新。目前,很多城镇之中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导致当地的总体科技水平严重落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另外,一些人员由于缺少实际的调查,在进行科技的引进时出现了与当地产业不对等的问题,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另外由于人员综合素质以及技术水平较低,从而导致进行实际的科技引进以及科技创新的环节中,相关的人员难以胜任工作,严重的阻碍了城镇之中科技的引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

2.4 相关的制度不够完善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之下,实现县域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相关工作的落实是依赖于政府的管理部门的。但是目前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际的城镇化进程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没有一个具体的制度以及计划方案,从而导致了改革工作过于缓慢,严重的阻碍了相关工作的进行,例如居民的户籍情况、土地情况以及宅基地等情况,都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来对相关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同时目前我国正在逐渐的加大促进大学生毕业返乡的工作力度,号召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家乡的总体发展做贡献。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创业的平台没有进行合理的搭建,同时相关的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较为缓慢,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积极性,进而对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2.5 缺少专业性的技术人才

受到目前我国国情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深入到大城市当中进行工作以及生活,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回到自己的家乡来实现家乡的建设,这也就导致了目前在很多的城镇之中,人才的缺失问题非常严重。而新型的产业以及科技等对城镇化的发展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的,但是由于当地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以及管理人员,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当地的工作人员难以完成相应的技术创新以及科技创新等工作,导致了县域科技的创新能力严重的缺失,进而严重的影响当地的总体发展。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3.1 合理的对县域城镇进行规划

相关的政府管理人员应根据目前各个城镇的总体状况对城镇进行更加精确的规划。主要工作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基本导向,合理的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整体的城镇规划。具体而言,相关政府应该加大对城镇的实际面积的限制力度,增加城镇中建筑的密集程度,进而增加城市的凝聚力,在方便管理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镇中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能促进各个乡镇之间的贸易往来,对全面的城镇化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2 增加城镇产业种类,促进产业的多样化发展

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首先根据城镇的发展现状以及产业结构制定相应的发展方案,降低农业产业在城镇中的发展地位,重点扶持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实现城镇产业的有机融合,促进城镇经济的整体发展。另外,相关的管理人员也要充分的利用好当地农业产业的优势,积极地促进周边产业的综合性发展,并针对农业产业的实际发展现状进行技术的引进,从而提高农业产业的发展效率,进而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3 加强科技的创新以及人员管理能力的培养

科技的引进以及科技的创新对于城镇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相关的部门应该及时的根据城镇的发展状况进行科学技术的引进,并对相关的科学技术进行适当的创新,从而更好的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针对新型的科学技术,管理部门应该及时的安排专业的人员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学,确保科技在当地的产业以及生活中能够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同时还要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培养,针对实际的发展现状进行知识的补充,从而能够更好的胜任城镇化这一艰难的工作。

3.4 完善相关的制度

制度的完善是促进县域城镇化的前提,针对目前城镇中的制度问题,相关的部门要及时地进行制度完善,使之更好的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例如在实行人口的落户方面,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的不断涌入,相关的户籍管理人员应该尽可能的减少相关的工作步骤,简化落户手续,从而方便相关的人员落户,保证城镇化的整体效率。另外针对号召大学生返乡创业等工作,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及时的相应国家的号召,制定好相应的管理制度,为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创业场所以及创业资金提供保障。这样通过制度的完善,县域城镇化工作的效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3.5 加强人才的引进以及技术的培养工作

要想从根本上对城镇的经济进行提高,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技术人员的技术质量以及人才的引进是十分重要的。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应该首先针对当地的实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从而产业的变革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另外对于当地的工作人员,相关的政府部门应邀请专业的培训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管理工作以及技术方面的工作,进而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4 结语

综上而言,目前我国在乡村振兴背景之下的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城镇化事业的开展。所以相关的部门应该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完善地区的产业结构,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为更好的实现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猜你喜欢
城镇县域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
县域经济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