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电子商务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1-12-27 00:58徐件宏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9期
关键词:新疆电子商务农产品

徐件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干部培训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新疆如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尤其是电子商务涉及农产品产销对接、流通设施、扶持政策等如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据此,本文从新疆电子商务发展的视角探析乡村产业振兴这一重大课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1.新疆电子商务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新疆电子商务在涉及产销对接、电商进村、快递下乡、电商致富、电商企业发展等方面对乡村产业振兴取得一些成效。

1.1 开展产销对接活动,促进农产品流通

一是举办“2018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行新疆站”系列活动。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农产品销售及市场开拓工作要求,在南疆和田市、喀什市、岳普湖县组织开展了“2018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行新疆站”活动。活动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61家采购商参加,采购商与自治区23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对接,实现意向签约11.88亿元,建立了长期稳定产销关系,促进新疆特色优质农产品销售。二是瞄准目标市场,参加区内外各类展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农商互联大会,2017-2018年共计60多家采购商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1.2亿元。大力推动与中国电商扶贫联盟、阿里、京东、云集等国内大型平台合作,开展了首届中国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推介、“疆果下天山”“电商扶贫南疆行”“寻味新疆”“中国田·新疆甜”“双11”电商扶贫、国际大巴扎开展中秋特色展销等各类活动,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织密“疆外销售网”,拓宽新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新疆果业集团按照“自建+并购重组”的模式,快速布局“疆外销售网”,新建新疆特色农产品社区店983家,巩固发展商超卖场专柜,发展区域经销商及加盟商2137个,新建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2500平方米南疆北疆水果巴扎,成立新建农产品营销服务公司,积极开展援疆“消费扶贫”业务,在武汉、广州、西安、潮州市建成3万多平方米分选分仓,持续开展新疆果品“一月一品”线上、线下集中促销活动;拓宽、拓展新疆农产品长期的、稳定的、自有的销售渠道和网络,不断增强新疆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1.2 深入推进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201 5年以来,新疆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47个,实现了22个深度贫困县全覆盖,累计到位电商进农村中央财政专项资金8.955亿元。2018年自治区网络交易额持续扩大,达1880.72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保持快速增长,达296.66亿元,同比增长26.93%。扎实推进电商服务站点建设。聚焦22个深度贫困县,推动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建设,建设1177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深度贫困县的电商服务站(点)乡镇覆盖率达到100%,深度贫困县覆盖率达到50%左右。目前,已完成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县的503个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完成总计划的42.7%。加强电商培训和创业就业。依托示范项目培训及企业自主培训,大力开展普遍培训、电商带头人和站长培训,有效激发当地电子商务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内生动力。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网点,促进地方传统企业实现电子商务运营。积极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推介新疆产品,传播新疆品牌,引导产业发展,扩宽市场通路,促进县域经济提升,带动创业就业。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卫星工厂、农民经纪人)+农户”的相互交叉持股和“订单收购+土地流转+农民劳务输出”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公司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标准化种植、加工技术推广、质量安全及品牌建设,构建农产品质量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农产品优质生产、高效流通,有效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及经济效益。公司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并以农机、农资及现金出资方式,重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会员农户,流转托管土地,为农户统一收购、统一运输、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大幅提升农产品的商品率,农民参与积极性较高,有力地促进了一产上水平。

1.3 助力快递下乡,打通农产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

岳普湖县打通了快递下乡。从2018年初,每月下行快递2500单左右,现在每月平均30000单快递量。现已进一步总结推广岳普湖等示范县的物流模式,指导各县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物流体系,推动超过80%的示范县实现快递到乡或村,“最后一公里”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1.4 创新电商致富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鼓励和支持公司与淘宝、京东等平台合作,策划大型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活动,对新疆多种名优特新农产品开展线上销售,服务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全国供销总社农村电子商务惠农工程、商务部县域电子商务示范县工程为抓手,承接县域电子商务示范服务工程,促进地方传统企业实现电子商务运营;积极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推介新疆产品,传播新疆品牌,引导产业发展,拓展市场通路,促进县域经济提升,带动创业和就业。

1.5 做强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乡村产业集聚发展平台

按照“稳粮、优棉、促畜、强果、兴特色”的战略部署,投资在和田、阿克苏、伽师等林果主产区,按照“线上+线下”运营模式,改造传统业态、创新营销模式,积极开展农产品收购、加工、市场开拓、电子商务等项目,建立乡村产业集聚平台,辐射带动、服务县、乡、村农产品收购、加工、卫星工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培育和服务一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有力地提升新疆农产品流通能力。

和田核桃仓储加工交易集配中心自2018年运营以来,实现核桃实现线上、线下交易,直接和间接安排就业一万人次以上,有效地促进了和田地区的销售;随着核桃陆续上市,和田、叶城县、阿克苏温宿县、阿克苏市库木巴什乡核桃仓储加工交易集配中心已全面启动青皮核桃的收购、加工、交易业务,引领“新疆核桃”赶超“云南核桃”,拥有全国核桃市场的定价权,成为全国最大的核桃专业批发交易市场。伽师果品仓储加工交易集配中心,实现线上、线下交易,自营购销伽师瓜,促进伽师瓜和新梅销售。特别是受到市场因素影响,伽师新梅价格持续下跌,采购商纷纷离场的情况下,在伽师县设立收购点,始终坚持不降价的原则进行收购,保障农民的收入不受影响。莎车、英吉沙林果产品仓储加工基地,按照“线上+线下”“鲜杏+杏酱+杏干”产业布局,积极做好南疆鲜杏的收购、加工、销售业务。购销轮台、库车、英吉沙鲜食“小白杏”“色买提杏”。和田红枣仓储加工交易集配中心,为紧紧抓住红枣期货市场机遇,配合红枣期货业务,做好红枣的加工、收储业务、建立红枣交易服务平台、争取红枣现货市场定价权、解决红枣“卖难”和市场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吐鲁番林果产品仓储加工交易中心,为吐鲁番葡萄干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的龙头带动作用。

2.新疆电子商务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新疆电子商务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低

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标准化程度低,流通过程管理方面的标准较少,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产品价格体系和认证体系不完善,存在“有产量无规模,有品质无标准,有产品无品牌”的现象。

2.2 农产品营销渠道不广

农产品上行是落实产业发展成效、带动扶贫的关键环节,目前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开展了许多营销和上行,但是仍然存在产销信息不对称,产销对接常常是一季甚至一次性的,缺乏产效机制。推广特色农产品的能力不强,全国性的产销对接活动开展的不多,区域性的产销对接活动特色不鲜明,农产品到周边城市、县城进行销售的思路还不明晰,尚未形成分层次、有重点的产销对接体系。

2.3 农产品流通设施不完善

农村的农产品流通设施依然滞后,是制约农产品错峰销售和跨区域流通的瓶颈。全疆产地普遍距离销区较远,农产品流通设施不完善,导致农产品货架期较短,流通环节损耗大。

2.4 乡村产业基础薄弱,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面对产业基础薄弱、农产品质量和品牌不强、产区距离重点销售区远等先天不足的环境,依靠市场自我发展,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农产品品牌弱势,营销渠道不广,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使得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效不能显著发挥,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乡村农产品产量、质量不稳定,项目投资大、市场培育期长、回报率低、财务负担较重,致使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初期,经济效益低下甚至陷入亏损困境。

2.5 援疆政策对接不充分

充分利用“援疆政策”,开展“消费扶贫”是培育唱响新疆农产品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大援疆举措和“民心工程”。但是,企业在与援疆省市、央企、前指挥部等具体对接、推进方面依然存在诸多困难。

3.新疆电子商务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针对新疆电子商务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3.1 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一是建设完善农产品分级、包装、仓储等产地初加工和商品化预处理设施,完善产、供、销全产业链服务,提高产品商品化率。二是建设完善产地预冷、冷藏、运输等冷链设施,促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建设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设施。四是强化服务,加强资源共享和可持续运营机制建设,支持共同配送和物流资源整合。

3.2 着力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组织流通企业深入产地,开展产销对接活动。批发市场引导批发商到产地订单采购、投资合作,为相对落后地区免费设立销售专柜。大型超市等零售企业面向产地做好农超对接,在相对落后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在零售网点设立扶贫销售专柜。支持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特色农副产品网络销售。电商企业通过开设扶贫频道、爱心专区等手段,促进产品销售。二是继续做好产销对接活动,扩大农产品销售规模。组织新疆特色农产品自主品牌、地理标识产品和食品餐饮企业参加展会,集中展示新疆名优特产品,引导新疆农业龙头企业与参展企业建立长期的贸易关系,根据展会各项主题进行洽谈活动,助推上下游产业链对接,协助新疆农特产品企业招商引资,扩大新疆农特产品外销规模。

3.3 构建农产品现代供应链体系

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实施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与有机和绿色食品认证制度,建立全国分仓配送等标准。在农产品附加值上,深挖本地地理和民族特色优势,打造品牌。在物流配送体验环节,建立全国各地的分仓,提高配送效率,降低运费成本,加强流通设施建设,构建农产品现代供应链体系。

3.4 依托电商进农村,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扎实做好电子商务进村工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继续落实好主体责任,制定符合新疆实际的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市)的绩效评价体系。广泛深入开展电商培训,对弱势人群开展免费电商培训。持续推进产销对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探索新疆电商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新模式。建议在项目建设运营初期,针对项目建设用地、用电、用工、项目固定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培育和扶持电商商务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力打造新疆电子商务企业,为新疆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3.5 借助援疆力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充分发挥各类帮扶机制作用,利用好东西对口帮扶、定点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机制。建议政府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并由政府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工作组,分赴援疆省份对接受援地区农产品销售供应业务,协调、落实援疆优惠政策,促进“消费扶贫”和“百城千店”工程取得积极成效。发动援疆省市帮助采购受援地的农产品。

猜你喜欢
新疆电子商务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新丝路电子商务公司办公室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新疆多怪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农产品争奇斗艳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