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

2021-12-27 15:55樊腾飞
南方农机 2021年2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现代农业机械化

樊腾飞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川东农场种植业中心,江苏 盐城 2241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化水平快速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在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中成效显著,农业机械设备数量逐渐增加,农业机械化效率和使用价值都在提高,使我国农业生产过程更加简便;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并结合实际思考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明确我国农业建设的长期目标。

1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1.1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

农业现代化就是基于现代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更高级的机械设备,将其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使农业生产能够通过机械以及各种先进方法实现现代化生产的一种模式。因此,在农业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体现出农业机械的重要作用,并将其作为实现农业快速发展的基础[1]。

1.2 农业机械化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可知,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基础,也是现代先进农业技术实现有效运用的重要载体。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较低,导致相对应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基于上述原因,应当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使其能够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将其作为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2]。

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以及小麦,并取得了较好的收获效果,这和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存在一定的关联。农业机械化为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经济作物等领域中,从多个角度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比较高,但整体农机系统仍然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在此基础上,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了更加适应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制度,同时工作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更加合理的、能够促进农业发展的具体策略[3]。

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对其方向进行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农业生产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实现有效发展的重要基础,会直接和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产生相对应的联系。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进程起步较晚,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导致短期内难以实现我国农业生产方面的客观目标,甚至还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除此之外,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应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农耕方式影响深远,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接受程度不高,同时较高科技含量的新型农业设备价格较高,农民在购买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除此之外,我国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宣传方面也不够重视,导致农业机械的应用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宣传,农民难以及时了解机械化农业设备。另外,还存在地区间的差异导致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均衡的问题,这与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以及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关联。换言之,气候良好、地势平坦、经济发达的地区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比较高;如果情况相反,则农民经济水平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都比较低[4]。

3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促进措施

3.1 完善并规范我国农业机械化相关法律体系

在我国现代农业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过程中,为促进农业机械化脚步的加快,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机管理的相关制度和体系,并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生产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还应提升参与农业生产以及从事机械化生产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加适应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脚步。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将更加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使农业发展的过程有法可依,并为农民等从业者提供制度方面的支持以及保障[5]。

3.2 扩大农业机械普及范围及加大补贴力度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国家在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购置补贴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以及优惠,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获得的经济效益,促使大量的农业机械在农村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与此同时,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区域中,农业机械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导致农业机械的使用受到限制,不利于现代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普及力度并提供相对应的补贴,让农民能够更全面地享受到新时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化为其带来的优势,进一步节省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6]。

3.3 强化农民的农业生产机械化意识

提高农民的机械化生产素质,也是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深入,我国大部分农民已经使用专业性的农业机械,并能够对其进行规范的操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民对现代机械的使用水平,会对农业生产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关政府部门应重视对农民的合理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现代化机械操作技术水平以及综合农业生产素质,改变农民的传统思维,加强农民对于农业机械化生产以及发展的认知,进而促进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7]。

3.4 发展更加绿色节能的农业机械技术

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节能环保是需要思考的重要主题,也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整体的发展导向。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开发以及投入使用需要尽量体现出低能耗、少排放的特点,因此政府部门需要重视农业机械以及技术方面的投入,有效地实现农业增收。另外,节能化就是在现代化的先进设计手段保障农业机械产品质量以及其相关功能的前提下,使农业机械化产品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价值。在农业机械制造和生产的过程中融入现代化节能技术,不仅能够达到节能、节水的效果,还能够降低农业投入成本,以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这不但能够满足国家方面的政策要求,也是我国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8]。

4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

在现代社会的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体系是现代科技以及生产工具和管理模式的一种有效融合,因此农业机械化也是现代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在此基础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应当基于食品安全、农村经济建设以及农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4.1 实现农业技术创新,形成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科技体系

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需要重视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以及各种机械的深入研究以及进一步开发,为加快现代农业技术建设,需要从引进、创新以及利用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融合以及应用,并体现出技术的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的推动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引导农业机械化企业,使其在相关的技术以及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健康的推广体系[9]。

4.2 应用节能型农业机械,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绿色化要求

基于建设现代节能型社会的导向,如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绿色以及节能性要求,体现现代新技术以及节能型设备的应用价值,是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政策方面,我国已经针对农业机械的使用提出了相关要求,这直接影响了未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节能型农业机械已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体现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并受到了农民的重视[10]。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结合目前的农业发展状况,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才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确保农民实现增收,同时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提供一定的保证。但与此同时,应了解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以及农业机械运用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农业发展的脚步。因此,需要重视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结合整体市场环境提高农业机械化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为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一定的努力,使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能够进入新的阶段。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现代农业机械化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及安全管理对策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2021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2020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