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矿业活动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建议

2021-12-27 07:09肖本金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在实践中活动区针对性

肖本金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六总队,贵州 凯里 556000)

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处于不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矿产资源的基本国情并没有任何变化,在整个国家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结合目前现有众多资料以及相关数据展开深入分析时,矿石开采总量在全球中的占比可以达到1/4,同时大宗矿产品对外的整体依存度仍然相对比较高。后续矿产资源的整体消费总量也会处于高位状态,矿山地质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生态环境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新时期背景下,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普遍比较高。因此要进行有效维护,以此来实现对各种不同类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于此,对现有资源进行安全有效的开采,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这样才能够推动整个矿业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1 某矿业活动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1.1 地质灾害隐患台帐变化情况

根据剑河县国土资源局提供的2017年剑河县地质灾害隐患台帐,全县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01处,经本次排查工作:对遥感解译区段、≥30人集聚区斜坡排查及矿山调查,项目组人员、村民报灾以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灾情信息,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11处,截至2018年5月31日,《2018年剑河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统计表》更新为112处。

1.2 地质灾害隐患类型

根据野外实地核查和调查,区内共有地质灾害隐患112处,其中滑坡46处,崩塌7处,不稳定斜坡55处,泥石流3处,地裂缝1处,如表1所示。

表1 剑河县地质灾害类型统计表

1.3 地质灾害规模等级

受地质环境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剑河县发育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区内地质灾害种类较多,规模总体不大,但危害性较大。本次调查、核查地质灾害点112处。如表2所示,根据表2的调查结果,主要为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其次为崩塌、泥石流。按规模统计,以小型为主,按规模划分,大型1处、占0.89%,中型9处、占8.04%,小型102处,占91.07%。

表2 地质灾害规模统计表

1.4 采矿活动区地质灾害情况

本次核查调查剑河县采矿活动区地质灾害点4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3.75%,均为不稳定斜坡[1]。其中3处位于敏洞乡,1处位于南明镇,均为砂石厂开采造成,规模均为小型。主要分布在敏洞乡和南明镇。

2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由于矿山边坡存在暴露的岩层问题相对比较多,地质条件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尤其是在上下部边坡稳定性方面,提出的要求具有明显不同,在形态方面,也很容易就会受到采矿工程项目带来的一系列制约因素影响。此时,由于暴露的坡体自身短期范围内,缺少有针对性的维护和开采处理,边坡自身的稳定性,很容易就会受到地形、岩性以及构造等各种不同类型因素条件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目前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块体崩塌、滑坡等。

3 针对活动矿业区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1 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

在针对剑河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有效推进时,要保证能够实现统筹兼顾全面部署的目标,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其中涉及到的重点内容突出。在实践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实现对整个灾害问题的有效防治,通常情况下在汛期之前需要对险情进行逐一排查,在汛期过程中要加强巡查力度,汛期后也要进行仔细有效核查。一旦发现险情或者接到相关报告时,立即赶赴到现场,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此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2]。同时要对符合现实要求的防治策略进行编制和落实,促使防灾责任人能够落实到实处,及时发现现有诸多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实现对各类问题的妥善处理。在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区域范围内,要保证地质灾害监测评价等相关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这样不仅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灾害防治示范区,而且能够带动整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推进。

表3 剑河县采矿活动区地质灾害稳定性统计表

3.2 地质灾害监测策略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对于各种不同类型先进技术手段的引进和利用具有非常重要影响和作用。新时期背景下,在针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时,可以对先进检测手段进行合理利用,现阶段整个区域范围内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展开预警监测时,基本上都是以目测或者尺测为主[3,4]。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地质灾害隐患点,整体发展形势得到有效推进,保证预警预报等相关工作实施效果得到强化,促使传统简易监测模式能够逐渐朝着专业监测趋势转变,需要对符合现实要求的先进仪器设备进行采购和利用,比如裂缝计或者雨量计等。以现有专业化监测预警设备为基础,能够实现对地质灾害点有针对性的预测和分析,保证监测数据精准度变化的合理管控,促使其自身整体分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只有对隐患整体发展趋势有所认识和了解,才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预警预报。

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网络在规划和建设时,要保证能够遵循目前现有基本要求,同时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建设的同时,要结合目前实际情况,按照自然资源厅的一系列要求进行统一有效的安排和部署。配备专业队伍以及科研单位,对符合现实要求的监测点进行合理设置,以此来实现自动化检测。特别是在整个地区范围内地质灾害数据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对符合现实要求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以此来向相关部门提供相对比较可靠的地质灾害信息作为支持[5]。除此之外,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符合现实要求的警报信息发布平台以及自动化报警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和落实,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地质灾害预警以及相关警报信息发布工作能够得多有效推进。及时向社会大众提供准确可靠以及全方位的预警以及警报信息,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而且能够为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证。

保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实施预警以及预报能力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提升,特别是对于险情等级相对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而言,需要对符合现实要求的雨量站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和落实。对整个区域范围内险情等级相对比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具体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气候条件以及防汛部门目前的整体发展现状,对雨量站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这样能够满足风险预警预报等各方面提出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可以按照不同批次对符合现实要求的雨量监测网络进行建设和利用。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雨量监测网络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合理利用,而且能够对险情等级相对比较严重的区域进行合理控制,同时能够促使网络整体覆盖面积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在实践中要对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自动一体化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和落实,通过这种方式在实践中的合理利用,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能够尽可能避免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影响,保证整个预警预报的精细化以及准确化。

4 结语

结合目前矿业活动区的发展现状,虽然目前我国中大型的矿山比例有明显上升趋势,但是小型或者是以下的矿山数量过多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对矿产资源的整体需求量一直在不断增加,开发力度也有所提升,尤其是地表或者是近地表优质、容易开采的矿产资源越来越少。针对具有一定构造复杂特征的区域进行开采时,既要保证开采质量,而且还要对地质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因此,要结合整个矿业活动区实际情况,对先进技术手段、仪器设备进行合理引进和高效利用,这样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实现对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而且能够对整个区域范围内的地质环境起到良好保护效果。

猜你喜欢
在实践中活动区针对性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各年龄段科学活动区活动内容案例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党纪与国法在实践中要相互契合分析
读报的启示
寓学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