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4电磁测深法在隧道勘探中的应用

2021-12-27 07:09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电性灰岩电阻率

王 蔚

(江西省地质局二六六大队,江西 南昌 330038)

EH4电磁测深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之一,采用单点张量观测方式,测量两个相互正交的电场和磁场分量,接收大地电磁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0 Hz~100 kHz。因此通过观测不同频率的电磁信号,可获得不同深度的电性信息,结合已知地质资料和地层情况,便可解译目标体的地质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地热勘察以及矿产勘察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EH4电磁测深法在文麻高速公路水井湾隧道(K56+075~K58+665)勘探应用中的实例进行说明。

1 基本原理

EH4电磁成像系统具有自动采集电磁数据的功能和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是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大地电磁法的结合体,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张量式电导率测量系统。它能够同时采集天然场和人工场的信号并进行先进的数据分析,能观测到离地表几米至1000多米内的地质断面的电性变化信息,观测天然场源(10 Hz~100 kHz)成像反应出深部地质信息;观测人工场(500 Hz~100 kHz)对天然讯号的补偿,提高分辨率,从而获得更精准的地质信息[1-6]。

2 工作方法

本次隧道勘探使用的仪器为美国EMI和Geometrics公司联合生产的EH-4电导率成像系统,该系统是目前国际上一种先进的高频大地电磁仪系统。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原理基于大地电磁测深法原理,由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特征可知,趋肤深度(即勘探深度)随频率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通过观测不同频率的电磁信号,可获得不同深度的电性信息,结合已知地质资料和地层情况,便可解译目标体的地质特征。电极布极方式主要为“+”字形,野外采集布极示意见图1。

图1 EH-4野外采集布极示意图

3 工区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根据钻探揭露及地表调绘,隧址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残坡积层(Q4el+dl)、石炭系下统大塘组(C1d)灰岩、泥盆系中统东岗岭组(D2d)灰岩、寒武系下统冲庄组(E1ch)千枚岩。现由新至老将各层分述如下:

3.1 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

红黏土:褐黄色、红褐色,主要由黏粒组成,夹灰岩碎屑、角砾;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失水干裂。可塑-硬塑状,土体多呈碎块状结构,表层见植物根系。该层主要分布于隧址区进出口斜坡底部谷地内,少量分布于灰岩溶蚀凹槽以及溶缝内,一般厚度0m~3m。视电阻率约为20Ω·m~500Ω·m,表现为低阻电性层。

3.2 石炭系下统大塘组(C1d)灰岩

中等风化灰岩:灰色,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勘察期间仅揭露中等风化带,岩芯多呈柱状,少量短柱状及块状,局部可见宽2mm~6mm的溶蚀溶孔,内多由泥质充填,少量钙质充填,岩质较坚硬,锤击声较清脆。视电阻率约为500Ω·m~4000Ω·m,表现为中阻电性层。

3.3 泥盆系中统东岗岭组(D2d)灰岩

中等风化灰岩:灰色,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勘察期间仅揭露中等风化带,岩芯多呈柱状,少量短柱状及块状,局部可见宽3mm~8mm的溶蚀溶孔,内多由泥质充填,少量钙质充填,岩质较坚硬,锤击声较清脆。视电阻率约为500Ω·m~4000Ω·m,表现为中阻电性层。

3.4 寒武系下统冲庄组(E1ch)千枚岩

千枚岩:地表所见有硅化现象。视电阻率约为5000Ω·m~15000Ω·m,表现为高阻电性层。

4 成果解译

在物性断面解释中,我们参考已知地质资料,分析了区域地质特点,考虑到可能不利于隧道施工和安全的地质现象,并研究了工区这些地质现象在视电阻率断面图中的异常特征,得出了各地层电阻率值,从而进一步分析各地层宏观电阻率结构特点,以及电性变化情况。地球物理解释的基础是依据音频大地电磁法视电阻率断面图(如图2所示),结合地质资料,并详尽地分析野外实测原始曲线。

图2 水井湾隧道视电阻率断面图

结合已知地质资料和钻孔,从音频大地电磁法的解译推断图(如图3所示),解译如下:①地表视电阻率较低,普遍小于500Ω·m,推测为第四系覆盖层及全风化-强风化层,埋深在5m~40m之间;②第四系覆盖层及全风化-强风化层之下为基岩,基岩的视电阻率变化较大,视电阻率范围一般在500Ω·m ~ 15000Ω·m之间,最高可达20000Ω·m以上。

图3 水井湾隧道解译推断图

在K56+075~K57+580里程段,埋深800m~1000m及K58+110~K58+665里程段,埋深800m~1250m,视电阻率值在5000Ω·m~15000Ω·m之间,呈中阻特征,结合地质资料分析,推测为千枚岩。其余基岩推测为灰岩;在K56+275~K56+400里程段,视电阻率等值线存在低阻凹陷,结合地质资料分析,推测为断裂构造Fs1,该断裂向小里程桩倾斜,视倾角约为45°;在K56+725~K56+875里程段,视电阻率等值线存在低阻凹陷,结合地质资料分析,推测为断裂构造Fs2,该断裂向小里程桩倾斜,视倾角约为45°;在K57+375~K57+575里程段,视电阻率等值线存在低阻凹陷,结合地质资料分析,推测为断裂构造Fs3,该断裂向小里程桩倾斜,视倾角约为45°;在K57+975~K58+175里程段,视电阻率等值线存在低阻凹陷,结合地质资料分析,推测为断裂构造Fs4,该断裂向小里程桩倾斜,视倾角约为60°,该断裂处岩溶较发育;在K58+275~K58+425里程段,视电阻率等值线存在低阻凹陷,结合地质资料分析,推测为断裂构造Fs5,该断裂向小里程桩倾斜,视倾角约为60°,该断裂处岩溶较发育;在K56+575~K56+775里程段,埋深950m~1200m位置存在一电阻率高值异常,结合地质资料分析,推测为岩溶,此溶洞中未有充填物;在K56+875~K57+375里程段,埋深950m~1250m位置存在电阻率高值异常,视电阻率值为5000~1500Ω·m,结合地质资料分析,推测为岩溶,此溶洞中未有充填物。

5 结语

(1)根据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视电阻率断面图推测覆盖层厚度为5~40m,变化幅度较大。同时发现了5处断裂构造,2处溶洞。

(2)根据音频大地电磁法勘探成果,部分地段(如K56+275~ K56+400里程 段、K56+725~ K56+875里 程 段、K57+375~ K57+575里程段、K57+975~ K58+175里程段)、K58+275~ K58+425里程 段、K56+575~ K56+775里 程 段、K56+875~K57+375里程段等)隧道硐室处存在断裂构造区、岩体破碎区,岩石完整程度较低,建议施工时加强防护,防止垮塌、掉落等危害。

(3)此次EH4电磁测深的勘探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基本吻合,这说明该方法在该地区的应用效果较显著,这对今后的隧道勘探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电性灰岩电阻率
基于反函数原理的可控源大地电磁法全场域视电阻率定义
阻尼条电阻率对同步电动机稳定性的影响
基于防腐层电阻率的埋地管道防腐层退化规律
土壤电阻率影响因素研究
煤矿地面水害区域治理工程钻进层位控制
高密度电法在灰岩地区探测岩溶中的应用研究
大型房建岩溶场地勘察研究
用于燃烧正电性金属的合金的方法
于8块沙三上亚段沉积微相研究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多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