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2021-12-27 09:11黄小花
大医生 2021年16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空腹例数

黄小花

(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内科,广西南宁 530003)

我国糖尿病流行趋势严峻,据统计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在11%左右[1]。该疾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一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敏感度降低所致[2]。当前,临床上还未研发出完全根治该疾病的方法,只能够通过药物进行控制,其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胰岛素注射。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式分为常见的两种,一种为皮下多次注射,另一种为胰岛素泵注入。皮下注射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引起低血糖等并发症,且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后,患者血糖水平波动较大[3]。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泵治疗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质量中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使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9.8±3.6)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7.3±2.8)年。观察组患者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3.4±3.2)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8.5±2.4)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由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纳入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4]并经临床确诊。排除标准:①研究开展前已经使用过胰岛素治疗;②存在肾、肝等重要器官功能性障碍;③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免疫功能障碍;④存在认知障碍、精神障碍、语言障碍;⑤处于妊娠期、哺乳期;⑥已发生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采用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Novo Nordisk A/S,国 药 准 字 SJ20201005,规格:300 IU/(3 mL·支)],每天早餐和晚餐前 30 min,皮下注射。起始剂量为0.3~0.4 U/(kg·d),按1∶1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医护人员引导患者进行体质量的测量,根据轻体力活动来计算患者每日能量,严格按照每日需摄入55%碳水化合物、20%蛋白质、25 g脂肪的标准制定饮食计划,在每餐进食前和睡觉前都经静脉抽血测量血糖。选用胰岛素泵(韩国秀逸开发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73141413,型号:DANA Diabecare IIS)为患者皮下持续泵注门冬胰岛素[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073,规格:300 IU/(3 mL·支)],每日的基础量为胰岛素总量的50%(泵入剂量为0.2~2.0 U/h)。其余胰岛素分别于早、中、晚三餐前皮下泵入。一般情况下为早餐进食前30 min注入20%、午餐进食前30 min中注入15%、晚餐进食前30 min注入15%。两组患者均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直至连续两次空腹和早餐后血糖监测均达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血糖达标时间:连续两次空腹和餐后血糖检测均达标(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后,记录从开始治疗到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测定方法:取静脉血(空腹血糖要求患者在至少8 h不摄入含热量的食物的情况下取血,餐后2 h血糖为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 h后取血)以3 000 r/min离心3 min,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测定。②评估临床治疗效果。若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则为疗效显著;若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降低至5.0~7.0 mmol/L,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则为有效;若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则为无效。总有效率为疗效显著、有效的例数之和占总例数之比。③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包括低血糖反应、体质量增加、过敏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为发生并发症的例数占总例数之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为(4.56±1.58)d,短于对照组的(7.68±2.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1,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2.0%,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寿命延长,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5]。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能够控制血糖水平,就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胰岛素治疗对于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患者来说是相对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6]。与常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相比,尽管胰岛素泵有堵管、成本高等问题,存在不利于推广的因素,临床上还是将胰岛素泵治疗作为新的常规治疗备选方法进行研究,以明确胰岛素泵治疗在治疗效果上是否有显著优势。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2%;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0%,对照组为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王蕊等[7]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由此可见,胰岛素泵与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相比,具有明显优势:胰岛素泵给药具有“全天候”的特点,能够有效维持患者血糖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胰岛素用量、提高了胰岛素的利用率。胰岛素泵能够减少注射时的疼痛,便于患者随身携带,减少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所致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8-9]。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后,不仅使临床效果明显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血糖控制,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积极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空腹例数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空腹喝水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