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坚守变成一家人的事业

2021-12-27 00:43
现代妇女 2021年12期
关键词:裕固族南县物件

2020年12月,肃南县红湾寺镇红湾社区的柯璀玲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这也是张掖市首个“全国文明家庭”。

1962年,柯璀玲出生在肃南县一个裕固族家庭,父亲早逝,兄妹几个由母亲一手拉扯大。“母亲白天放牧,晚上还要给别人做手工,捻线、做衣服等。”柯璀玲回忆,“我的母亲非常优秀,她会说6种语言,她对我们民族的文化有着特殊的感情,我做收藏完全是受她的影响。”在柯璀玲的记忆里,母亲不仅养育了她,还影响了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她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每当母亲看到一件裕固族的老物件,就会感慨这原来是干什么用的,现在用不上了,以后慢慢就会看不见,会被代替。初中毕业后,柯璀玲回家和母亲一起放牧,开始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产生兴趣。母亲的手艺传给了她,她开始学习刺绣等技术。那时候,看到别人不要的旧衣服上有好看的花纹、配饰,她就会捡回来保存着。再后来就开始捡别人丢弃的日常用品,别人笑话她是“捡破烂的”,她也丝毫不在意。

為了收藏,柯璀玲走遍了整片草原。一听说谁家有老物件,她都会亲自赶过去,能收藏的变卖家产也要收藏,人家不愿意转让的,她就画下样式,并记下制作的工艺。现在,草原上都知道柯璀玲的名字,谁知道哪里有老物件都会主动来告诉她,还有人家会主动给她送过来。

1987年,25岁的柯璀玲和丈夫白生龙一起考上了西北民族学院(现西北民族大学)美术专业。大学生活打开了柯璀玲和白生龙的视野,让他们对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大学毕业后,柯璀玲回到肃南县文化馆从事专业绘画工作,成为一名专业的文化研究工作者。随着工作的愈加深入,柯璀玲渐渐明白裕固族文化不仅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守住自己的根。

1992年,柯璀玲收到中国首届民族民间小型旅游商品博览会的邀请,博览会邀请她去深圳和台湾展示裕固族传统文化。为了完成柯璀玲的夙愿,白生龙二话不说,东拼西凑为妻子借了1200元钱,送妻子坐上了南下的飞机。

在那次博览会上,柯璀玲陈列出自己制作的各种漂亮的裕固族服饰,并现场进行了“织褐子”表演,吸引了众多的欣赏者,让裕固族传统文化一举走出甘肃、面向全国。儿子白彦荣永远也忘不了多年前母亲飞往台湾的那个夜晚,父亲牵着他的手来到院中散步,指着皎洁的月亮对他说:“记住今天这个时刻,妈妈此时此刻跟我们正看着同一轮明月!”

2012年,柯璀玲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裕固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她被评为省级裕固族皮雕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柯璀玲在肃南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自筹资金建起一座裕固族特色村寨,集中展示自己30多年来的收藏品,进一步宣传裕固族传统文化。

目前,柯璀玲一家人计划举办一个裕固族服饰研讨会,向外展示裕固族民族服饰。同时,还将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兴传播方式,将裕固族文化从展馆搬上“屏幕”,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白彦荣说:“我们一家人永远不变的,是那颗坚守文化的心!”

(责任编辑 辛彩霞)

猜你喜欢
裕固族南县物件
老物件
小物件中的大历史
欢天喜地过大年
男人的多种形式
茶内无盐水一般
南县:“青骄·第二课堂”开课啦
盛世国庆 聚“惠”苏宁
快乐民族行
近三十年来国内裕固族宗教研究的成就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