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增强学校内生动力

2021-12-28 20:35郭晓豆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活力创造性思维

郭晓豆

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激发中小学的办学活力,关键在教师。课堂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教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需要充分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教学改革主体作用,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从学校内部关键因素着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应有之义。

唐山市丰南区银丰学校本着“研究导向,教师引领,推动教学改革”的理念,在2019年2月启动了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为主题的教学改革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主体作用,以教师教学行为为抓手,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教师活力的同时,促进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组建教改团队,点燃教师热情

为了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建立了专业的教改团队,并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参加。语文和数学是贯穿小学生学习生涯的两大主要科目,因此,学校先选定这两门学科为开展教学改革的目标学科,并从中选定研究团队成员。成员确定采取广泛动员与自愿参加相结合的方式,双向选择后最终确定参与教师。学校还多次邀请河北师范大学的老师莅临指导。在专家的多次指导下,团队成员逐步明确研究的具体过程,这对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入教改团队的成员都充满了参与改革的热情。

参与教改过程,增强教师内生动力

教学改革的实施需要一个过程,银丰学校开展的教学改革活动是以增加教师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行为频率为目标导向,科学划分研究实施环节与步骤,在专家引领下稳健地展开。

前期准备工作。在专家指导下,学校教师积极查找相关文献,编制了所需要的研究工具,针对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师教学行为,制订了课堂观察指标和课堂实录评价表。

具体实施阶段。本次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环环相扣,逐步推进。第一阶段教改团队依据评价指标进行第一次听评课,利用课堂教学实录评价表,就教师行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促进程度进行打分。评价方式包括自评和他评两种方式。第二阶段团队成员根据上一阶段反馈的数据,综合每位教师的打分情况,就得分不理想的教学行为进行相互交流。各位教师思想在不断碰撞的过程中从而得到升华,然后进一步总结经验,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然后采用相同的方法再次组织并进行第二次听评课,弥补不足,发现新的“生长点”,促进团队中每位教师的成长。第三阶段继续重复第二阶段的过程,如此循环往复,但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在每个阶段中,教师都能通过相互交流分享和自我反思获得新的感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行为发展的教学能力在螺旋中不断上升。

银丰学校通过本次的教学改革活动,及时帮助教师诊断改进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推动教师相互交流,丰富了课堂呈现方式,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智慧,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感悟教改意义,激发教师活力

团队教师优先成长,教学能力稳步提升。团队教师在听评课过程中,反复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与教师教学实践相对照,逐渐将评价指标内化于心,并以此为指引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或评价他人的教学行为。在多次的观课、评课过程中,教师不断反思自身教学行为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促进程度,并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宗旨,将自己或他人的教学环节或课堂行为进行不断地重组、修正与建构。在多次的循环往复中,团队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仔细忖度每个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时间的推移,对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行为的运用,团队教师能够因情境制宜、举一反三,最终实现其行为的自动化、习惯化。团队中的每位教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行为频率也增加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能力也显著增强了。

团队教师经验分享,带动全校教师的发展活力。团队教师成长起来后,成为带领全校教师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力量。发挥团队教师的榜样作用和指导作用成为将研究成果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榜样作用就是让其他教师模仿其优秀的地方;指导作用是在教学实践、教学理念以及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念相结合的方面去指导其他教师,从而引领一门学科的发展方向或者学校教师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团队教师定期或不定期采用座谈或讲座等活动方式,将自身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与本学科或其他学科教师分享,激发全校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学校要充分发挥核心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凝聚学校发展的向心力,激发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力,从而实现全体教师共同进步。

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发展,学校活力得到激发。教学改革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成为适应21世纪生存和发展的个体。创新能力作为21世纪人才的基本素养,是使每个学生能够幸福成长必不可少的关键能力。教师增强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和增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行为,意味着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自觉性。教师从学生的个性心理出发,关注每个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等,给学生更多自由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通过思考发现的问题,给予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尽情迸发的机会。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过程中,尊重了学生的人格特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学生活力得到了激发,学校办学也更具意义。

总之,学校有活力的关键是每名教师、学生都有活力。教学改革的推进让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了学校师生的生命活力。因此,在中小学内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能够充分释放全校师生的活力,为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育人质量提供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活力创造性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活力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
活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