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教师活力 增强学校内驱力

2021-12-28 20:35石家庄市高新区想象国际小学教育集团冯立忠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活力智慧职业

石家庄市高新区想象国际小学教育集团 冯立忠

一名好教师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学生和家长公认的好教师不仅是博学多才的智者,更是爱生如子的仁者。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由于对工作环境不满意、人际关系不和谐、工作压力大、职业发展前景有限、教师职业认同感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对教师提出过高的要求以及教师自身人格特质等诸多原因,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益增多。《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要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情怀和工作热情,并认为这是增强学校内生动力的一种举措。的确,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军,教师活力是教师职业状态的直观反映,折射出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影响着其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形成发展。因此,如何激发教师活力值得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细细研究。

激发教师知识活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中小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广博的社会知识;不仅要有一桶水的知识容量,更要有潺潺流水的活力;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培养孩子主动习得知识、融通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可见,教师的知识活力不仅具有教育的专属性,更应符合社会的综合性。教师的教育专业知识和社会综合知识越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往往就越高。因此,学校可以引导教师在知识的学习、建构、内化、传播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参与感和生涯感,从而激发出教师强大的知识活力。

增强成就感,重视知识的价值引领。成就感就是要让教师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常常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感动和喜悦。学校通过开展教师优质课评比、教师基本功大赛、“五大四美”教师评选等活动,给教师更多获得成就感的机会。学校还需要用发展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教师的成长,对教师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让教师经常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学校还需要不断改进教师工作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评选先进机制、推优晋升机制,采取动态式的纵向评价和综合性的评价方式,促进教师更好地认识到自身专业发展的瓶颈和知识储备的不足,及时补充更新,不断内化完善。

体验参与感,建构知识的生成路径。首先,引导教师通过读书开展自主学习。学校定期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沙龙等活动,由此促进教师读书习惯的养成,拓展教师知识视野,提升其知识境界。其次,抓好校本教研,组织教师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经验,大力开展集体备课、课堂磨课、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教研活动,在教研中收获教学教法、收获课堂经验、收获科研方法等学科内容以外的知识。此外,学校还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获取学科领域最前沿的新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

提高生涯感,强化知识的专业认同。一个人的工作经历和人生阅历可以增强人的生涯感,富有生涯感的人更能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获取知识,并得到专业认同。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主题研讨、演讲、分享交流等活动,开展“寻找教师职业生涯的幸福感”系列主题活动,组织教师写一写教育札记或教育回忆录等,来回顾梳理自己在从教路上的知识积累,不断强化专业认同。同时,学校还要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将教师每年的专业成长资料收集起来,或制作成文集、或编排成相册、或留存教学录像,让教师从中深切感受自己的成长历程,强化自身的职业认同。

焕起教师情感活力,增进师生心灵对话

教师的职业情感是支撑教育活动的重要心理基础,成为架构起师生之间“教与学”心理机制的桥梁。教师作为知识和正能量的传播者,首先应富有健康的情感、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情感,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自我提高、建构良好师生关系、完成神圣教育使命的源泉和动力。教师健康的情感来自于长期的职业自律和道德修养,因此,我们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引导教师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健康情感的人。正确引导教师对于职业角色及职业规范的自我认知,有助于教师把丰富而真挚的情感输出给孩子,传递给家长,分享给同事,从而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角色,增强其对自我劳动价值的认同,提高其对待教育工作的热情与活力。

生发教师智慧活力,提升教育管理艺术

教师的智慧活力体现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家校共育、特色发展等各项教育工作当中,科学的育人思想、有效的管理手段和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无不彰显出教师的智慧活力。教师的教育智慧能够带给学生健康快乐、清新自然、全面和谐的学习生活体验,能为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提供有力帮助。

成为学生的向导而不是督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而不是督学,根据每名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为其量身定制学习目标,并帮助其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从而不断增强其挑战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真正做到“疏而不堵,引而不迫”,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同时也能够让教师拥有教育成功感,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与活力。

成为家长的队友而不是对手。教育孩子的路上,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教育团队,学校是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主阵地,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导者,而家长、社会教育机构是配合学校完成对学生实施教育任务的助手。智慧的教师会把家长的观点和想法拉回到与自己同频共振的轨道上来,统一教育理念和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家校共育效果。

成为校长的谋士而不是雇员。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但灵魂的构筑并非校长一己之力所能完成的。校长可以向全体教师征集“金点子”,让教师的教育智慧燃烧起来,凝聚起强大的智慧活力。

学校信任、领导关怀、同事互助、家长信赖、学生喜爱,这些都是激励教师在平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迸发出教育火花的催化剂,能够点燃教师的激情与活力。学校应积极倡导“激活知识,激发情感,激励探究”的教风,引导教师从职业角度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培育健康丰富的师生情感,探寻科学巧妙的教育智慧,从而产生教育动力,提升教育能力,形成教育合力,增强教育活力。

猜你喜欢
活力智慧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活力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有智慧的羊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