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初中生语文读写转换的能力研究

2021-12-28 20:28赵巍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现存问题以读促写提高策略

赵巍

摘 要:初中学生读写转换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具有良好阅读能力之上的,想要达到读写顺畅转换就要从培养阅读能力、掌握写作规律开始。以读促进写作,从而方便贯穿读写转换知识。本文从分析当下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出几点建议,以提高初中生读写转换能力为目的。教师应从现状着手,打开学生知识弊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灌输理论知识以达到读写顺畅转换效果。

关键词:现存问题;以读促写;提高策略

想实现读写能力顺畅转换就要首先从培养开始,但是目前大多数初中生的读写能力不容乐观,更不用提转换能力。虽然近几年来,教育体系在不断创新和进步,但是结果总是不乐观。所重视的素质教育反而无法全面落实,走上了更加坎坷的道路。

一、现存问题

现有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一个目标就是除了给予学生应学的知识外,还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通过写作、阅读、生字词、古诗等等知识点的累积让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构建一个初步的学习库。那么语文学习能力中最能分辨出是否具有扎实知识库的标准就是写作、阅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好,对作文阅读不感兴趣,完成作业时潦草几笔就概括的情况,统称为“语言贫血”。“语言贫血”的概念中可以包括思想匮乏、感情贫乏、人云亦云、没有自主观念、诗意贫乏这几种。这是初中学生最常见的语文学习问题,想要得到改善就要从语言意识培养起,训练学生对文字的敏感程度,敏锐观察力,阅读有效程度。学生对文字的识别、加工、概括是形成自身语言系统的基础。但现阶段的初中学生,往往都是修饰词语短缺,阅读量不够,对语文学科的兴致过于低下。

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最值得探讨的就是形式和内容这两个目标的关系,在教育界一直引起争论,至今没有得到解决。而这一状况影响最深的就是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产生偏差,既要包含形式,又不能缺乏内容,但占据主导位置的依然是形式。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科目中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虽然重要,但是理解文章的更深层含义和想展现给学生的语言方式更为重要。

二、以读促写,实施训练

促进读写转换,练习读写能力的关键点在实践、训练,不是笼统的,而是具体、多样的作文训练。学生在书中得到的众多语言、表现方法和技巧都只是表面上的功夫。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也侧面警告了众人,“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者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这句话的深意以及目的无非是提醒所有的执教者应该抓住教学目的,以正确有用的教学方式带给学子高效的教学过程。

训练的对接,读写一致,学什么,练什么?读什么,写什么,真正实现读写为一体。只有这样,学生读有目标,写才有依靠,评价有标准;相反,如果读写脱线,或者学用分裂的话,学生可能会失去读书的原动力。一旦对读和写没有兴趣,那么鼓励和培养都是无用的。学习写作,练习写作的目的都与成绩无关,只是为了实现读写有效对接。

训练的意境化,长期以来的命题作文总是使学生陷入默默无言、难以书写的困境,作文恐惧情绪、抵抗情绪逐渐提升,意境的创设正是为了清除这方面的障碍,缩短学生与生活的距离,触发学生的感情和思考可以起到刺激、诱导、强化的作用。一般来说,情境有文字情境、实物情境、影像情境、游戏情境、角色情境、想象情境等,但不论何种,都要以贴近学生实际,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唤醒学生表达欲望为旨归。

三、从课堂中提高读写转换能力

1.要将下笔写作作为训练的开始,当阅读材料中的线索激活学生脑海中的某一个记忆点后,阅读材料就会被“信息化”,帮助学生同化新知识,或改变原先的思维模式。在整个教学课堂中想将读写转换切实落实到学生能力掌握中去,就要不断在学生已经了解的阅读知识点中进行突破,建立起一个联系纽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互相博弈和吸引,才能最大程度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转换能力。第二步就是在课下或者课上都要对阅读知识进行贯通,通过生活实例或者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作为起点,引学生互相探讨。还能锻炼口才能力,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感受到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特性和能力,从而一一突破,辅助能力培养的开展。

2.学会给予学生空间,培养其具有探险和钻研精神。引导学生在著作主题上、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上开展小组探讨。避免一味理论知识淹没学生,这样的方式只会一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致。在近些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考题中,基本都可以看到开放性试题的影子,这也是教育策略的一种,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钻研探究能力。一般会出现的进一步问题都逃不过发表自己对于某一段落看法或者说说这段故事应该怎样延续?这就是建立在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读写转换和想象力的证明。所以老师在培养过程中应该时刻提醒学生要具有自己的知识见解和知识库,还要有能具体说明白自己心中所想的能力,观念更要有创新度才会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

读写转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日速成,要从平时的学习过程转变学习态度,学习目标中一点点积累、运用。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转化和开始都不是易事,但也并不是无章可循的,只要掌握教学规律,就可以看到成效。在教学过程中弄明白语言表达,阅读积累是读写转换的核心,把怎样说作为切入点,首先培养和训练学生语言意识,改善言说方式,再通过阅读积累,日常训练,那么结果就是值得期待的。

参考文献:

[1]黄珊珊. 論提高初中生语文读写转换的能力[D]. 苏州大学,   2012.

[2]侯国华. 浅谈初中生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 000(008):205-205.

[3]吴秋生.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中), 2011(10).

吉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科研规划课题,“通过阅读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研究”,立项编号G212839

猜你喜欢
现存问题以读促写提高策略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问题及对策
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高校跨学科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