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发展,比翼齐飞
——2011中关村论坛来啦

2021-12-29 07:57安徽省淮北市天一中学孟晓东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关村人类科技

安徽省淮北市天一中学 孟晓东

时事观察

2021年9月24日,北京正式进入2021中关村论坛时间,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专家齐聚、大咖云集!据悉,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是全球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科技创新高端国际论坛,旨在促进国内外科技界、产业界沟通交流与创新合作。2021中关村论坛以“智慧·健康·碳中和”为年度主题,会期5天,共设置6大板块,举办各类活动60场,同时举办贯穿全年的常态化系列活动。论坛期间,将颁发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有关奖项。围绕科技前沿和热点议题,举办25场平行论坛,邀请中外嘉宾进行主题演讲。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和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等一批重大创新研究成果。此外,同期举办的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设置综合馆等5个场馆,500余家中外企业将展示最新成果,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突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科技冬奥等产业,展现前沿科技成果,打造面向全球、面向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链接资本市场的科技创新成果“精品展”。

多维解读

1.科技兴国,科技强国。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的当下,重视科技,发展科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尺。2011中关村论坛的举办,让国人再次看到了国家对科技的高度重视。

2.科技赋能,未来可期。科技是国之利器,被视为“第一生产力”,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因此,如何利用合理利用科技,使之在人文的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就成为了当今科技界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相信,在理性旗帜的指引下,科技赋能,未来可期。

3.科技向善,造福人类。科技不能是冰冷的,更应富有善意。相信人类只要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就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科技,满足人们的真正需求,促进个人的幸福平安和社会的福祉繁荣。

时文链接

用科技创新的杠杆撬动人类更加美好未来

林 伟

2021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于9月24日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通过视频在开幕式上致辞时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各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应对时代挑战,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谁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谁就将拥有新的战略资本和战略优势,赢得当下、赢得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用科技创新的杠杆撬动人类美好未来提供了重要指南。

用科技创新的杠杆撬动人类美好未来,凝聚着中国智慧。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其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强调的,当今世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紧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新要求。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科技交流,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共同推进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塑造科技向善理念,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致辞中提出的极富建设性的新理念、新主张、新路径和新目标,让中国智慧更加闪耀。

用科技创新的杠杆撬动人类美好未来,彰显了中国担当。唯创新方可致远,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作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中关村论坛定位于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历经14载的发展,已经正式升级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坚定决心。中国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贡献,就是中国担当的一个缩影、中国作为的一种见证。

用科技创新的杠杆撬动人类美好未来,展现了中国力量。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涌起,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趋势尤为明显;随着人类面临的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日趋复杂严峻,科技合作与交流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在“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面前,中国不断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卓有成效的工作与付出,既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更好地增进人类福祉探索出了有效路径。只要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共同应对时代挑战,就能为全球创新版图重塑搭建更加宽阔的舞台,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让科技创新在全球热潮涌动、生机无限、活力澎湃。

(选自2021年9月26日“四川在线”)

用科技创新之笔,答好时代之问

李 萍

科技创新是一把金钥匙。越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越是要注重激发科技创新的力量。习近平主席从人类历史发展高度深刻阐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与作用。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还是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创新始终是第一动力,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主要力量。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谁掌握了科技创新的先机,谁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谁就可能开创发展新局面。面对时代之问,破解时代难题,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发展,当务之急是要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机遇,强化科技合作,走出一条科技创新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发展的康庄大道。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世界各国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应对时代挑战,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科技创新就是一把开启全球经济复苏发展大门的金钥匙,各国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协同意识。

开放合作是一条必由之路。科技创新需要各国发力,更需要强化开放合作。关起门来搞科技创新是不行的,要审视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潮流与趋势,要把握当代科技创新发展的特点,做到与时俱进,着力解决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当今世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紧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新要求。树立前瞻意识,具有全球格局,才能做到登高望远,才能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中国始终是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参与者、维护者和贡献者,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科技交流。无论是北斗导航系统,还是中国空间站建设,中国既注重独立自主的科技创新,也注重科技创新的开放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共同推进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塑造科技向善理念,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这些都集中展示出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担当。

自主创新是一股新动力。科技创新关键要靠自己,要做到自强自立。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从中关村的科技创新发展历程来看,其本身就是中国科技创新自强自立的缩影和写照。中关村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中肩负重要使命。把中关村论坛打造成为面向全球高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自2007年起,历经十余年发展,中关村论坛已成为全球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科技创新高端国际论坛。中国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贡献,集中彰显了中国坚持科技创新的坚定信心与决心,更展示了中国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大国胸襟和格局。

(选自2021年9月26日“中国甘肃网”,有删节)

强化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日前,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举行了“华智冰”成果发布会,宣布“华智冰”正式“入学”。作为中国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将师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唐杰,开启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学习生涯。

对于机器人大学生的出现,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猜你喜欢
中关村人类科技
我的梦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图数解说中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