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华传统诗词传承路径探索

2021-12-29 14:03周希全
关键词:诗教中华诗词

周希全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6)

2014 年5 月4 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性的文化。中华传统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儿女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高校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应该担负起传承中华传统诗词的责任。

中华传统诗词的繁荣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文化战略。2015 年10 月3 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 年1 月25 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都明确指出,要加强对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的扶持。2017 年5 月7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论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专门提出通过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普及中华传统诗词。中华诗词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一部分,传统文化的复兴和繁荣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总体方针的高度。

一、传承中华传统诗词的现实意义

(一)提振民族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诗词源远流长,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阵地开展校园诗教和弘扬传统诗词文化,是时代的呼唤,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需要,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更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需要。学习、传承、弘扬中华传统诗词,是厚植文化自信的最佳途径。

文化自信源于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诗词博大精深,从《诗经》到汉魏古风,从唐诗宋词到元曲,诗词这一文学样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心路历程,传统诗词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审美观的养成,对他们的思想品格、人生境界的铸造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提升人文素养,塑造完美人格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不足越来越凸显,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轻视人文教育。部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精神空虚、道德水平滑坡,阅读趣味粗鄙化、快餐化,以及读书结构浅层化、功利化等倾向,都与大学人文教育的失效有关[2]。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人文教育是现代大学之基,知识经济时代却出现了“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的“五精五荒”现象。“五个荒于”的严重后果,其根源在于“荒于人学”“荒于人文”。杨叔子在1997 年召开的一次大型教学研讨会上指出,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的时弊与误区可归纳为“五重五轻”,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而“五轻”的根子在于轻素质,主要是轻人文素质[3]。人文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轻视素质,忽视人文,危害极大[3]。杨叔子多次疾呼“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让中华诗词陶冶大学生情感,活跃大学生思维,融入大学生心灵,让中华诗词在大学校园铸造辉煌!”[4]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近年来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诗教是人文素质教育最好的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诗教是中华民族独特而古老的教育方式,可以将一种诗意的人生态度融入民族血液,能唤起人们心灵深处许多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志趣,发挥着人文教化的社会功能。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传统诗词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兴趣,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中国人的生命范式。大学生通过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诗词,可以与历史对话、与高尚心灵交流,培养良好的品格。诗教启迪心智、激活悟性、激扬人性、激发创造性,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而且有助于他们塑造完美人格。

二、中华传统诗词的传承现状

(一)各界积极行动但重视程度不够

1985 年5 月31 日第一个全国性的诗词组织——中华诗词学会在北京成立,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到会祝贺并讲话。他指出,成立中华诗词学会,这是件大好事。对我国古典诗词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不仅要努力加以抢救和研究,还要不断创新,使我国古老文化能够发扬光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任务。

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其目的是致力于推动中华传统诗词的复兴和繁荣,促进中华传统诗词的创新发展,大力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随后,全国各省市包括香港和澳门地区也纷纷成立了诗词协(学)会,与中华诗词学会协同开展诗教工作。近年来,许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各级诗词学会、老年大学和文化书院等,都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传统诗词教育。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诗词的传承与发展,中华诗词学会提出了“入校、入奖、入史”的“三入”工作目标[5]。在“入校”工作的开展中,中小学表现非常踊跃,而高校参与度相对较低。

1999 年9 月,中华诗词学会、华中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全国第十二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在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杨叔子院士作了“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专题报告,呼吁高校大力开展诗教活动[6]。2010 年3 月,旨在承担当代大学诗教研究的中华诗教学会在中山大学成立,专家在成立大会上讨论了有关大学诗教工作的诸多问题。2010 年11 月,高等学校诗教工作暨当代中华诗教理论研讨会在江汉大学召开,大学诗教工作得到进一步关注和推动[6]。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江汉大学、韩山师范学院、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的诗教工作开展得较早,从20 世纪90 年代就开设了诗词类课程。其他高校开展诗教相对较晚。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诗教工作的开展,中华诗词学会高校诗词工作委员会于2021 年5 月在清华大学揭牌成立。总体上看,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对传承中华诗词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二)课程有所落实但教学内容单一

2017 年3 月,时任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人民大会堂“两会部长通道”上表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要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要融汇到我们的教材体系中去;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为这项工作是一项固本的工程、是一个铸魂的工程、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7]。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了“古典诗词鉴赏”或“古典诗词鉴赏与写作”等诗词类课程,但课程类型和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大都围绕唐诗宋词开设鉴赏课,鉴赏与写作类课程,也是以鉴赏为主,写作训练所占课时较少。因此,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较为单一,远远满足不了以诗教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迫切需要。部分高校仅仅通过学生社团开展诗词诵读活动,未能做到多样化传播和创新性指导。

(三)鉴赏诵读有成但创作基础薄弱

创作是传承的关键。中华传统诗词以其超凡脱俗的想象、新奇巧妙的构思,启迪人们的智慧,开拓人们的思维,呼唤人们的创新意识。只有创作,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中华诗词语言、形象、情感高度统一的艺术美;只有创作,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传统诗词所蕴涵的意蕴;也只有创作,才能将中华传统诗词这一文学样式发扬光大,使中华传统诗词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教会学生创作是传承中华传统诗词的关键之所在。但是,当前多数高校的诗教工作还侧重于指导学生诵读和鉴赏,诗词创作是诗教工作的薄弱环节。

三、中华传统诗词的传承路径

(一)组建诗教团队,打造诗词传承领路人

师资是开展诗教、传承诗词的有力保障。当前高校学术素养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大有人在,但是既有良好的学养又精通诗词创作的教师少之又少。因为诗教不仅是教授学生读诗、赏诗,还应该教授学生写诗。只有鉴赏与创作相结合,才能带领学生真正步入诗歌之境。当今大学,开设诗词鉴赏课、诗词诵读课较为普遍,这或许是课程设置的需要,但很多授课教师不会创作,甚至连诗词格律也不甚熟稔。如果诗词欣赏与诗词创作分离,就很难让学习者真正领会诗词的真谛。因此,培养一支既有深厚学养又精通诗词创作的师资队伍是当务之急。

解决师资问题有三条基本途径: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安排本校教师接受相关培训;二是如果本校没有诗词创作方面的师资,可以邀请校外诗词专家来校举办专题培训,或者安排教师到其他高校向造诣深厚的诗词专家拜师学习;三是引进精通诗词创作的专门人才。

(二)构建诗教课程群,夯实诗词传承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开展诗教的主阵地,课程群是保障诗教效果系统化的最佳手段。(1)将诗词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界与诗词界对传统诗词与现代新诗的价值判断存在较大冲突[6],推崇传统诗词的诗人、学者批评新诗甚至否定新诗,而主张弘扬现代诗歌的诗人、学者对传统诗词嗤之以鼻。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诗教工作的开展。高校要想深入开展诗教工作,就要打破常规,对课程设置进行大胆的改革探索,将诗词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保障课程设置的合法性。(2)构建鉴赏、诵读(或吟诵)、创作、研究为一体的诗教课程群。诗词类课程不但要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还要构建以鉴赏、诵读(或吟诵)、创作、研究为一体的诗教课程群,形成多维度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传统诗词的教学体系。(3)编写符合校情的校本教材。当前,高校没有统一的诗教教材,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根据授课需求自编教材。高校之间可以加强交流与合作,联合编写通用教材,也可以统一编写诗词理论提纲,在选择符合各校校情的诗词范例的基础上编写校本教材。教材可以适当增加当地诗词名家的名篇佳作,或者诗词名家书写当地人文景观、社会生活的经典名篇,使诗词范例贴近地方生活。(4)有重点、分层次实施课堂教学。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开设课程要有所区别,满足不同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需求。诗词鉴赏类课程可以面向所有专业开设,奠定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诵读(吟诵)类、创作类课程可以面向中文专业或文科类专业开设,培养能诵读、能吟唱、能创作的,可以创新传承中华传统诗词的人才。当然,诵读(吟诵)类、创作类课程不应是中文或文科学生的专利。为了满足理科类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可以设立校级传统诗词选修课,为那些喜欢传统诗词的学生打开一条通道,让他们能有机会深入学习传统诗词。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媒体手段,建设平台课程,拍摄微课、微视频,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

(三)成立诗词社团,培养诗词传承生力军

(1)加强培训和指导。社团是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集合体,但仅凭兴趣不足以支撑这个团体向前发展,重要的是要有进一步激发兴趣的动力。高校应鼓励、扶持学生成立中华诗词朗诵(吟诵)社、诗社(以诗词创作、研究为主)等社团,把爱好诗词的学生汇聚到一起,加强培训和指导,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使他们掌握诗词朗诵或吟诵的技巧,掌握诗词创作的技巧,把初始的热情变成能力,把他们培养成真正的诗词传承的生力军。(2)加强与诗词楹联界的交流。学校协助学生诗社与地方诗词楹联协(学)会、诗社的联系,为他们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诗词界与诗人、学者交流,丰富创作实践,提高创作水平。

(四)搭建习练平台,畅通诗词传承主渠道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教活动。通过举办朗诵会、吟诵会、诗歌笔会、诗词沙龙等活动,促进学生交流,展示学习成果。(2)利用媒体手段,建设网页、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QQ 群等学习交流平台。(3)办社刊,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鼓励学生向各类诗刊、文学杂志投稿。编印或出版学生诗集,提高创作积极性。(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诗词育人的氛围。校园内设置诗廊,定期展出师生的诗词作品。

(五)发挥服务功能,扩大诗词传承辐射圈

高校应肩负起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诗词的责任,让中华传统诗词在高校发扬光大的同时,还要走出高校校园,利用高校师资、学生社团等资源辐射中小学幼儿园,扩大中华传统诗词在本地区教育系统的影响,让青少年广泛诵读中华传统诗词,掌握其写作技巧,创作出符合传统诗词格律的诗词作品。高校可以在中小学建立诗教基地,长期保持互动,推广普及中华传统诗词,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定期安排诗教志愿者小分队到县区开展支教活动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在全国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火热实践中,中华传统诗词教育工作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诗词创作还是理论研究,无论是诗词队伍发展还是组织建设和诗词活动的开展,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我们期待高校诗教工作在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猜你喜欢
诗教中华诗词
一山一水皆诗情——重庆市江津区蔡家真开展诗教工作纪实
崇德镇“蒲公英农民诗社”诗教工作纪实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杨叔子当代诗教理论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全国诗教工作会议在江苏镇江隆重召开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