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客机波音747的兴衰迭起

2021-12-29 07:44西翼
航空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超声速波音公司波音

西翼

作为世界上第一款宽体客机,波音747于20世纪70年代投入商业运营,至今已为世界航空业服务50余年,运送旅客超过30亿人次,创造了航空业史上众多第一,写下传奇无数。

如今,波音747出色的结构安全性和充裕的改进余地使她在21世纪仍然老当益壮,但又奈何其20世纪中期工程产物的事实,更面临A380等新生代竞争对手的挑战。波音747已处于其服务周期的尾声是不争的事实,很快,透过机场候机楼的落地窗向停机坪望去,我们将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那标志性的大涵道四发以及那海豚般突起的驾驶舱。

纪录片《波音747:改变世界的客机》将时间拨回1965年,用近1小时的片长言简意赅地追溯了波音747由诞生走向谢幕的典型时刻,令人感慨,引人冥恩。本期,我们跳出纪录片,细数这架传奇飞机的兴衰迭起。

缘起CX-HLS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空军提出CX-HLS重型物流系统项目。该项目对构想的下一代运输机提出了数项要求:在航程和载重方面,CX-HLS应采用4具20吨级涡扇发动机,能携带100公吨货物飞行5000千米。在空间规格方面,CX-HLS必须能够装载包含M60主战坦克和CH47直升机在内的美军绝大多数武器装备。

與此同时,CX-HLS必须具备前后贯通的滚装运输能力和野战机场起降能力。波音、洛克希德和麦道都向美国空军递交了方案,洛克希德方案最终雀屏中选,演化为C-5“银河”战略运输机。

虽然波音方案未能受到美国军方垂青,但在CX-HLS项目发展过程中研发的的大量成熟技术,为波音747的起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这些因素仅仅决定了波音747的诞生,而它能否成功,最终决定权掌握在市场,即当时主流的航空公司手中。

747的诞生和Jumbo Jet时代的来临

北大西洋航线作为连接欧洲和北美的重要航道,历来为各大航空强国所重视。20世纪50年代,以波音707和麦道DC-8为代表的第一代远程喷气式客机被投入这一航线运营。受制于早期低涵道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低推力和高油耗,从欧洲起飞的客机无法直飞美国东海岸。北大西洋上的离岛机场得益于此,成为重要的航班中转和经停枢纽。

到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欧美经济复苏产生了大量中产阶级,航空运输的客运量激增。这一变化带来了两大影响,首先是对机场运营能力的影响。受制于当时的机场设施和民航客机较小的载客容量,航空公司只能通过加密班次的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但大部分机场的航班承载量有限,这就导致机场、空域资源的紧张。

其次是对航空公司成本压力的影响。在此之前,较高的票价和较低的油价使得航空公司保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但进入20世纪60年代,石油危机影响导致单座成本上升,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此外,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地对航空运输的需求逐渐增长,因此大商载远航程的Jumbo Jet(巨型喷气机)逐渐成为世界各地航空公司的一致要求。

20世纪60年代,继“协和”超声速客机投入运营之后,航空业界对超声速旅行的声浪甚嚣尘上。

1965年,时任泛美航空总裁的JuanTrippe力排众议,要求波音公司生产一种载客量达到波音707两倍的大型洲际客机。此时的波音公司民用航空部门正深陷SST(美国超声速客机项目)下马后的窘况,这一建议对其而言无疑是救命稻草。因此,波音公司委派有“波音747之父”之称的传奇工程师兼项目经理乔-萨特和泛美航空接洽,并在1966年和泛美航空签署了25架波音747订单。

以CX-HLS项目波音方案为基础,乔-萨特进行了多项改进。波音747从立项到走下生产线,仅仅用时28个月。这不仅显示出波音公司乃至整个美国航空制造业的技术基础之雄厚,更体现了波音公司高超的生产管理水平。

Jumbo Jet的挑战者们

自1970年投入运营以来,波音747霸占世界最大客机宝座长达30余年,直到2005年空客A380首飞。其50余年的服役生涯当中,面临的挑战也是数不胜数。

首先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超声速客机对其的挑战。但在石油危机之后,高涨的油价令超声速客机的发展戛然而止,其对波音747的威胁頓时消散。后来是ETOPS双发延程飞行认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双发客机如波音757/767和空中客车A300/A310越洋长距离飞行的限制被逐渐打破,使这些双发客机得以飞往更多的目的地。

到了20世纪80年代,商业市场的航空竞争由增量竞争转为存量竞争。

麦道公司拿出了DC-10-40的改进型MD-11客机,空中客车公司则推出了A340-200/300客机,这些新一代远程客机虽然载客量较波音747小,但在燃油效率上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前往更多的目的地,有助于航空公司拓展其航线网络。

对此,波音公司开发了波音747-400型客机,在保持机身设计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延长了飞机上层甲板并重新设计了飞机翼盒及机翼,选用新式发动机作为动力并降低油耗。同时改进航电系统,引入发动机全权数字推力管理系统和玻璃化驾驶舱,取消飞行工程师配置,使其能与新一代远程客机抗衡。

进入21世纪,随着波音777/787系列客机的广泛应用,波音747作为四发客机在市场中的劣势逐渐显现。但波音公司并未打算放弃波音747。作为对空客A380的回应,波音公司于2005年11月14日宣布新一代波音747-8计划,并宣称新飞机的设计,将会比以前更安静、更环保、更省油。在开发过程中,波音引入了诸多客机设计的最新理念,例如787的GEnX发动机和超临界机翼。目前,波音747-8I已在大韩航空、中国国际航空及汉莎航空投入运营。

未来已来

纵观波音747五十余年的征程,给人的感触良多。既有对20世纪70年代美国航空工业发达辉煌的赞叹,也有对波音、麦道和空客之间合纵连横的感慨,还有对波音百年风云迭起兴衰的感叹,更有对国际民航业未来发展的迷茫与惆怅。

如今,虽然珍宝客机的时代缓缓落幕令人无不惋惜与惆怅,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梦想客机的时代已然兴起。选择舒适抑或是追求经济,已成为当前民航产业的一道必选题。

猜你喜欢
超声速波音公司波音
本期导读
欲速则不达
高超声速武器发展与作战应用前瞻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空难过后,波音帝国的黄昏来了
创投圈盯上超声速
波音推出自动驾驶巨型无人机
波音再次推迟交付“梦幻”客机
巴基斯坦波音777等
波音757-300中远程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