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研究

2021-12-30 07:27伍廉松郑新蓉
关键词:留学生一带一带一路

伍廉松,郑新蓉

(长江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湖北 荆州43402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来华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地和持续发力点。一段时间以来,受特殊历史时期“生活上适当照顾”政策的影响,“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数量快速增长与教育管理模式不成熟间的矛盾日趋凸显,围绕是否“超国民待遇”,趋同化管理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进入后疫情时代,留学生“受优待”现象不复存在,相反,是否能享有与国内学生同等权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对此,习近平在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中指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在华外国人员,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都一视同仁予以关心和爱护”。[1]显然,照顾或优待不代表趋同化,忽视特殊群体的合理需求更不是趋同化。如何摒弃特殊化的同时,保障来华留学生合法权益,真正实现中外学生管理和服务的“一视同仁”,成为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来华留学教育的新课题。

一、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推进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逻辑基础

趋同化指向没有差异化的状态演变,其本质是在同等教育资源下对本土外的生源实行“国民式”或“本土化”的动态教育管理模式。疫情强烈冲击了来华留学教育,也为“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带来了新机遇。

(一)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为“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提供了价值遵循

生命健康安全是趋同化管理的首要内容,也是实施趋同化管理的前提和条件。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2]疫情爆发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要共同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合作倡议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作为一切思想的唯一旨归和一切行动的唯一目的,强调生命健康高于一切,认为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提出面对人类共同的威胁与挑战,世界各国唯有团结协作,守望相助,才能战胜疫情,保护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这一倡议,充分彰显了以民为本、生命至上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对当前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有力回应,也是中国携手国际社会联合应对突发卫生危机的重要主张。生命健康权无国界、无种族、无关社会发展水平,“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蕴含着休戚与共的整体意识、互商互谅的合作意识、平等相待的包容意识,凸显了坚持平等对话协商和交流互通借鉴的指导思想,为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提供了价值遵循。

(二)对中国制度优势的高度认可为“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也从来不是纯粹的事务性工作,而包含着思想教育、国情教育、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心理关怀等诸多内容。要跨越宗教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等文化差异的鸿沟,必须以坚实的思想基础为支撑,以同向的价值观念为先导,在共同思想目标的指引下,实现思想、文化、观念和价值的融合。缺失思想引领的趋同化宛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本真的生机与活力,留学生们也会缺乏归属感,其结果不仅降低了培养质量,也不利于中外青年的交流互鉴。任何一种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底色与精神脉络。考察和评价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科学与先进,也不能只看其经济发展程度,而要看其是其如何发挥制度优势,稳定大局,应对危机,安定人心。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疫情防控的伟大胜利,展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正如习近平深刻指出的:“防控工作取得的实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3]中国制度优势也赢得了世卫总干事谭德赛的高度赞赏,称赞“中国抗疫故事彰显了中国制度的威力,让国际社会对中国制度有了新的认识”。事实证明,后疫情时代的趋同化管理不是纸上谈话,不是空洞说教。广大“一带一路”在华留学生亲眼见证抗疫历程,亲自参与抗疫实践,亲身体验抗疫成果,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织动员体制优势与群防群治的治理优势、举国同心与舍生忘死的文化优势有了充分的了解与认同,趋同化的思想在认同中国方案、传播中国智慧中不断凝聚。

(三)中外一视同仁的管理机制为“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国来华留学教育70余年的历史经验表明,“特殊照顾”的教育管理模式或者另类的爱护并不能展现中国的魅力,也难以保障中外学生的文化交流与合法权益。面对引起热议的来华留学相关问题,2019年7月,教育部国际合作和交流司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将进一步“推进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对违规违纪留学生严肃处理”,[4]绝不姑息,鲜明地表达了新时代国家对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态度与方向:平等一致。趋同化管理就是在平等一致、一视同仁的理念指导下,以共同的规则、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规范,为“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提供与国内学生无差别化的教育环境,让他们成长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域外果实。面对疫情爆发初期的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死亡率高和无特效治疗药物严峻挑战,中国以全民动员的果敢,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构建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体系,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在此过程中,对于生活在湖北武汉等城市的“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们而言,从每日的晨晚午检,到同上网课,到感染确诊后的国家统一治疗,其防控与管理举措与国内学生无异。这些中外一视同仁的管理机制得到了来华留学生的高度认同,不少“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志愿者在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主动要求走上街头、走入社区、走进宿舍,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应有力量。为此,外交部发言人在多场新闻发布会时表示,中方始终高度重视外国公民的合理关切和诉求,始终“坚持对外国公民和中国公民一视同仁”,将当地外国人管理纳入基层政府和街道社区工作机制,研发与中国公民相一致的健康码,保障他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条件。可以说,正是这些与中国公民无差别的防控管理机制,不仅尊重与保护了“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生命健康等基本人权,也为后疫情时代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趋同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困境检视

受疫情影响,“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的呼声较之以往更趋强烈,但受体制机制、校情资源、文化背景、认知水平等因素制约,趋同化管理仍然面临不少现实挑战。

(一)滞后化的体制机制阻碍趋同化的实施

顺畅高效的趋同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培养高质量“一带一路”来华留学人才的组织保障。当前高校对“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模式的模式多采取的是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共同实施的与国内学生相同或相似的方式。这也是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主流管理模式,被视为提升“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的基本举措。对于此种趋同化管理的形式,留管干部和“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认同度较高。但即使是在实施了完全趋同化的高校,浅层次、易推动的归口管理基本完成,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深层次、高质量趋同还存在不少困境,学校内部协同参与趋同化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一带一路”留学生归口管理还缺乏常规沟通,这些在疫情期间后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更甚。事实上,滞后化的趋同化管理体制机制过于简单化,未深入实质,形神分离,更多为“伪趋同”。不少学校中外学生交流较少,校园文化活动并未实现共享共融,“一带一路”留学生的疫情防控举措与国内学生差异性较强,经常被忽视,线上教学手段与效果也不如国内学生。

(二)薄弱化的思想教育加大趋同化管理难度

对于来华留学生是否要开展思想教育、如何开展思想教育是学术界一直探讨的敏感话题。留学生的趋同化在后疫情时代更多地体现于事务性工作,体现于强制性的行政命令,人文关怀较少,导致防控动态和举措一时难以准确有效传达,也影响了“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对疫情的准确感知和判断。特别是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将病毒“政治化”、“污名化”的言行,一定程度上误导了部分来华留学生,削弱了他们对中国的认同感。这些缺乏思想引导的防控行为,为各种不实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可能,不仅加大了趋同化管理的难度,也不利于“留学中国”品牌的发展。此类问题的产生,追根溯源,在于对思想教育在趋同化管理中的价值认识不足。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中国特有的,而在各国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只不过叫法、称谓不一样,但实质内容是一样的。对“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也绝不是简单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或机械地教育他们要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而是要寓教于情,通过正面的或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与价值引导,帮助他们更加客观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认识到“中外一视同仁”的抗疫态度,以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的伟大抗疫精神,消除他们对疫情的偏见与误解,为趋同化管理奠定思想基础。

(三)复杂化的文化背景不利于管理的趋同化

文化涉及思想、行为、信仰、态度等多个要素,是一个动态性的符号系统。“趋同培养模式具有跨国家、跨语言和跨文化的鲜明特征”,[5]从母文化圈来到异文化圈后,如何接纳、适应并最终融入异文化圈是“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需要面对的现实课题,是趋同化管理必须高度重视的内容。“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性在疫情中不断被放大,由此带来的文化冲突与文化震荡在后疫情时代不断被强化。尤其是在武汉等地“封城初期”,不少“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出门受到限制,生活十分不便,认为受到了歧视,心理上希望能与中国学生交流疫情感受,但行动上会抗拒,经常出现不配合的言行,时有违反抗疫规定的举动。而随着疫情的发展,“一带一路”来华学生认为政府和学校严苛的禁令对于抗疫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协助老师分发生活物资,测量体温等。这些异域面孔背后隐藏着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的文化,在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后,无形之中加快了交流与交融,为促进中外青年民心相通提供了可能,也对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差异化的入学门槛无益于教学的趋同化

严格的招生入口是保障生源质量、实现教学趋同的基础和起点。绝大多数高校都采用“申请审核制”,受疫情影响,部分高校还增加了1-2轮远程视频面试环节。但相对于国内严苛的统一入学考试而言,“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招生尚未有统一的筛选标准,对申请者的学历背景、学术水平、语言能力、身份资格和经济能力等审核要求标准不一,不少高校仅以汉语考试成绩作为入门条件,没有要求提供家庭收入担保证明,在教育背景审查环节不太严格。这些相对低起点的入学门槛和生源质量不高的现状阻碍了教学的趋同化。不仅如此,在“数量优先”指挥棒导引下,少数高校为稳住规模,完全不顾课程建设不足和师资水平有限的硬伤,除了自降招生门槛外,还不惜代价,设置高额奖学金项目,吸引境内其他高校留学生就读,甚至以奖学金为筹码,为被退学的留学生开放绿色通道,这些做法不仅不利于推进教学趋同化,还极大影响了来华留学的口碑和品牌。与此同时,受基础教育体制差异化影响,非洲、东南亚和中亚一些国家的留学生申请入学前考分较高,但入校后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基础十分薄弱,难以适应中国同等层次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制约着教学的趋同化发展。

三、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路径优化

“发展留学生教育不能只顾及经济利益,过分依赖经济利益驱动、缺乏管控的留学生教育将会导致较为严重的社会和教育问题”。[6]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加大,但也推动着趋同化管理不断与时俱进。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开展科学的辨析与有效的探索。

(一)顶层设计:完善后疫情时代趋同化管理体制

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指出,“要做强‘留学中国’品牌,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7]当前趋同化管理之所以存在以上困境与问题,其根源在于原有教育理念、工作体系与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化办学需求不协调、不匹配、不适应。面对这场持久性的公共卫生危机,一是要提高思想站位,完善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将“一带一路”来华留学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整体规划范畴。“一带一路”来华留学教育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撑,不但帮助沿线国家培养了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也为推进沿线各国民心相通做出了积极贡献。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把“一带一路”来华留学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以服务外交战略大局的高度,不断完善趋同化管理的顶层设计,让趋同化理念深入人心,推动“一带一路”在教育领域走深走实、行稳致远。二是探索构建后疫情时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质量是来华留学教育的生命线。“质量保障是通过采用系统化的管理程序来确保质量能够合格或得以改进,同时使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对质量管理及其结果保持信心”。[8]要以教育部关于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规范与质量保障为准绳,将“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学纳入全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探索后疫情时代教学质量自我评价和反馈改进机制。要在危机中育新机,充分调动教师和管理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合理利用雨课堂、慕课、爱课、ZOOM、腾讯会议、微信群等平台,逐步建立线上教学资源库,以克服来华留学线上经验不足、生源国时差各异、网络条件有限等困难。要坚持中外学生一盘棋,参照后疫情时代国内学生学籍评价与管理制度,严守质量底限,严格执行学位授予标准,坚持“严进严出”,建立退出机制,确保培养质量。三是建立健全趋同化管理长效机制。趋同化管理是一个变化的复杂共同体,趋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与“一边倒”,而是中外学生教学、管理和服务的一视同仁。要从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高度,树立中外学生双向趋同理念,因校制宜理顺趋同内容,推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逐步构建多部门协同的常态化发展机制。

(二)思想引领:以文化自信为趋同化管理夯实精神根基

“‘趋同’不是无视差异性的简单同一,而是要在教育管理中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相互适应”。[9]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以文化维度为基础的趋同化管理更具有深沉性与持久性。一是以鲜活的疫情教育资源为趋同化管理提供价值引领。要通过当前鲜活的疫情教育资源,建构一种基于文化交融的思想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模式,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增强“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的理解,对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优越性的认可,对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和共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认同,为趋同化管理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二是以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文化理念汇聚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10]家国情怀、天下为公的传统文化理念筑牢了中华儿女夺取抗疫胜利的思想基础。要对“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开展文化浸润与思想洗礼,向他们科学阐释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关于和衷共济、共克时艰的思想理念,大力宣传中国人民天下一家的责任情怀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认真讲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疫故事,让中华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汇聚人心,为趋同化管理涵养深厚的文化基础。三是以感知中国文化体验增强趋同化的自我内驱力。趋同化管理受制于外部的政策制度环境,更依赖于自发、自主、主动趋同的内在意识。要通过组织“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到知名企业、社区街道、美丽乡村等地开展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切实体会中国抗疫成功的来之不易,亲身感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精神风貌,消除他们因为意识形态或政治经济体制差异对中国治理模式和中华文明产生的误解或偏见,传递真实客观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同时,增强他们主动融入中华文化、自我主动趋同的内驱力。

(三)以我为主:彰显有中国特色的趋同化管理理念

趋同化绝不是西方的“同质化”培养,而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国情,坚持以我为主,在“求大同、存小异”的过程中彰显中国特色。一是要坚持以我为主的趋同原则。教育主权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教育体系,必须坚持把握教育发展主动权,坚持以我为主。即使受到疫情的冲击,仍要严格执行《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等文件中关于趋同化管理的规定,同时发挥自主招生优势,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完善招生标准和审核机制,推进预科教育的稳健发展,为深层次、高质量趋同化教学与管理奠定基础。二是打造中国特色的学科与专业品牌。要于变局中开新局,在传统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基础上,重点发展汉语言文字、中华传统哲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与专业体系,在“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中大力宣传中医药的重要贡献,大力弘扬中华中医药传统文化,促进中西医结合学科及专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特色精品学科,为创建“留学中国”品牌贡献力量。三是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精湛的中国特色留管队伍。要大力加强留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培养兼具中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跨文化交流领航者、涉外事务管理者和传统文化布道者为目标,吸引一批具有国际化教育理念、语言能力较强的优秀教师加入“一带一路”来华留学教育管理团队,通过校内外研修、访学、培训和疫情防控实践,提升留管队伍的文化引领能力与跨文化教育管理能力,逐步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中国特色留管团队。

(四)同中有异:把准趋同化管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趋”是向着相同的目标靠拢,“同”是指非必要不搞特殊化。趋同化管理就是要实现对中外学生一视同仁。然而,任何时候平等都不是绝对的,正如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指出的,趋同化并不意味着等同化,后疫情时代的“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既要消除“特殊优待”,又要关切“合理诉求”。一是坚持适度趋同,异中求同。趋同化管理就是要摒弃“特殊化”或“集中化”的管理理念与“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通过对来华留学生实施相似性或相同的管理制度,建立各方协同参与的管理机制,获得与国内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与培养质量。要充分考量疫情对“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心理的持久冲击,正视沿线不同国家间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的差异性,理性看待不同教育背景、行为习惯引发的跨文化管理障碍,在尊重异域文化与历史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其特殊性,以“去异求同”为目标,加强国情、社情、校情教育与法律法规教育,帮助他们客观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状况,为他们融入公平、开放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有利条件与氛围。二是加强人文关怀,解决合理关切。要在以人为本原则下,考虑“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国别时差,因材施教,提供有效的线上教学辅导和学业帮扶服务;关注他们及家人身心健康,完善疫情背景下心理危机预警与咨询服务体系,为重点学生提供及时心理疏导;创新生涯规划教育,探索构建后疫情时代来华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建立国际、国内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互通机制,组织和引导他们参加健康有益的第二课堂活动,搭建中外学生互融交流、互促成长的平台,促进“双向趋同”的同时不断提升“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猜你喜欢
留学生一带一带一路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