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策略探究

2021-12-31 00:00李川长
科学咨询 2021年18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办学特色

李川长

(重庆市大足中学 重庆大足 402360)

高中学段,不仅仅学生群体正处于拐点期,其学校的教育效能本质上也处于拐点期。如它可以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目标的落实时,我们要从这一点入手,解读社会发展的趋势与需求,积极地深入实践,应用好区域资源,获得更多的助力,了解人们对于学校教育的期待、认知,同时扩大学校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我们要做好教育资源的配备,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传统的教育技术、方法需要不断地继承,新的教育技术、方法、认知也需要不断地兼容。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的整合,心理辅导室的建设等等也需要得到关注。再有,我们还需要将教学作为基石,通过营造教研工作坊建设双师型的教育团队,让学校教育发挥出长效,应用校园文化的建设,扩大社会影响。当然,我们还需要积极地推进新课改、新高考,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转变为现实,用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提升学校教育的生命力、适应力与发展力。本文就对推进普通高中实现特色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政府引导与学校自主相结合

在优化普通高中的教育环境时,政府可以为我们提供教育资源,借助资源的配置,弥补每一个学校的短板。再有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机构,它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地,是帮助学生转变为生活成员的基地,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伴随着教育活动。期间我们需要研读党的教育方针,需要把握政策方向,而在这一方面政府同样会为我们提供极大的支持。我们可以借助与政府的信息对接,规范我们的办学方案,引领教师生成科学化的教育认知。可见,教育发展中,政府和学校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链接。其实制约和影响教育发展空间和平台的这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有物质层面的,有观念层面的,而更多的是制度层面的,体现了一种制度的安排[1]。政府可以借助各种制度来对普通高中的办学行动进行引领,可以借助调整资源配置的思路来帮助学校实现分层发展与分类发展,帮助学校在生成特色时,同时找到适宜的发展定位。学校不是世外桃源,学生更不会永远处于校园之内。在政府借助政策、标准、人事、财政等多种手段,引导学校实现由行政主导型发展向自主能动型发展的转变时,学校发展已经高效化的应用区域资源,在社会发展中产生了社会价值。当然,学校在生成自己的特色时,也会反作用于政府的相关决策,在学校出现“差异”、展现“创意”、分享“信息”、反馈“问题”的过程中,政府必然会选择不同的策略,给学校提供更多的自主权,让学校能够自主发展、自主选择,在这样的互相影响下,现实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此外,学校可以扩大与外在的联系,从专业角度实现“自治”,进而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不断地进行创新,弱化对政府的依附,保持适度的自主性。如可以增强和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通过专业团队的打造,从内在生成改革的动力,不断地进行自我超越。让政府作为推动力,让学校展现出专业性,在合作、共享与互动的过程中确立适宜于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科学化的指导,适时利用大学的师资、课程、实验室、图书馆等教育教学资源,学习、借鉴大学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此时,普通高中实现的特色建设必然可以产生长效、实效。

二、以人为本定位“差异化”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虽然会拥有相同的大纲,但是,我们选择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都大不相同,主因就在于我们身处的区域环境不同,可以应用的教育资源不同,当然,我们面对的现实问题也不同。在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时,我们也需要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应用“差异化”策略,生成可以产生教育效能、社会价值的“特色”,进而提升学校教育的竞争力与生命力[2]。如重庆市大足中学创建于1927年,其前身为道光年间(1831年)开办的海棠试院,有八十多年办学历史,是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国家级和谐校园先进学校,拥有市五一劳动奖状,市五·四红旗团委,成空招飞先进学校,国防科大、长安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优质生源的基地校,是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园林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北京大学“童心康复行动”心理援助点、教育部体质健康监测学校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展现出“特色”的“有意义的差异”。如进入学校的学生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存在着很大差异,我们可以展现出学校的人文效能,给学生提供“第二个家”,专门成立“衣恋阳光班”特别招收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积极地推进校园文化活动与实践活动来打造优化的校风、学风。如我们借鉴先进市地校的新课改经验,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经过反复科学论证形成了“612卓越高效课堂”模式,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也许我们的改革效果会有别于预期,但是在打造这种科研型的氛围之后,教师会生成团队,会尝试参与改革,必然会在失败中成长起来,在推进“612卓越高效课堂”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实现了成长。如我们会用“差异化”的视角来审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表现。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尊重学生对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选择,增大学生的选择空间,引导学生以兴趣为基础,聚焦志趣,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也生成学习团队,生成个性化的作品。

三、科学设计学校课程

学校教育的立足点是教学,这也是学生进入学校的主因之一。在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活动时,我们要注意“理想”整合“现实”,将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立足点。当然,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进行创新进而生成“特色”。如我们要科学化的设计学校课程,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从师资条件和学校资源条件出发,因校制宜。一是做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或二次开发,二是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包括实践类的活动课程、学生社团等。在课程开发上,既可侧重于体现“基础教育”性质的有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也可侧重于体现“分流准备教育”性质的有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如我们要积极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拓宽学习空间,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拥有信息素养,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学生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他们可以应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完成学习活动,他们可以借助自媒体来生成自己的作品进而引领文化时尚,当然他们还可以改变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方式。在生成办学特色时,“传统”需要继承,“复古”可以成为一种博人眼球的“不同”,但是,我们还需要将这些作为载体,为学生营造虚拟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拥有新的学习方法,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能够在生成见识之后变得成熟理性,生成内在的归属感。可见,学校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是学校特色形成的重要基础,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是学校特色形成的关键。

四、改变评价体系

既然允许普通高中实现特色化发展,那么在评价学校教育水平时,就需要应用新的评价体系。如需要为学校特色发展建立成长记录袋,从活动的起点、行动、结果来进行综合考量,发现现实问题,积累可以迭代的活动经验。在进行起点评价时,要从学校的特色理念入手进行评估,调查其认同度与深刻度,进而在“对比”后发现其是否真的“有别于”其他学校。在进行行动评价时,要观察教师、学生在相关活动中的现实表现,毕竟我们的目标指向其实是为教师、学生营造自主化的成长空间,只有他们行动起来,“特色”才能生成效能。期间可以开发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学校课程,建立健全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在进行结果评价时,要观察行动的效果以及影响力。关注其是否为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提供了助力。不同的学校本身就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见证学校的改变远比划定一个固定的模式、统一的标准更具价值。要允许他们经历成功与失败,在实践中摸索。不管学校采取哪种方式,只要学校在主观上具有特色发展的意识并在行动上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就说明学校师生真正行动起来了,已经进入特色发展的状态并行进在学校特色发展的路上。

综上所述,在推进普通高中实现特色发展的过程中,要借助政府的推力,要展现出学校教育的自主性,给学校的管理者、教育者经历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促使普通高中能够拥有特色化的办学理念、特色化的学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管理制度。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中,学校教育必然会展现出极大的影响力,给学生一个优化的学习空间。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办学特色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特色种植促增收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