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强获得感”为目标的《概论》课教学改革探索及思考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2021-12-31 04:35胡晓鹤
南方论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概论特色教师

胡晓鹤

(台州学院 浙江临海 317000)

前言

2018年版本的《概论》教材是“马工程”最新版教材,至今在高校已系统使用五个学期,笔者积极参与《概论》课的教学改革实践,在不断摸索和思考中,对如何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青年学生的获得感,总结了一些想法和体会。

《概论》课主要讲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目的是让青年学生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成就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对新时代党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一个系统的理解,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一个坚定“四个自信”、担当时代重任、大有作为的“强国一代”新青年。但实事求是地说,由于《概论》课的理论性强,涉及的知识点、核心概念、命题较多,同时距离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与学生的就业前途、内在需求联系不太紧密,如果较多地以讲授为主,较多地进行理论方针政策的灌输,学生的积极性则不太高,课堂效果也不会太理想。如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是思政课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历史重任。因此,要讲好《概论》课,要求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要下足功夫。要多关注时事新闻,及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前沿动态,并吸纳最新理论到课堂教学中去;要重视备课,根据新教材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按照专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同时还要“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

一、教学内容上要划分专题

教师要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教学内容,实行专题讲解,增强理论深度。 思想政治课教学不能只做单一的知识传授或理论阐释,不能简单地以教材章节为纲,进行理论的解读和讲授,而是要在总体把握教材逻辑思维、基础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将教材体系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及其立场、观点、方法以专题形式进行教学,及时补充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反映社会现实与发展趋势,真正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努力使《概论》课成为青年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2018年版《概论》教材共包含三大板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第三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据整本书一半的分量,这就决定了在作专题设计时,要在立足教材、紧扣大纲,把各个知识点、理论成果讲清楚的同时,将学生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上来。依据课程实际,可将本教材划分为12个专题。专题一:毛泽东思想;本专题重点讲授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历史地位,及对毛泽东同志的客观评价,让青年学生对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开拓奠基作用充满崇敬。专题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理论上厘清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专题三:邓小平理论;让学生深刻感悟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感受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带来的沧桑巨变。专题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让学生感受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成功将其推向21世纪的。专题五:科学发展观;让学生明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专题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着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现实条件出发,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使广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理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明确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感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专题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专题八:“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让学生深刻领悟“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依靠中华儿女脚踏实地、持之不懈的努力。只有“五个方面”协调推进,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专题九:“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讲清“四个全面”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牢牢抓住治国理政的“牛鼻子”的。专题十: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一专题旨在让学生明白,强国必须强军,强军方能国安。没有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专题十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让学生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谋篇布局,对“世界走向之问”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而自豪。专题十二: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定青年学生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二、教学方法上要多样化设计

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多样化设计,能够提升课堂的实效性,增强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认知和掌握,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是问题式教学法。《概论》课是以概念和命题为核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貌进行讲解的课程。为教之道在于导,为学之道在于悟。没有问题意识的课堂,是没有灵魂的;没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教材中那些不好讲、不易讲清楚的地方,也是学生最困惑、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地方,教师需要厚植业务能力,对重点、难点问题作出充分阐释和深刻剖析。例如,在第二个专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讲解中,以问题为导向、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再提出更多的问题: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而放弃了资本主义道路?选择这条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理论依据体现在哪里?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中国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我们应该如何坚持这条道路……在课程的讲解中让问题带着学生走,老师由理论“讲授者”变成知识“引导者”。随着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老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课前主题展示教学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现象在青年学生中表现得更为强烈。在《概论》课教学中,可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逐步体验到主动探索式学习方法的乐趣。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在第一次上课时就要让学生明白教师的授课模式。在解析书名、串讲目录之后,可以让学生任选一个和本课程有关、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组成小团队,分组有针对性地找资料、制作课件,并上台进行10-15分钟的课前主题展示,可将此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比较喜欢主题展示的方式,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课前主题展示是一个创新的方式,让课程变得更生动,更有趣,大家对课程充满了期待。同时,小组成员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的过程;小组展示者为了能做出更加理想的效果,不仅要熟知主题知识点,还要多次演练,这对提升学生的理解力有很大帮助。

三是角色代入式教学法。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要努力营造一种身在其中的“有我之境”,引导学生将自己完全代入到“彼情彼景”中去。例如,在讲专题三“邓小平理论专题”时,通过对邓小平同志“三落三起”历史境遇的阐述,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邓小平同志的人格魅力和共产党人的理想情怀。邓小平同志始终着眼大局,怀着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凭着耿直坚韧的强大精神,抱着为中国人民做实事的质朴情怀,一次又一次地在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邓小平是一位伟人,但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他是如何保持这样的可贵品质的呢?通过情景代入,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由彼及己,联想自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当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呢?应该用什么样的信念和理念去引领自己,战胜困难、走向光明呢?

四是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法。利用超星平台,充实和完善课程资料库。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安排、必读书目、试题库、视频资料库、热点信息库等,学生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自由获取。同时,还可利用课程微信群和QQ群等,实现线上线下师生间的即时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在群里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所感与所悟,发表意见和建议,哪些方面是课堂上没听懂的,哪些方面是希望老师进一步深入讲解的……老师可以在群里及时反馈、及时总结,并作出改进。

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其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把知识和理论融入生活,化政治哲学为人生哲学,让知识理论为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在讲授“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合理规划;在讲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时,引导学生抓住“牛鼻子”,找到学习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解决主要矛盾……正如复旦大学教授高国希指出的那样:“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标,所以我们需要认真地通过学理的阐释,把价值引领的政治立场向大学生明确地展示出来,使他们化知识为德行,化德行为信仰”。

三、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准备、教学相长

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的使命光荣,责任也重大。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主动,多反思,多磨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想政治课教师。

一是爱岗敬业,与时俱进。要想做好一件事,热爱是前提条件,有了发自内心的热爱,才会自愿投入时间和精力。教师是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职业,能为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会心怀敬畏,面对课程内容的更新变化,及时调整,与时俱进,主动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不断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是精心组织,提高实效。《概论》课理论性强,概念、命题较多,要想让一节课具备理论性、学术性和趣味性,必须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努力营造和谐有序的教学氛围。比如,讲到某些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进而对问题进行解析和深化。在适当的地方,可以加入一些历史故事、影像资料、名人诗词等,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讲授党的光辉历程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力争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获得感。

三是因材施教,行为楷模。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强,个性特点呈现多元化。不同院系、不同年级、不同个体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和困惑,要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也就是要因材施教,通过扬长教育,规避和改正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泰戈尔有句名言:“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日趋完美”。教师需要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学生,要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用高尚的人格感召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激励学生,用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

四是注重反思 ,教学相长。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是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流、启发和培养。因此,要摈弃传统“教师是课堂主宰”的教学理念,发自内心地把学生看成具有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以平等客观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节为例,该知识点是2018年版《概论》课程新增的知识点,旨在让学生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丰富思想内涵,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和接受规律,遵循“探究—导航—情感熏陶”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实现自己的出彩人生。

通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的持续探索和创新,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获得感,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家的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适应时代潮流、放飞青春梦想、实现自身价值,在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猜你喜欢
概论特色教师
特色种植促增收
最美教师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教师如何说课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