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2021-12-31 11:13林佳冬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30期
关键词:密集火灾事故场所

林佳冬

(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区消防救援大队,黑龙江 鸡西 158000)

当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快车道,整体发展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各类商业场所的增加,全面保证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较好地建立了以人们需求导向为目标的商业形态。而在这些人员密集场所中,往往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危害公共领域安全。当前,人员密集场所包括营业厅、电影院、医院门诊楼、机场航站楼、商场、餐厅、银行等,这些场所的共同特点是人员在同一个时间段聚集,人员过分集中往往会导致安全隐患,特别是火灾事故的发生,而且很难防范,如果控制不当,则会引发更大的灾难,导致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只有全面提高监督能力,及时发现消防安全隐患,才能有效保证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

1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事故的表现特点

1.1 涉及人员多

人员密集场所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员非常多,特别是商业集中区,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密集形态,可以说,能让人员密集场所大部分场所都是关乎人们衣食住行的商业区,人们离不开这样的场所,日常也与这样的场所产生密切联系。一个城市中会形成许多的中心点,还有更多的副中心地带,城市空间分布较散,而这些地方的人流量却较大,人员留置的时间更长。如果出现火灾事故,人们则会慌乱无比,一时间都会涌向楼梯口,在人们视线受阻、活动不畅、声音嘈杂的条件下,人群往往会产生更大的恐慌,导致行为严重混乱,要想快速进行疏散,此时的效率是不高的。一些大型商业综合体内部,许多商家为了营业方便,往往把区域间隔得不大,人们很难第一时间找到出口,而且室内逃生路线各不相同。如果说人们聚集的区域距离紧急出口远,逃生能力就会弱于出口近者,要想进行现场调度、抢险救援,也非常困难。

1.2 经济损失大

人员密集场所往往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是城市经济的支撑点,楼层各个部分存放大量的财物,是大量财富的集中地,特别是医院、博物馆、图书馆、超市等,存放大量贵重、珍贵的商品与物品,所以说,这样的场所如果出现火灾,就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势必导致各类资源“付之一炬”。当前的建筑越来越现代化,特别是在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的设计风格更加多样化,人们把很多的材料都用在装修上,如果发生火灾,这些材料就会成为易燃品,推动火势快速蔓延。

1.3 社会影响强

火灾事故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更主要的还会造成不良后果。有调查显示,火灾对人的心理与社会影响非常大,对人心理的影响主要为,处于恐慌的火灾事故现场对人是一种严重的伤害,会产生创伤性应激障碍,如妄想症、抑郁症等,对人们日后的工作与生活均会产生不良后果;对社会的影响主要就是,对一个城市经济的影响。商业中心都是非常有名气的区域,如果出现火灾,往往就会导致消息快速传播,因为商业中心在社会影响力较强,出现了火灾事故就是负面新闻,加之传播范围广泛,会影响到城市的经济建设。

1.4 火灾蔓延快

建筑物中的竖井往往会成为火灾中的烟囱,造成火焰和热气流迅速蔓延,最终导致大面积、立体燃烧,出现更多的伤亡。在人员密集场所中会用到大量的电和气,火源多、电气多、线路乱,如果出现线路的局部过载、线路短路就会导致火灾事故;还有这些场所人员流动性强,人们缺乏消防意识,随意乱扔烟头等,也会导致火灾频繁出现。

1.5 灾害风险高

人员密集场所大多是经营性建筑,商业性质较为浓厚,包括宾馆、饭店、病房、航站、车间、宿舍、展览馆等,基本都是公共资源建筑,人们聚集到这类场所都是流动性的,要想实施消防监督,则非常困难,很难对其进行统一调度。而且这些场所物品较复杂,包括易燃易爆物品、有毒化工物品等,如果出现火灾事故,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面积蔓延,还可能引发气罐爆炸、毒气泄漏等灾害。

2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分析

2.1 建筑建设不规范不标准

当下,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建筑越来越多,为了保证消防安全,相关部门对新建建筑进行了规范,但是依然还有许多建筑商为了个人的经济效益,不顾消防安全,使用劣质装修材料或者劣质消防材料,这为建筑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另外,一些扩建、改建建筑,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影响到了消防安全。一些在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改建或扩建的建筑,往往在商业综合区,这类区域人员多、物品杂,改造过程中,为了不影响到营业,会使用一些不合格的装饰材料,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无法达到消防规范。尤其是一些老建筑,由于以前的底子不理想,往往建成后会缺少一定数量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还存在设施设备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很多建筑的内部防火分隔不当、室内消防栓不完善;老楼还缺少现代化自动灭火装置。这些均会带来火灾事故、隐患,影响到楼体和人员的安全。

2.2 使用劣质的装修材料

建筑火灾事故很大一部分成因是材料的问题,比如当前,在对一些建筑在进行外部或者内部装修时,为了营造个性化、现代化风格,更为了让消费者舒适,很多的商家都进行了豪华装修。但装修过程中,材料监理通常不到位,使用的都是木材、纤维、织物、塑料、聚氨酯泡沫等材料,这些材料不具备防火条件,增加了火灾的隐患,如果没有经过阻燃处理,就会在火灾发生时成为助燃物,会加速火灾的进程,增加损失。

2.3 电器产品用量大

一般情况下,人员密集场所都是营业性单位,这些单位为了宣传,就会用到各类电器设备,这些设备都是功率大、长时间使用的,再加上老建筑内部的电线线路负荷不足,往往会增加线路的负担,如果电器集中使用,就会埋下安全隐患。一些商家在用电器的时候,没能按照标准进行安装;还有一些电器不按照规程使用,为了方便自己的营业,会在自己方便的地方随意私拉乱接电线,导致线路违规架设;更有一些商家使用的是大功率电器,造成了插座、插头、开关器件负荷过大,这些都增加了火灾隐患。

2.4 消防设备陈旧老化

在火灾隐患成因中,动态火灾隐患也较多,增加了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几率。动态成因指场所投入使用后管理不到位,造成了消防器材不足或者损坏,影响防火、灭火和辅助疏散功能。一些建筑使用时间过长,缺少严格的维护与管理,往往内部消防器材会出现陈旧与老化的现象;一些老建筑中的消防设计不合理,设施不完善,自动报警系统、喷水灭火系统等没有及时进行维护与更新,很多的设施已经过期老化,发挥不出应有的功能,不能及时对火灾进行扑灭,往往会导致初始火灾快速蔓延,形成更大的事故。同时,也存在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车通道堵塞、室内外消火栓及电梯不能正常使用等现象。

2.5 管理制度不健全

人员密集场所都是营业性质的单位,在对这些单位的检查中发现,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许多单位为了节省开支,往往用的都是临时人员,这些人员不熟悉消防设施运行原理和功能,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与学习,不具备专业的消防知识与能力,不会操作消防器材,对日常监督不会检查,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一些单位的消防控制室没有值班人员,就算有也是无证上岗;一些单位分包给不同的业主,使用单位、物业等员工各自职责分工不明,很多的消防工作都停留在喊口号上,消防工作无法形成常态管理。人员密集场所人员私自解决防盗问题,在外窗及集体住宿房间安装金属护栏,影响到了消防救援工作。还有节日期间的管理也不到位,很多的商家会集中进货,货物无处堆放占用消防通道。一些餐饮、酒吧等场所为了吸引客人,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竹、进行烟火表演等,这种违规使用明火的现象,增加了火灾隐患。

3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监督人员数量相对缺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类人员密集场所“遍地开花”,在极大方便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消防监督的难度,消防监督工作量不断增加,这也就给消防监督队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当前,我国消防监督人员人数增长速度远远落后城市发展速度,监督人员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到消防监督工作的开展。当前,人员不足是消防安全监管不力的主因,一些监督人员年龄老化、工作方式落后,也影响到了监督的效果与质量,要想全面提高消防监督人员整体素质,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人员素质不高、思想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消防监督工作开展。

3.2 设施养护不够完善

消防设施的主要功能就是保障场所的安全,但是,日常养护不力往往会造成设施功能不良。消防器材是监督的主要对象,建筑内部的消防器材能够有效对初级火灾进行处理,既保证了人员的安全,也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监督检查中还发现,一些人员密集场所缺少必要的消防设施,特别是应该有的灭火器、疏散灯、喷淋灭火等系统,以及应急照明灯养护不力,失去了作用。物业消防意识不强,总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管辖地域不会出现火灾,对于上级消防单位要求的消防设施购置与养护,也是浮于表面,做的都是“面子工程”。还有就是相关的监督单位日常检查不到位、不频繁,造成了设施养护跟不上消防要求的现状。

3.3 场所主体抗灾不力

当前,人员密集场所的主要目的就是经济效益,很多使用单位都是把精力放在了经济效益上,装修也注重美观效果,没有考虑到消防的问题,木制建材、布艺饰品等用量较大,虽然增加了建筑的美感,但却埋下了安全隐患。

3.4 人们的意识有待提高

人员密集场所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多,整体表现是人员流动性强、消防安全意识不高、应急能力较弱、情绪管理缺乏等问题,这是公共场所人员的主要心理表现,出现火灾事故后,就会非常慌乱,这也是火灾事故中疏散效率低、踩踏频发的主要成因。

4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的对策与建议

4.1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实行监督责任制

只有全面提高消防责任意识,才能更好地保证人员和建筑的安全。那么,在人员密集场所进行责任制管理非常必要,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率。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与责任人,通过签订监督责任制的方式,全面落实好主体责任。消防安全监管部门更要全面发挥作用,切实负起监管的职能,及时发现不合理的行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各类督促整改,保证人员和建筑物安全。

4.2 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明确侧重点

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不能对各个方面进行监督,要全面明确监督检查的核心重点,这样才能保证人员和建筑安全。对于一般性建筑来讲,要严格保证其消防安全管理到位,检查中,就要对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消防设施器材、重点环节流程部位进行监督检查,通过以点带面逐渐扩大检查范围。

4.3 加强消防监督队伍建设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新形势下,要全面提高消防能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只有保证消防监督工作队伍的人才数量、人才质量,才能和城市建设水平同步,有效落实好人员密集场所的监督问题,避免执法周期长、执法规模窄、执法力度弱的问题。人才建设不是单纯地引进专业人员,而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现有消防监督人员的整体实力,并全面注重实践,做到“强筋骨”与“注活力”两手抓的人才战略。“强筋骨”是抓住现有的人员,不断提高他们的实力,针对新形势、新问题,不断做好教育培训,改变落后人员的理念,用全新的观念武装提升其专业素养。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全面用好物联网技术,充分构建人防与技防结合的消防安全监管体系,有效提高监督效果与质量。“注活力”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改变现有结构,增强监督专业能力,引进人才、吸纳人才,解决好队伍年龄断层问题。为了全面提高消防监督人才建设能力,需要依靠地方政府、教育机构等多种主体,做好长期合作,根据消防监督工作需求,进行专业人员培训,保证监督的质量。

4.4 提高消防安全保障设施养护监管品质

消防器材是重要的设备,要把设备的检查与监督放在首要位置,特别是在人员密集场所中的消防器材,对消防工作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日常工作中,要全面做好消防器材的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更换与维护,保证器材的性能良好。一是建立日常联系。监督单位要和人员密集场所建立起日常联系,并且为了保证安全,要和相关企业责任人建立三级检查制度,这样日常巡查、定期检查与部门联动一起进行,使消防监督工作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及时对灭火器、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备进行性能测试,保证器材的寿命与质量;二是量化指标进行检测。要把重要的器材列入清单,比如供配电设施、自动报警系统、供水设施、气体灭火设施、应急照明设施等纳入到检查的范围,及时设定标准,对相关器材的参数进行检测,特别是灭火器压力、照明灯充电速度、灭火泡沫液有效期,一定要细化各项指标,指标不合格,立即督促更换;三是形成良好的制度。要建立相关的检查监督制度,包括《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消防设施巡查记录》《消防设施维护记录》等,严格做到详细记录,不能出现漏记的问题,以免影响到器材管理。

4.5 做好消防安全相关知识的综合宣传

安全防火、人人有责。要全面提高宣传质量,做好基层消防安全知识宣讲,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消防意识,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更要做到全面宣传,利用海报、广播等形式,全面提高进入密集场所人员的消防意识。对经营商户也要严格监督,提高他们的消防意识,特别是对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等,一定要强化主体责任,从装修设计上提高消防责任意识,以消防规范为标准,避免用可燃易燃材料,提高防火性能,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降低火灾几率,避免火势蔓延。科学用好各种宣传渠道,线上、线下结合做好消防监督宣传,如宣传册、讲座、教程等都能够起到教育作用,要对各年龄段人群做到全覆盖,构建高质量消防安全文化氛围。要联合各管理单位,由消防单位牵头,做好公安、政府、社区、场所多方人员的合作,全面提高演练活动能力,打好“预防针”,提高人民群众自救能力,这样火灾发生后,人们才能不慌乱,在有序的指挥下,防止发火踩踏事故,提高疏散效果。

5 结束语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全面提高监督水平与能力,有效预防火灾隐患,全面研究消防问题成因,有效做好监督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稳定,进而有力地推动经济建设与发展。

猜你喜欢
密集火灾事故场所
一起亡人火灾事故原因的认定
耕地保护政策密集出台
密集恐惧症
听的场所
对烟头引发火灾事故的调查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莫名的火灾事故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引发的思考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