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型教学模式下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

2021-12-31 19:31王雅杰
科学咨询 2021年22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王雅杰

(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迅速。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得到普遍应用,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大方向,相关教学理论日益成熟,教学模式也日益呈现信息化发展的新态势。尤其是2020年,教育部门积极部署,借助各大网络资源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保证了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由此线上与线下融合式教学的优势愈加显现,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正确结合信息技术,合理、高效地开展教学是我们首先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简单剖析信息技术视域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基础上,以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最终问题导向,进一步探讨了新式教学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落实途径,希望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数学核心素养综述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所获得的价值体系、能力品质等的总和,形象凸显了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之所在。正是由于课程改革越来越注重“四基”“四能”的培养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更显其重要性。

(一)数学核心素养内涵

由于数学学习过程的复杂性与研究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核心素养更有其独特的价值。数学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导向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思想方法,真正实现发展能力、提升自我的价值目标。

数学核心素养由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项内容共同组成。其涵盖数学学科的各个方面,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是一个有机统一、密不可分的整体。

(二)数学核心素养意义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突出交代了数学教学与信息化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强调教师应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个体需求基础上,着重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由此,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而开展的教学,有利于真正达成教学的各项基本理念,深入实现教育目的。

二、信息技术影响下新型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一)传统教学的表现及不足

传统模式下,教学过程局限于课堂,所有传授内容在课堂完成,将学生的知识巩固、内化放到课后,极大程度限制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1]这种教学模式将完整的教学过程相剥离,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课堂互动效果差;教师为了完成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而单纯地“赶进度”,学生被动生硬地灌入新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真正掌握,有悖于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导致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缓慢。基于以上要素,课堂的系统性变革势在必行。

(二)新型教学的改进与突破

立足于传统教学的不足,不得不启发教育工作者进行全新的尝试与探索,在新理论、新技术的指导下,如何以信息技术为突破口,打破传统模式的不足,使教学真正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成为当下难解之谜,新型教学模式随即应运而生。[2]

新型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其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水平为出发点,合理设定教学任务,借助多方面教学优势,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与课堂结构,力求于课堂同时达成知识的讲授与内化目标,注重寓教于乐,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协调发展。

在教育改革发展浪潮的推动下,新型教学模式下的课堂结构与教师角色发生极大转变,课堂任务围绕学生而展开,教师促进学生进步,真正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形式。正所谓“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贤于师”,师生互动增多,学生及时反馈学习情况,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实现能力的养成,构建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新型教学下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落实

(一)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还重点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考虑到学科知识的抽象性,启发教师从实际生活入手,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学生熟悉的、合理的、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切实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领悟生活中的数学之美。

情境创设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师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将实际生活与数学抽象知识相联系,熟练掌握生活现象与数学问题的相互转化,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势,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探究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发展核心素养。

(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问题解决策略

在新型教学模式的支撑下,在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导向下,数学教学应基于学生的结构特点,聚焦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奥苏贝尔与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启发教师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开展基于学科知识特点、逐步丰富学生个体知识内化的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数学学科知识的建构以学科情境问题为线索,以知识重组为过程,以问题解决为目标,致力于将碎片化、陌生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已有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因而,这启示教育工作者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也应以问题解决为方向,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形成完整、正确的问题解决策略,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在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借助互联网优势,结合线上视频学习、线下交流分享等形式,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在实践中一同积累学习经验、领会数学思想,做学生良师益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形式,从根本上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完善教学设计与评价考核

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要根据当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充分预估、模拟实际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优势,科学规划教学环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选择与传统不同的新型数学评价考核方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体现数学学科对学生知识基础以及技能拓展的要求,侧重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考察。

此外,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基于阶段性的汇总分析,切实了解教学效果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积极寻求改进对策,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方向和支撑。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重点剖析学生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同时结合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实行针对性的激励方式,积极鼓励学生,不断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学习的自信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数学文化知识的渗透

一直以来,数学文化作为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发挥了独特的价值与作用。数学课堂教学在注重数学知识技能掌握的同时,也应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融合数学文化的教学是课堂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要求教师在力求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为切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借助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多方面筛选视频资源,带领学生了解数学家们的卓越贡献、认识数学知识的来源与发展历程,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尤为注重课堂时间的分配,应把握好数学文化与知识教学的占比,将数学文化作为课堂的补充、知识的拓展,切勿重此轻彼。同时,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深入融合,更深切地传达数学文化的价值,真正打造知识与文化互通的课堂。

四、结束语

在全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支撑下,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难题。[3]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长期的、过程性的发展目标,是师生齐心协力、综合提升的结果。正是由于学科的抽象性与复杂性,要求教师在提升自身知识基础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途径等要素与核心素养的充分结合,积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打破原有教学模式,让课堂切实有效成为发展学生素养的途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