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与养生文化

2022-01-01 01:46邢海阔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奇书金瓶梅泡茶

邢海阔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党政办公室,福建 福州 350000)

随着有明一代对养生的推崇,文人阶层也成为养生之风的践行者和推广者,这种风气直接体现在诸多笔记和诗文作品中,也不自觉地影响了明代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小说作品,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作为明代小说的代表作和巅峰巨制,体现尤为明显。

一、四大奇书的养生之风

四大奇书题材各异,分别运用了魔幻、英雄侠义、历史演义和世情等多种小说体例,受各自题材所限,叙事手法自然也大相径庭,但横向对比来看,依然可见较为明显的共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饮酒的描写

《水浒传》[1]是四部著作中写酒着墨最多的一部,其中或以酒会友,或借酒消愁,无论喜怒哀乐,酒皆必备意象,在推动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叙述中,酒的作用也分门别类一一说明,其中不乏饮酒的“门道”。如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整书未见其喝得酩酊大醉,说明具有较高身份地位的林冲深谙醉酒伤身的道理而能加以克制。在书中常见的一个情节就是酒在喝前先温一温,这跟我国古代的饮酒习惯也是一致的。另有酒后汤药的叙述,宋江怒杀阎婆惜一回中,卖汤药的王公有“押司必然伤酒,且请一盏醒酒二陈汤”的表述,可见梁山好汉虽大碗喝酒,也不是不顾身体而乱喝。

《三国演义》[2]中写酒大多是借助酒意象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变不可能为可能,如周瑜装醉骗蒋干、许褚因杀许攸而被曹操禁酒等情节,但也不乏有关饮酒的养生理念,最为津津乐道者当属“煮酒论英雄”。虽然当时是否真的是用青梅来煮酒学界意见并不一致,但这种吃酒的方法无疑在当时是以酒养生的好方法。同时,三国中应当也有先将酒温一温再喝的习惯,这才使得“温酒斩华雄”被奉为经典故事。

《西游记》[3]以佛道为主要题材,饮酒本应是较为忌讳之事,但西游中却多处可闻“酒味”,无论主人公还是诸位妖魔鬼怪,都是酒的“代言人”。《西游记》中有关酒的情节多数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对酒的内容着墨较多的应是对于“荤酒”还是“素酒”的认知上。如唐僧取经出发前,唐太宗为其饯行,唐僧言“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得知为素酒后,方饮。再如唐僧被老鼠精所抓后,得知是葡萄做的素酒后才勉强吃了一盅。古代的素酒一般指未经“蒸馏”的酒,这种酒度数低,对身体的损害也小,虽然文中唐僧喝素酒是佛家规矩所致,但也是酒与养生相结合的一个缩影。

《金瓶梅》[4]一书因其写作题材的特殊性,书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酒”这个意象。据不完全统计,书中有关酒的记载有金华酒、黄酒、老酒、南酒、葡萄酒、竹叶青等20 余种[5]。在饮酒时也有独特的讲究,如书中第35 回讲道:“吃螃蟹得些金华酒吃才好。”再如第61回写吃菊花酒的方法和步骤,开坛之后“未曾筛,先掺一瓶凉水,以去其蓼辣之性”。两个小小的细节,可见主人公对于酒的特性的熟谙和对于饮酒养生的重视。

(二)注重中医药的描绘

《水浒传》中有关药的记载有疗伤药、毒药、蒙汗药、保健药等多种类型,特别注重运用汤药调理身体[6]。宋江得怪病危在旦夕之际,神医安道全出场,内服外敷,当然也少不了中药调理。第38 回中,张顺来看宋江吃坏了肚子,随即买了一副“止泻六和汤”来调理,可见作品人物对于中药养生理念的重视与认可[7]。

《三国演义》全书都写征战杀勠,也不乏对中医药的描绘,如第23 回太医吉平用毒药欲毒死曹操、神医华佗为曹操治疗头痛病及华佗医术之未能传世,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记载了中医药的历史。

《西游记》受题材影响,中医药镜像更为突出,尤其体现在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书中人物太上老君,其特长或者说爱好是炼丹,炼制的丹药有长生不老之功效,这也体现着我国古代人民对于延年益寿的朴素向往。书中出现的蟠桃、人参果,甚至诸位妖怪想吃的“唐僧肉”,都是因能长生不老而变得极为珍贵,可说是中药养生的生动写照。

《金瓶梅》有大量篇幅描写中医药,据统计,书中出现名号的医生就有十几位,其中既有经过正规学习的“太医”,也有自学成才的赤脚医生,当然也不乏像胡太医这样的庸医和巫医。书中也有大量关于中药配制的记载,如第61回中任医官开的汤药归脾汤、第76 回中西门庆提到的暖宫丸药等,另有延寿丹、百补延龄丹、定心汤等有名称记载的汤药。

(三)注重饮茶之风

《水浒传》对于茶的描写颇费笔墨,书中饮茶习俗上至皇族、下至百姓,待客拜茶、歇脚吃茶、饭后饮茶之风蔚为大观。《水浒传》中写到的专门饮茶场所有十几处,其中既有渭州雇佣有专门“茶博士”的茶坊,也有自己独自经营的阳谷县王婆茶坊,足见茶事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茶品类上也高低不一,九天玄女赐的仙茶可属极品,智真长老的活佛茶和李师师的香茗应属上品,王婆茶坊中的“姜茶”“宽煎叶儿”等因是其极力推荐给西门庆的茶应算得上中品,史进在茶坊中点的“泡茶”仅能算是平民阶层歇脚时候消费的日常茶饮。

《三国演义》对于茶的记载,也较好地反映了我国古代饮茶的传统。如第75回讲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一节,虽然华佗是应邀来看病的医生,依然“闻有医者至,即召入。礼毕,赐坐。茶罢,佗请臂视之”。应有的礼数一点都不缺,也看得出时人对饮茶的重视。书中也提到一些特有的茶种,第89回,孔明军队误饮哑泉水,受汉伏波将军马援古庙中老叟指引,拜访万安隐者以求解救方法,万安隐者孟节招待孔明的是“柏子茶、松花菜”,虽未记述配方及功效,但应属少数民族的一种养生茶。

《西游记》通篇洋溢着浓浓茶香,据统计,“茶”之有关文字在书中出现近两百次。自古佛以修身养性、益寿延年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佛对于饮食有着诸多禁忌,但茶却是佛的最佳伴侣,以致有“禅茶一味”思想,《西游记》体现得非常明显。第13回中上方长老迎接唐僧一行,即是“相见献茶,茶罢进斋”。《西游记》一书讲佛的同时更状妖,且书中之妖或许出于对成仙成佛的追求,也都喜饮茶。第59 回孙悟空一借芭蕉扇时,他躲在“茶沫”之下,随茶水进入了那“罗刹”的肚子。书中凡人也大都有饮茶习俗,唐僧师徒一行,无论是在山野百姓之家,还是受名门望族招待,都是先茶而后斋饭。书中也提到一些具体茶的种类,第88 回即提到玉华王招待唐僧时,“献几番阳羡仙茶,捧到手,香欺丹桂”。

《金瓶梅》关于茶的描写在四部书中最为丰富,因其在情节上与《水浒传》有所渊源,也重点描写了王婆茶坊以及其中售卖的茶——梅汤茶、合汤茶、宽蒸茶等。还出现了大量的养生茶或者说“果品茶”名称的记载,如第34 回的木樨芝麻熏笋泡茶,第75回的芫荽芝麻茶,第73回的土豆泡茶以及蜜饯金橙子泡茶、梅桂泼卤瓜仁泡茶、咸樱桃泡茶、木樨青豆泡茶、胡桃松子泡茶、瓜仁、栗丝、盐笋、芝麻、玫瑰香茶等等,活脱脱一部以茶养生的书。

(四)注重饮食的搭配

《水浒传》多写英雄好汉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但也不乏米、面、水产、蔬菜、果品等,据李建凤研究统计,“小说中所描写的梁山人物群的饮食结构和内容中,面、肉、酒、汤4 类的权重较大,分别是19.05%、23.81%、15.48%、13.10%”[8]。汤的比重如此之大,与书中人物大量饮酒,需要以汤来养生应有直接关系,现在南方地区就有“饭前三口汤、肠胃不受伤”的俗语,可见梁山上的诸位好汉也都是粗中有细。

《三国演义》虽然通篇相互征讨、党同伐异,但也不乏对于养生理念的生动描述。第14 回,曹操初见董昭在“官僚军民皆有饥色”之时能“眉清目秀,精神充足”,董昭回答“某无他法,只食淡三十年矣”。董昭经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终年80 余岁,为我们今日清淡饮食树立了典范。

《西游记》师徒取经之路是修行过程,期间的饮食自然无法得到保障,往往是饥一顿饱一顿,正如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所言“取经者总是感到饥饿”,故饮食的营养搭配无法得到保证。但书中无论是妖魔鬼怪还是天上神仙,无一不对灵丹鲜果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使得“唐僧肉”成为一个能够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重要意象。

《金瓶梅》的饮食描绘不胜枚举,据不完全统计,书中所提到的菜肴有200余种,其饮食的丰富程度甚至不亚于《红楼梦》,对于烹饪的方法,书中也是无所不用其细[9]。如对于“过水面”的写法中,从面煮好后用清水过了,到“卤”的做法,甚至作为佐餐的四味小菜,都介绍得细致入微,“一碟十香瓜茄,一碟五方豆豉,一碟酱油浸的鲜花椒,一碟糖蒜;三碟儿蒜汁,一大碗猪肉卤”,荤素搭配颇为合理,作者本人对这些吃食必定颇有心得。

二、四大奇书养生写作笔法各有侧重

四部作品创作于同一时代,背景一致,在养生理念上,许多地方是不谋而合的,但毕竟题材迥异,不同的题材类型和切入点对养生文化、养生理念的描写也影响较大,这直接导致四大奇书各自特色明显,特点突出,理念各有侧重。

(一)《西游记》与佛道特色

《西游记》是一部题材特色鲜明的神魔小说,其中凡人的“戏份”很少,虽然唐僧算是毫无法力的肉眼凡胎,但其前世今生以及御用取经人的身份,注定了其本身即是一个“大仙丹”,全书充斥着佛道理念,这也使得书中人物无论吃穿住用行,都无法完全跳出佛道的藩篱,深深烙上了佛道的烙印,“长生”“长寿”成为各个群体追求的终极目标。但长生毕竟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如水中月镜中花般不切实际,因此其养生理念也围绕“仙丹”“蟠桃”“人参果”“唐僧肉”等意象停留在半空,根本无法落到实处。

(二)《水浒传》与市井性

《水浒传》是一部起于市井、描写市井的重要作品,虽然一百零八位好汉不乏上层名流,但在观念意识和饮食习惯上都给人一种“豪气”,即“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另一方面,据记载,北宋饮食业兴盛,商业化达到顶峰,甚至有宫中饮食采买于外的记载,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市井饮食的发展。市井特色使得《水浒传》的饮食有着高度的自主性,比如武松打虎前连喝十八碗酒及醉打蒋门神之前的“无三不过望”,书中对于食材、食器、食礼的描写,都无一例外地体现着市井特点。

(三)《三国演义》与人物形象塑造

《三国演义》是一部典型的历史演义题材小说,通篇以征讨、战争为主,书中人物形象众多,情节曲折,当然也不可避免地着重描写了煮酒论英雄、群英会蒋干中计、关羽单刀赴会等经典情节,但在养生文化的描述上,作品也有详写宴会及交往过程,略写吃喝内容,甚至只是一笔带过。如对于赤壁之战起了决定作用的“群英会蒋干中计”这一故事中,对于宴会中周瑜如何“堵住”蒋干的游说之口以及宴会后如何用假书信骗蒋干中计的描写细致入微,但对于宴饮中吃了何种菜肴、喝了哪些美酒则是一笔带过,其他故事的描述手法也基本一致,都很少涉及饮食和酒席内容本身,只详述宴饮过程,一切为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塑造而服务。

(四)《金瓶梅》与饮食百科全书

《金瓶梅》是一部饱受争议的叙事作品,因其“淫”的特点而被羞于启齿或者谈之色变,但这丝毫不影响其作为明代小说四大奇书的文学史地位,其中的养生文化描述蔚为大观,可算是同时代作品这一领域的集大成者。据《金瓶梅食谱》统计,作品中所写到的主食、菜肴、点心、干鲜果品等达200余种;茶19 种,“茶”字出现734 个,饮茶场面234 次[5]。另外,酒24 种,“酒”字出现2025 次,大小饮酒场面247次。相比之下,小说里“性事”描写才105 处。事实胜于雄辩,说《金瓶梅》作为明代小说中的一部饮食百科全书一点都不为过。

明代小说四大奇书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其文学性、艺术性等领域的不可超越,更在于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的写实性。受有明一代养生之风日盛的影响,四部作品无一例外地在养生文化上有所涉足,虽然写实的同时不可避免存在艺术上的加工和拔高,但依然无形中增加了作品的内在价值。

猜你喜欢
奇书金瓶梅泡茶
奇书骏马佳山水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中药泡茶要对症 体质差异方不同
第二十七回 多行善事误会消 获赠奇书乐逍遥
鲸鱼”泡茶器等
Sim Sim
从“影写法”看《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与超越
明清小说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从《金瓶梅》到《红楼梦》
秦迤松书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