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时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方法

2022-01-01 19:49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党校郭征
区域治理 2021年34期
关键词:弘扬中华传统

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党校 郭征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要继承的精神。而在新时期,继承与发扬这种精神需要社会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本文就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展开讨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这对于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对文化价值的高度肯定,同时也体现出了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十足信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作为广大人民甚至整个国家的精神食粮,文化自信可以不断引领社会走向长远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能为社会道德建设与坚定人民信念提供一定的助力。

二、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

从古至今,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就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且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文化资源也在不断促使人们深入挖掘我国传统优秀的文化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只有不断弘扬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才能不断增强,因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例如中药医学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医抗击疫情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充分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实力,对于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增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坚定文化自信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真实体现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是自古至今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精神。而中华传统文化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而坚定的文化自信是人们对文化价值的高度肯定,即可将其视作对个人以及个人以上精神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可,而在以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为良好前提下文化自信的加强便是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很好弘扬的明显且真实的体现。

(三)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从以上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文化自信的分析来看,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即始终存在着正向的影响关系。也就是说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可以促进文化自信的提高,而文化自信的提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成果。

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一)传承优秀民俗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积累了很多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的存在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人们文化自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民众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与观念的淡薄,使得民俗文化的保存与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不断提升民众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当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和发扬,才能使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得以在世界面前完美地呈现。

(二)注重产品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逐渐使这个时代的人们脱离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人们随之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要求文化产品的质量需不断提升。例如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日本灵异作品的情节设置与真实性就很好地展现出了产品的高质量与水准,与之相比我国的文化产品在质量上却不尽如人意,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以及监督审查管理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也就使得观众在无法收获较好的观看体验的同时对于其中流露出来的文化理念也不感兴趣,因此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视与提升同样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一。

四、新时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主要方法

具体而言,新时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策略主要包括发挥政府认同引领的作用,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借助互联网等多种宣传形式,使传统文化传播途径得到扩展、创新发展结合先进文化与技术,组织创新宣传活动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一大动力、增强大历史观、学会理性反思、不断拓宽国际视野的几个方面。

(一)从社会角度考量

一是发挥政府认同引领的作用,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新时期,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加强的过程始终需要有政府认同的推动,这样人们才能在其指导下进一步从思想道德建设中获得一定的启发,并大大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例如深圳某基层社区就深入发挥基层党建政治引领作用,引领了基层民众对政府全面认同,更深层次上是让人民群众在学习认识的同时感知到政府的治理方向,从而真正意义上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二是借助互联网等多种宣传形式,使传统文化传播途径得到扩展。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互联网的融入使各行各业的宣传途径更多,广泛的宣传形式使得年轻人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渐渐地被其魅力所感染,进而喜欢并自发地去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例如抖音、快手就是时下年轻人较为喜欢的一种传播途径,通过这种创新又有趣的方式来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入且全面的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例如深圳某基层党校就借助美篇、快手平台建立了单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账号,并通过这种形式传播优秀文化,这对于其单位内部以及更多的观看者的文化自信的增强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是创新发展结合先进文化与技术,组织创新宣传活动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一大动力。创新发展将先进文化与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弘扬的进程。因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需要不断组织创新主体文化宣传活动。例如某基层党校开展的“大家谈、现场看”党员主题日活动,帮助教职工从现场观看整个过程中体会到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实现了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号召力与凝聚力的作用。

活动开展期间,该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深圳市党史馆、方志馆“现场看”,通过此种方法,党员们在真实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得到熏陶和启发,受到传统文化魅力的感染,文化自信大大提升。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全体党员聆听了深圳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一幅幅珍贵的照片,近距离感受四十多年来党领导深圳人民进行建设、改革、进取的历史画卷和辉煌成就,被一个个优秀、先进的“拓荒者”的事迹所感动。通过传统文化弘扬传播,进一步增强党校教师党员的身份意识和党性修养,明确自身作为思想意识领域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也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二)从个人角度考量

个人是组成社会以及国家的重要部分,从个人角度实现新时期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文化自信的增强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具备大历史观、理性反思的能力以及不断拓宽国际视野的能力。

一是要具备大历史观。大历史观是每一个个体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一定要具备的,即将自身思维不再束缚于相对狭窄的思维与视野内,而是将其不断扩展与延伸。进一步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每一个传承人都用大历史观来审视,需要每一个中国人身体力行地去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如此一来,文化自信才能在被领悟的同时也增强起来。二是要具备理性反思的能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并不是一个单向全部吸收的过程,而是有选择性的吸收并理性接纳的过程。而这一个过程中每一个个体的理性反思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个在新时期下的个体更应该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即一方面需要对自身的长短处有着一个清楚的认知;另一方面要以谦虚的态度接受他人的优点,进而不断在理性反思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自信的增强。三是要不断拓宽国际视野。国际视野的拓宽对于个体而言意义十分重大,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要增强文化自信势必要将个人视野拓宽到国际视野,明确当前中国在世界发展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从而为增强文化自信寻找途径,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能够为国际博弈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从国内形势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已经不断被刷新出新的记录,脱贫速度与战“疫”中的中国力量都为国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深圳龙岗区委党校就曾开展疫情中的中国力量演讲论坛,旨在通过视野的拓宽辨析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党员们在了解自身文化与他国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的基础上对自身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与解读,从而为文化自信的增强提供更多丰富的内容与动力。

五、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新时期我国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而这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为结果。面对弘扬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扬,文化自信进一步的提升。通过本文的分析结果看,新时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策略主要包括发挥政府认同引领的作用,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借助互联网等多种宣传形式,使传统文化传播途径得到扩展、创新发展结合先进文化与技术,组织创新宣传活动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一大动力、增强大历史观、学会理性反思、不断拓宽国际视野几个方面。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还需要政府、社会、人才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弘扬中华传统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