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360度法”健全基层党组织党建有效融入中心工作的保障机制

2022-01-01 19:49中国联通海南省分公司吴素珍陈洪剑朱叶
区域治理 2021年34期
关键词:中心党组织国有企业

中国联通海南省分公司 吴素珍,陈洪剑,朱叶

一、引言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开展应急管理的排头兵。2016年以来,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国企党建工作不断地向纵深推进,基层党建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有企业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目前,国有企业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党要管党,把党的建设做好。国企意识到了党建融入中心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多种举措,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操作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仍然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为“两张皮”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缺乏适用的理论基础,没有讲好“党建故事”,党建的相关理念和要求没有完全入脑入心,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与中心工作密切结合起来。本文研究了目前国有企业党建融入中心工作面临的挑战与不足,分析引入了“360度法”健全基层党组织党建有效融入中心工作的保障机制。

二、国企党建融入中心工作的必要性

(一)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中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于企业而言,生产经营是中心工作的主要内容。国有企业要发展强大,必须要抓好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企业党组织在纵向上嵌入全国党组织,在横向上嵌入企业,国企党建要凸显价值,就要为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以经济效益作为衡量党建成效的重要指标。

(二)探索党领导和企业管理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体系的需要

在国企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的独特政治优势和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这是新时代对国有企业提出的新要求。2016年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改革以来,中央逐步确立了党领导国有企业的治理体系,构建了新型公司治理机制,整合了国企的政治和经济功能,党领导国企是党代表人民行使所有人权利的必然要求,国企党组织在企业贯彻落实党的宗旨、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是对国资部门按照产权逻辑扮演出资人角色的完善和提升。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和社会发展大趋势,尊重经济发展规律,把握市场发展走势,努力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找准对接点、着力点、创新点,才能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党建可以是塑造公司品牌的一个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是我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必须做强做优做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能体现出党的执政能力。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要落到实处,往基层方向延伸,就必须促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

(三)激发党员先锋模范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坚持党建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制胜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两者统一起来,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动力支持。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把广大党员组织起来,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有效融合是夯实这个基础的关键。通过特色党建,建立党员先锋突击队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良好的党员形象凝心聚力,带动人民群众共同进步,促进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地完成生产经营工作。

三、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党建融入中心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不足

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经历了强基固本、规范化建设和提高质量三个阶段,党建质量不断提升,经过多年的探索,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相比有效融入的更高要求,目前仍然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为对融合内涵的理解不到位,对党建属性的理解不够精准;没有在理论层面掌握党建与中心工作的内在联系,把党建与中心工作的成效简单捆绑,学用分离、知行脱节,没有完全做到知行合一;注重提要求、谈认识,但是在操作中缺乏具体有效的方法、工具和措施;党建融合载体不够丰富,党建资源利用还不充分;党建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不强,存在贴牌化、形式化和表面化现象,对党建经验的总结概括不到位等。

(二)原因分析

导致融入工作存在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部分“关键少数”对党建工作价值创造属性的认识不到位或者偏差,抓党建工作的内在动力不足。第二,部分人员没有全面认识到党建的组织管理属性,没有统筹协调党建的规范和赋能作用。第三,党建的理论基础薄弱,党务人员和基层党组织成员缺乏应用研究能力,对党建工作如何有效促进中心工作发展的思考不充分,还没有形成好的制度、办法和抓手。第四,党务人员不仅存在知识盲区而且缺乏合格的教练,以及党建资源缺乏,难以发挥引导作用,少数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业务能力和使命感有所欠缺,其思想认识还没有跟上新时代国企党建的步伐。第五,党建相关部门对基层党组织的考核指导不到位,舞好指挥棒能力仍需加强。综上所述,公司在不断摸索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距离摸清党建规律,两者有效融合,创建党建品牌仍然有较大的空间,党建工作仍然存在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的“两张皮”现象。

四、引入“360度法”建立健全融入保障机制的思路及对策

(一)引入“360度法”的解读

“360度法”强调的是抓好党建的三个作用,实施六大路径和实现“零距离”无缝融入目标。“360度法”起源于绩效考核的实践,其内涵是围绕考核对象全方位收集绩效信息,克服信息不对称,争取客观、全面地评价考核对象,避免出现考核信息失真、片面评价考核对象等问题。

党建融入中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由多个层次、多个领域的主体构成,需要形成合力。“360度法”可以有多种理解。第一,“360度”是一个角度,是空间上的全方位、时间上的全天候、对象上的全覆盖,覆盖各个层级,这是多方面的融入。第二,“360度”给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杀毒软件,时刻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让大家意识到在开展党建工作时需要注意自我纠错。我们根据“360度法”构建的融入机制包括,抓好3个作用、打通6条路径、实现0空白,这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360度法”整体结构及建立健全融入保障机制的思路

1.抓好3个作用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一支乐于奉献、敢于吃苦、勇于攻坚克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一支充分有效的职工队伍。

(1)要抓好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打造企业领头雁的作用。高质量推动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党建“一岗双责”机制,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够自觉运用党建理论和科学思维开展中心工作,身体力行、躬身入局、带头表率,以领导干部的影响力转化为对普通党员和员工的潜移默化的行为。

(2)抓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党在企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建的部署要求是否覆盖各层级的关键。它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以先进典型带动创先争优,努力完成好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需要围绕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采取相关举措,包括围绕急难险重工作成立党员突击队,面向基层和群众成立党员服务队和党员先锋队等;围绕经营任务和重点难点工作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冲在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第一线;组织成立质量圈,在企业攻坚克难和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所作为。

(3)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在工作中以积极表现影响周围的员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建需要塑造原型,在党员和群众中间宣传这个原型,以此带领和影响更多员工。党员同志更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要有带头意识,处处作好表率。要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及关头豁得出来。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勇担使命、敢于作为,充当攻坚克难的排头兵,率先垂范以优秀共产党员的风范感染和带动全体员工积极工作,弘扬时代正气,树立企业新风,引领企业文化。

2.打通6条融入路径

(1)强机制,将党的政治优势与企业的治理优势有机结合,打造企业主心骨。企业在竞争激烈、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需要一个主心骨来发挥指引发展方向、坚定员工信心的关键作用。预期效果是运用党的政治优势提升和改进传统的企业管理体系,打造引领企业发展的主心骨。具体举措包括: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不断优化健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考核机制,立足业务工作特点合理设置考评内容,精准量化考评指标,把“软指标”变成“硬杠杠”,在重点问题、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以及薄弱环节加大分值,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实现国企党建与中心工作的互促共进。

(2)强队伍,把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优势与市场化选聘的优势深度融合,打造企业领头雁。坚持党的组织和工作机构同步设立,确保相应体制机制及时对接。坚持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为党组织及时正常开展工作提供有效保障。结合企业实际贯彻落实“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做好关键员工和业务骨干的思想工作,将其培育成为领头雁,发挥好组织带领普通员工的作用。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大力选拔忠诚、干净有担当、有能力的干部。建立党务人员与业务口的交流机制,开展常态化的双向交流,符合党内任职条件的公司处级以上干部均进入党支部任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一肩挑”,促进基层党务人员综合能力提升,不断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质量。

(3)强思想,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与优秀的企业文化相融合,打造员工加油站。党建工作是“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凝心聚力和引领思想。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状态对工作效果尤其是客户体验有显著影响,预期效果是帮助员工克服工作倦怠,加注工作动力,养成积极心态。可以加大思想教育力度,让党性思维成为惯性。思想上融入,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打通思想沟通最后一公里。需要从被动“防守”变主动“出击”,例如开展“三必访,四必问,五必谈”工作等。抓好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履行党支部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中心工作优势,让广大员工时刻感受到来自党、来自公司的组织关怀。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开展好主题宣传,着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造优秀企业文化,通过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培育选树先进典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汇聚正能量、举旗帜、聚民心,振奋精气神。

(4)强载体,把党的组织优势和企业的创新管理优势深度融合,打造企业的先锋队伍。独木难成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成熟稳定的先锋队伍,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稳中有进的工作状态。基层党组织紧密围绕本单位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找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利用形式多样的载体,可以是学习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特色党建、争先创优工程、纪委巡查工作等。党支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自主探索党建中心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方式方法。围绕企业的新项目、新客户、新需求,充分利用党员亮身份、晒清单、亮承诺、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党员攻坚小组等载体,不断地把党建工作往内里推、往深处推,组织党员在干中学,培养实践理性。

(5)强监督,把党的纪律优势和企业的内控体系深度融合,构建党领导国企的新型防火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是一个纪律严明、体系严密的组织,企业要行稳致远,离不开自我控制、自我规范。需要实现党纪国法企规在员工入脑入心,自觉遵守,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想明白。注重纪检监督领域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参观监狱、观看廉政教育视频、剖析解读典型案例等方式加强影响力,同时,深入分析违纪违法违规行为对党员员工自身、家庭和企业的恶劣影响,从源头疏通思想堵点,从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疏导,不断更新人财物等领域的制度,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6)强联系,党建是最好的品牌,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岗位可以通过党建顺利达成共识、达到同频共振。党建为大家提供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为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工作岗位的人提供了一种可以通用的语言,通过这种通用语言,可以更好地相互合作,达到合作共赢。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开始注重党建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建设,对内可以达到党建工作与业务的融合,对外可以吸引到更多优秀企业与之合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之一,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教给我们的优秀经验总结。通过发挥党的群团优势,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3.实现“0”空白的无缝融入、全面同步、无缝对接

党建有效融入中心工作最好的效果就是“0”空白的无缝融入,就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通过双向相融,管党务的干部不断增强“党建+”意识,业务部门干部不断增强“+党建”意识,坚持和完善“一肩挑”“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通过搭建和丰富有效载体,加大特色党建创建,使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实现“1+1>2”的效果[2]。

抓好基层党组织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有效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脱虚向实”,使得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才能打破就党建抓党建的“自我循环”,搭建载体平台,找准发力点,把“两张皮”变成“一体两面”。

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作用、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作风战斗力、社会号召力转化成引领和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从政治保障、制度保障、组织保障、基层基础、营造良好环境等多方面努力,使党建工作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红色引擎”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

五、思考与展望

党建如何有效地融入中心工作,这是一项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推动将党建融入中心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
中心党组织国有企业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清华党组织公开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