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听后续说的大学英语口语混合式教学研究

2022-01-01 19:49三峡大学徐小芬
区域治理 2021年34期
关键词:公鸡狐狸听力

三峡大学 徐小芬

一、引言

王初明提出,外语教学应当“唤起学生的内生表达动力,并激发创造内容的兴趣,同时提供优质语言输入以供模仿”。“以续促学”正好能够满足这种教学要求,符合语言学习的“学相伴用相随”的原则。目前,基于“续论”的“读后续写”的促学功效得到了广泛验证。但对基于“续论”的另一种教学法——“听后续说”的促学功效的研究比较鲜见。因此,笔者尝试以“续论”理论为基础,探讨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采用“听后续说”指导英语口语课混合式教学,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产出质量,培养国家所需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二、“续论”的概述与“听后续说”

“续论”基于互动协同、输入输出等二语习得的理念而产生,一经提出便备受关注。语言要在语境中使用,源于交际体验的接续对话,是“续论”的基本理念。“续论”认为高效的语言学习是利用对话过程中的不完整语段,学习者理解不完整语段的同时,需要对其进行续补、拓展与创造,在体验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续论”使理解和产出产生交集,理解的是他人的书面或口头表达,“续”的是理解之后的自主观点和思想,两者的高低不同,在理解与产出的交互中产生拉平效应和语境补缺作用,能提高重复使用上文语言内容与结构的概率,语言表达能力正是在产出与理解能力不断拉平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基于“续论”的“听后续说”意在听取对话或文段内容后,根据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回应和输出,接续对话人或上文的内容,从而进行有效的交际沟通。“听后续说”采用听力与口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同人与人面对面地对话,使输入与输出紧密衔接。续说的过程中有已听语言可供参考,续说中产生的丰富语境使语境信息更易融入表达,从而产生语言拉平效应,对语言协同性产生积极作用。

三、整体设计思路

针对大学英语课时有限和国内有学者提及的在实施“听后续说”时,由于听力材料是动态的,学习者不能反复琢磨语音材料的语言内容和结构,进行模仿和比对,导致续说正确率、流利度和复杂度偏低的问题,笔者设计了基于“听后续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求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激发学生内生语言表达动力和“说”的能力,切实提升口语教学效果。考虑到已知信息对后续“说”的内容有很大影响,本课程设计考虑为学生提供不同比例的信息,进行故事续说。同时,为高效利用课堂有效时间,本课程设计利用混合式教学优势,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具体来说,即先在课前线上给与学生不同比例的听力信息,让学生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原听力音频内容之后,再在课堂进行线下续说故事。探讨听后续说中的语言产出协同对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的促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实验参与者是同一班级中不同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成员根据上一学期期末英语口语和笔试成绩进行分组,各小组均有不同层次的学习成绩,但确保各小组内平均成绩基本相当(差别在1分以内,经SPSS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以确保最终效果不受分组影响,可比性强。

(二)课程实验设计

本研究探讨“听后续说”的口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考虑为学生提供不同比例的信息,探索信息量对后续说的影响。选择一个30人的自然班级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将同一个班分为5个小组,每组6个人。第一组至第四组为试验组,分别给与听力材料信息的20%、40%、60%和80%的听力材料,然后进行课堂续说。第一组作为对照,不做线上信息提供,即课前信息提供量为0,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进行听力材料发放,并以此主题进行叙说。为保证各组之间所说的相互不影响,续说顺序从信息获取少的小组开始,即以第一至第五组依次进行。实验时周期设置为4周以避免本研究对学生最终成绩有过大影响。实验结束后进行一次集中考核,获取各组成员成绩。同时为避免考试过程中教师主观印象影响最终成绩,采用FIF系统进行统一考核,获取所有学生成绩。在此基础上,将各小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对照组参照,分析获得不同信息程度的各试验组的效果,探索“听后续说”混合式教学效果。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将效果最好的组合进行后续教学应用于推广。

(三)实验示例

在不告知实验目的的状态下,按照课程试验设计,分别截去该故事的后80%、60%、40%和20%的内容,在线上提前一周将该故事的前20%、40%、60%和80%的音频分别分享给第一至第四试验小组的学生,让其多遍重复收听,直至能够完全理解所给与的故事信息情节,对照组不作线上听力理解要求。限于篇幅下面以仅有132个字,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强的有声版英语故事An old cock and a fox作为听后续说实验材料为例进行设计。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小组能听到的信息有34个字(25.76%)It is evening. An old cock is sitting in a tree. A fox comes to the tree and looks up at the cock.‘Hello, Mr. Cock, I have good news for you,’ says the fox。

第二小组在第一小组的基础上增加信息有28个字(累计46.97%)‘Oh’says the cock, ‘What good news for me?’ ‘All the animals are friends now.’ says the fox. ‘Fine!’ says the cock. ‘I'm very glad to know that.’。

第三小组在第二小组的基础上继续增加25个字(累计65.91%)“Then he looks up. ‘Look!A dog is coming this way.’ ‘What? A dog?’ says the fox. ‘Well....well, I must go now.Goodbye, Mr. Cock!’”;

第四小组在第三小组的基础上再增加19个字(累计80.30%)“Wait, Mr.Fox, don't you like dogs? Don't you like playing with the dog? Dogs are our friends now.”。

第五小组再课前不给与任何信息,作为对照;

考虑到意思的连贯性,上述各组给予信息时未完全按照完整的20%进行递增。在具体设计时,可以适当选择长度较长的故事,然后在考虑意思的连贯性基础上,进行20%左右的递增。

任务布置完成后,要求小组内相互交流,形成本组故事,并避免小组间相互交流,造成干扰。

(四)课堂执行

在上课时,按照传统授课模式,在第四组的基础上,将剩余信息全部加入“But,..., but they may not know the news yet. Then he runs away. ‘I see,I see’, says the cock. He smiles and goes to sleep.”,形成完整的故事给对照组第五组进行听两遍。同时,开始第一至第四组依次课堂续说,讲述本组所演绎的故事。最后,由第五组以此故事为主题,进行讨论式“说”,表达本组想法。

可以想象,第一组由于获取信息极少,基本只交代了old cock和fox两个角色,并且只有狐狸开口说给公鸡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好消息是什么?后面会发生什么,就完全由小组成员内部讨论,可能成员会进行分工,想狐狸给公鸡带来了什么“好消息”?是真的“好消息”?还是狡猾的狐狸的甜言蜜语式的“烟雾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演绎发展,他们最终可能成了好朋友、公鸡被狐狸吃了等结局。

第二组在第一组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了狐狸所说的“好消息”的内容All the animals are friends now.,而且公鸡也给与了Fine! I,m very glad to know that.这种回复。这两条信息对狐狸这个信息是什么性质以及公鸡是怎么理解实际上难以直接判定,但是可以进行缩小范围的理解。正常来说,根据大家对狐狸的狡猾的固有认识,加上它所说的“所有动物现在都是朋友了”这种基本不现实的话,可以判定狐狸的消息是甜言蜜语式的“烟雾弹”。但公鸡的回答却没有明显的态度,它是否看出了狐狸的阴谋对后续的故事推进会产生很大影响。有可能它看出了,就是想办法不下来,不理狐狸或者没看出来,傻乎乎的从树上飞下来找狐狸都有可能。

而第三组则在第二组的基础上,继续增加了公鸡的处理方式,并开始了它的“反击”。公鸡没有傻乎乎的跳下来和“好朋友”狐狸玩,而是抬着头,利用站得高看的远的优势说“那边有一只狗来了”。狐狸害怕狗,这时候只能放弃继续打公鸡的注意,与公鸡告别,准备逃跑了。而究竟是否真的有狗过来了,狐狸有没有逃掉,就是第三组的同学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了。可能结局是,狗真的过来了,狐狸被狗抓住了或者狗没有过来,狐狸逃走了抑或狗没有过来,狐狸躲在一边发现公鸡骗它,又回来和公鸡周旋等。

第四组在第三组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公鸡的“聪明”,利用狐狸一开始说的All the animals are friends now.这句话来反问“狐狸,你不喜欢狗吗?你难道不喜欢和狗一起玩吗?狗现在和我们是朋友了”进行降维打击,表明公鸡此时很清醒、也很镇定。到这,基本可以确定公鸡安全了,只是狐狸如何回复公鸡以及能都在狗来了的情况下全身而退便是这一小组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第五组的同学由于听到了全部故事,知道狡猾的狐狸灰溜溜地逃走了,他们则主要会从狐狸的狡猾和公鸡的聪明进行一定的演说,而无法像前面四组同学一样结合所掌握的信息,“沉浸式”的体验并演绎后续故事。

四、总结

目前口语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学生基于某一材料为主题进行讨论式“说”,难以激发学生的内生表达动力。基于此,笔者尝试探讨“听后续说”的 “线上+线下”混合式口语教学模式,进行了课程的整体设计。经过分析认为,“听后续说”的 “线上+线下”混合式口语教学模式具备加强学生对听力音频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促进互动协同、激发学生内生语言表达动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潜力,可以为大学外语口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互动方法。

猜你喜欢
公鸡狐狸听力
两只公鸡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狐狸和猫
狐狸
说话的公鸡
聪明的公鸡
狐狸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