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保险经纪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以江泰班为例

2022-01-01 19:49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沈远
区域治理 2021年34期
关键词:保险经纪顶岗产教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沈远

一、导言

产教融合已成为近年来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方针,是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深化产教融合,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目前产教融合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高技能人才需求率居高不下,而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完全形成,校企合作呈现出“学校热、企业冷”的现状,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不高,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脱节,“重理论、轻实践”问题普遍存在。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保险经纪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现状

目前保险经纪人才培养,在产教融合方面,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相关高校针对保险经纪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开展的理论研究不多。在保险经纪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国内保险经纪公司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和职业院校开展了一些实用型保险经纪人才培养培训项目。比如:2013年1月,教育部职成司发布《关于支持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培养培训保险实用型人才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选择10所职业院校进行项目试点,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首批在全国遴选的8所合作院校之一。2014年9月我院与江泰保险公司签订了建立“江泰保险实用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的合作协议,并合作至今。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保险经纪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及成效

(一)校企合作搭建育人平台,形成长期且紧密的合作关系

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产教融合”项目为例,校企双方根据签订的“江泰保险实用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合作协议的约定,合作开办五期“江泰保险经纪班”(以下简称“江泰班”),每年一期,连续开办五年,每期为江泰公司培养50名保险实用型人才,五期共培养250名保险实用型人才。在合作过程中,校方可根据企业的需要增设“江泰班”,增加培养人数。同时协议还约定,合作期限初步定为第五期学生毕业为止,协议结束后,校企双方根据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可长期合作,也可商议形成新的合作意向。

(二)校企合作制定培养方案,创新当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依托行业,对接企业需求,高度关注行业发展规划,密切联系江泰公司,及时了解其对学生的综合要求,定期和江泰公司召开研讨会,共同制定订单式定向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还根据“保险经纪专业”建设情况,动态调整下一期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江泰班”课程的实际需要,完善相关课程标准、教学方案并组织实施教学。校企双方合作创新当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1+2”模式的定向培养。即学生总体上完成三年制高等职业专科学历教育,第一学年为公共基础理论课;第二学年学生进入“江泰班”学习,其中第一学期,学生集中学习保险实务、金融保险、财经、法律、旅游、医药卫生、交通运输等专业的课程;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和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学习保险经纪专业核心课;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为顶岗实习,学生进入江泰公司顶岗实习。

(三)企业积极投入财智物资源,提高学校综合办学水平

江泰公司全方位参与学校办学,投入300万元人民币以资金资助、实物资助、“第三方支付”资助和直接资助形式进行资助办学。其中,资金资助主要用于教室装饰文化布置、组班宣传费、奖学金、奖教金;实物资助主要用于课桌椅费用、教材费和学习手册;第三方支付主要用于教师培训、教学交流会费和年度总结会费;直接支付则主要用于顶岗实习和就业报到费等。校企共同编写了一套以保险经纪专业为主体,系统化的保险实务教材,即《保险市场》《保险产品》《保险销售》《保险采购》《保险经纪服务》《风险管理》和《项目管理》共7本教材。

(四)校企共同推动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江泰公司适时组织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进行评估评价,根据教学质量及学生意见对教学计划提出意见建议,监督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校企双方每年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一次年终工作总结会,搭建了很好的教学管理交流平台,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教学工作诊断机制。江泰公司专门结合第一期“江泰班”运行和教学情况,对开办第二期“江泰班”的教学管理、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改进建议,签订了补充协议,具体规划和约定了第二期“江泰班”的教学管理和改革等工作。学校按照双方调整改进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第二学年学习保险经纪专业核心课时,以就业为导向,以保险经纪人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中心,实际的职业工作流程为主线,开展任务驱动教学,训练学生的保险经纪实务技能,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校企共同管理学生实习实训,开创商贸类实习实训新范式

江泰公司给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单位、岗位,安排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承担学生的实习费用和实习期间的生活补贴等费用,学生的顶岗实习费用按《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发放给实习生本人。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之际,安排专门人员到学生实习岗位定期巡回检查或派驻专门指导教师与在公司聘用的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对顶岗实习学生实施有效组织管理。校企双方制定了详细的实习实训计划和方案以及实习管理制度,共同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进行组织管理,让学生签订实习实训协议。

(六)校企互聘业务骨干,加强师资和员工队伍建设

江泰公司与国内知名大学合作建立了“江泰保险师资培训中心”,免费为学校培训“江泰班”任课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既有保险理论知识,也有大量的保险经纪实务案例,还有教育最新技术和保险发展前沿研究等,促进任课教师对“江泰系列教材”完整的把握,从而提高培养“江泰保险实用型人才”的教学质量。江泰公司经常选派管理、技术骨干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帮助学生提升保险专业和保险经纪实务知识水平,给学生举办贴近市场的保险知识和保险技术培训和讲座。江泰优先录用学校合格的“江泰保险经纪班”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薪酬不低于毕业所在地大学毕业生入职的标准。同时,江泰公司还给“江泰班”毕业学生提供“就业安置费”,办理社会统筹养老保险(五险一金)等。

(七)校企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服务成效

学校与江泰公司在投资办学、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技能教学、人员交流等方面全面开展合作,是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校企组合。学校通过加强与江泰公司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公司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管理方式,重点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当代企业场景化的实验实训环境,便于开展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改革,创新了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从而提高了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也增强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课题研究能力。

(八)校企共建文化融合机制,让企业文化进校园

作为国内第一家培养保险经纪人的江泰公司,在实践中建立了一整套与中国保险市场相适应、符合保险经纪业务发展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为促进校企双方文化深度融合,在学校悬挂“江泰保险实用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牌匾及“江泰保险经纪班”班牌、保险经纪服务业务流程、班级管理制度等文化元素的江泰文化展板,让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与学校文化相融合。校企双方还经常不定期地互访,深入交流双方文化,及时了解“江泰班”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情况。校方每年开展毕业生走访及实习就业工作调研,加强对订单培养的“江泰班”学生的管理,在校内大力弘扬企业工匠精神。

四、总结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结合保险经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有路径及成效,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校企双方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了保障协议有效落实,校企双方应制定详细的合作管理制度和执行方案。第二,建议校企双方成立了专门的协调结构,各有分工,统筹推进“订单教育”工作。校企双方定期会商合作事项,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和工作总结会,督促、检查按预期目标完成任务,形成分工负责、良性互动、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第三,校企双方还根据“保险经纪专业”建设情况,动态调整下一期学生的培养模式,并制定了校企职责分工明确的实施方案。第四,学校老师应积极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对校企合作编写的《保险经纪服务》《风险识别》《保险市场基础知识》等相关校企合作课程,运用“互联网+”思维深化课堂改革,在“商院e课堂”建立教学空间,丰富教学资源。第五,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使学生尽快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所形成的能力与江泰公司实际业务相结合,实现在校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快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得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保险经纪顶岗产教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保险经纪服务迎需求增长期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新冠疫情影响下汽车学院顶岗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上海市主要保险经纪公司业务统计表(2019)
上海市各主要保险中介公司人员结构表(2019)(续)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我国保险经纪行业困境及对策研究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