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案

2022-01-01 23:41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财务国有企业水平

刘 辉

(上海新世界(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1)

一、前言

目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一些国有企业依旧运用着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使其经济收益在不断减少,因此,国有企业要想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只有重视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工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自身的竞争优势。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控制不合理,影响整体经济效益

因为国有企业成本控制意识比较淡薄,导致其在生产运营时产生的成本比较高。另外,一些国有企业会计核算水平比较低,限制了会计管理真实作用的发挥,这也使得国有企业成本控制难度提高。

(二)管理模式粗放,降低国企决策水平

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管理财务意识不全面,且管理财务思维方式比较落后的问题,大多数国有企业采取的财务管理模式过于粗放,使得有关工作人员无法结合财务管理指标以及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不能达成财务管理目标,甚至出现有些工作直接和财务管理目标相背而行。

(三)信息化建设效果差

国有企业在开展防范财务风险工作过程中,缺少不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国有企业进行信息分析处理等。不过一些国有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在信息化建设上,单位相关设备落后,信息技术水平不佳,无法充分发挥财务风险管理作用。例如,组织结构建设不健全,对于相关职责并没有详细明确地分配到有关工作人员身上,职责不明晰,财务风险管理缺少保障,这极可能产生财务信息安全问题。一部分国有企业虽然采取了信息化技术,也运用了大数据,但是,却仅仅只是将相关大数据运用到财务软件上面,并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软件的优势,也不重视信息化建设以及健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务风险管理真正效果的发挥以及数据信息的应用。

(四)财务信息安全管理存在隐患

国有企业运用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帮助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存在财务信息的安全隐患和风险。一部分国有企业不重视财务信息安全管理,缺乏内部组织结构的设计,导致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不完善,有所缺漏,尤其是数据安全方面。在关于用户登录权限等方面,都存有或大或小的疏漏,而且国有企业在工作过程中使用的信息技术越多、涉及的财务信息越多,相应的安全隐患也就越大,因此,财务信息在管理、共享等过程中,都有可能被篡改,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所以,国有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时,一定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有效性。目前,信息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同时网络环境也变得越发复杂,国有企业在获取数据的同时,一定要进行严格谨慎的分析研究,确保财务信息的科学有效性。由于一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对所获信息进行严格的分析,而只是将数据信息直接应用,数据不准确极可能导致企业经济受损,由此会增加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

(五)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需要提升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财务管理质量以及作用的发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这样快速发展的大数据社会背景下,对于财务专业工作人员有了更新的要求。不过一些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并没有满足社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自身专业素质水平不高,且缺乏对信息化大数据的了解,由此使得财务风险管理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难以提高。因此,国有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对高专业水平人才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尤其是数据分析人才的重要性。因为,在社会大数据背景下,需要更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并掌握数据分析工作,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但是国企大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只能简单地做一些记录和核算工作,因此,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不能深层次地挖掘信息价值,使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没办法真正落实执行下去。

三、改进国有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案

(一)提高规模效益,主动利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

国有企业应当主动利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以提高规模效益。第一,国有企业应当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并将目光放长远,确立并且健全其价值链管理体制,最大程度减少管理成本。第二,国有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发展核心业务以及打造自身品牌的重要性,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第三,国有企业应运用集中运营手段,集中管理核心业务,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收益。第四,国有企业对于其内部各项目费用支出状况,要进行梳理归纳,统一管理资金。第五,国有企业应主动利用责权发生制的优势,提升会计核算水平,使相关资金支出数据记录信息能够更加可靠有效,同时这也是对管理人员制定决策时十分可靠有力的信息支持。

(二)通过管控精细化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管控精细化能够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所以,国有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一定要运用财务管理控制精细化手段。第一,国有企业要从宏观角度上确立一个预算目标,积极调查市场信息并对数据信息进行归纳分析,从而使其能够对市场信息拥有更加敏锐的感知度,并使预算方案能够更加准确有效。完善财务预算控制体系,除了可以控制财务支出,还能够促进企业减少运营成本,使资金能够更有效地被使用。国有企业在确立财务预算控制体系时,一定要站在企业真实的运营情况上进行分析研究。另外,还应当结合市场情况,研究分析同类产品价格,从而合理调整企业产品价格,帮助国有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国有企业同样不能忽视考核体系,在执行财务预算控制体系时,一定要保证所有控制流程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预算指标效果。第二,国有企业财务部门应当严谨对比研究预算方案的落实情况,并进行合理评估,同时整理成报告上报给考核部门,以方便该部门把这些数据信息作为参考依据,如此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国有企业不能忽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优势。国企还应当加大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紧跟时代步伐,改革优化财务管理手段。健全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给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控制予以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财务风险管理质量。同时,国企也需要健全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对于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每一个流程,都要进行统一规范,明确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职责。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科学划分会计职责范围,避免篡改财务数据作弊的情况发生。最后,国有企业还需要重视软件的更新升级,同时,积极引进先进软件系统。国有企业在分享财务信息过程中,要重视财务数据的安全,比如,每隔一段时间更新完善软件系统,检查防火墙质量并及时优化,以防止财务信息泄露情况发生。

(四)促进业财融合,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国有企业积极促进业财融合,有利于提升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同管理能力。第一,国有企业应当详细了解业财融合的需求,并在企业内部确立专业的业财融合小组,使业务和财务两个部门之间的交流能进一步加深,从而便于相互交流专业知识与工作内容,有利于业财融合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第二,国有企业运用财务管理手段,使业务环节得到简化,从而实现国企价值链的不断增值。第三,国有企业不能忽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除了提升工作人员的财务知识,还应当关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摒弃旧思维方式,同时提升工作人员大数据技术应用的能力。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因此,国有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一定要有严格的招聘制度,注重引进专业水平高的人才,有利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应当结合目前阶段财务管理的真实需求,主动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帮助国有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提升国有企业的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财务国有企业水平
张水平作品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作家葛水平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