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石河子大学开展《药用植物学》同步课堂的思考

2022-01-01 21:36李心雨刘青广孙亚坤王翔飞其曼古丽吐尔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8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石河子大学植物学

朱 芸 李心雨 刘青广 孙亚坤 廖 凯 王翔飞 其曼古丽·吐尔逊 唐 辉*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 新疆·石河子 83200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中医药界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论述,抓住中医药改革发展机遇,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因此夯实中医药教育的根基是提升中医药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慕课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自2005年以后,慕课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打破了教学资源和师生交互沟通方面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实现了传统教学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构建了全面开放课程。慕课教学的开放性、交互性和优质性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参与其中。它改变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传播方式,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慕课西行”计划旨在让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高质量且公平的教育,尤其是资源匮乏的西部地区,让更多学生有更丰富的课程选择,推动优质资源共享。

1 《药用植物学》开展同步课堂活动的背景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实践性,主要讲述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内部显微结构、系统分类及重要药用植物的特征、功效等内容,该课程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

中国药科大学的《药用植物学》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石河子大学的《药用植物学》为校级精品和一流课程,正在申报国家一流课程,因此两校的同步课堂的实施可以更好的互相促进和学习。

2 开展同步课堂活动面临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2.1 时差问题

由于石河子和南京时差两小时,所以在前期的课程安排方面要求双方学校的教务部门进行协调和配合。《药用植物学》同步课堂选择了北京时间9点30分,兼顾了两地时差和学生后期教学安排。

2.2 教学内容等相关问题

除了时差问题,另一个困扰双方老师的是如何兼顾两地授课内容安排、学时数、高校生源、教材等的差异问题。为了实施同步课堂,石河子大学课程组的老师重新梳理了知识点和授课安排。教师们认识到各负其责很重要,除了课程联盟和智慧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开课教学团队、选课学校及配套的老师、教学条件的保证措施,这些缺一不可。没有谁能单独负责,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协作、共赢”的时代。因此在同步课程开课前双方学校课程组组织线上沟通会议,通过多次线上讨论和协调沟通开展了混合式教学,内容章节定为“花和果实”,双方学生课前在智慧树平台学习相关视频,完成基本知识点的习题考查,为进一步自主学习,小组共同采集花和果实,讨论并制作翻转课堂汇报的课件,用于后期同步课堂讨论。

2.3 网络同步课堂的硬件和共同讨论参与保障问题

学生们身处在一个现代化的远程直播互动智慧教室里,通过智慧树远程直播互动调度系统,接通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沉浸式教室,根据课堂教学需求即时切换两校课堂画面。为了避免网络、仪器等问题,需要双方学校在前期进行教室和硬件的确认和保障,建议采用智慧树教室和沉浸式教室。在学习环节,开展的知识竞赛抢答,提前依靠“知到”智慧树学生端,设置双方学生抢答功能,进一步助力同步课程。

3 同步课堂具体实施环节

为开展同步课堂活动,石河子大学药学院针对前期同步授课的困难积极进行准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多次与中国药科大学沟通和反复交流,精准对接;《药用植物学》同步授课的两校教师反复沟通教学内容、上课形式以及学生的课前准备内容,让时间和距离都不再是现代教育的障碍。4月23日药用植物学“同步课堂”如期开展,具体流程为:

3.1 课堂导入阶段

由中国药科大学王旭红教授在该校江宁校区教学楼智慧教室以“繁花复硕果,问君知多少”开启《药用植物学》课程讲授,来自该校中药学院2019级中药学专业的88名学生济济一堂,同时聆听的还有我校2019级中药学专业的68名学生。

3.2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由双方学生提前组成的小组进行依次汇报,过程中随时双方学生可以进行提问和质疑,此阶段要求学生提前掌握基本知识以外还需要查询很多课外知识,双方学生积极参与也将同步课堂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3.3 知识竞猜环节

由王旭红教授在南京端发出题目,双方学生在“知到”智慧树学生端进行抢答,双方学生积极参与也将同步课堂推向了第二个高潮。

3.4 总结阶段

由王旭红教授进行课堂总结,而后双方师生对此次授课形式进行了评价和感受分享。

4 开展同步课堂活动的收获和展望

本次同步课堂实施中,学生们身处在一个现代化的远程直播互动智慧教室里,通过智慧树远程直播互动调度系统,根据课堂教学需求即时切换两校课堂画面,双方学生不仅能实时听到课程内容,还能举手发言,全程积极参与、互动讨论热烈,南京和石河子两个城市没有了距离感,两个学校也没有了距离感,课堂活跃了,师生的距离更近了,这种创新的教学环境及模式带给学生极大地新鲜感和参与度。

学生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践教学的磨炼,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教会学生观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观察实践能力。课前学生通过亲身实践采集典型的花和果实运用已有知识把它们辨认和分类,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主动获得了丰富的、有条理的感性认识,形成并储存了花和果实的基本构造表象。将实物作为直接教学对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留足自我学习和观察的时间,让学生可以自己发现问题,再自由结成学习小组自行解决学习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和讨论。进一步挖掘学生潜力,使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问题可以通过实践得到很好的解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具有合作意识,充分认识到知识不是给予的,知识的融合在师生、生生互动间形成和生成。

“技术赋能,连接东西”技术改变世界,技术改变教育,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赋能的时代。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这些为教育带来的变革是革命性的。我们也深知,课堂是教学主渠道、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如何让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让教师更愿意改变,让学生更享受改变,这是我们开展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手机应用、在线大学、课堂工具的不断迭代与应用,都是为了改善师生教学体验,特别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令学生具有获得感,学有所成。

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2013年成立,“慕课西行”项目由智慧树网联合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共同发起,“慕课西行”持续开展西部支援工作,一直是联盟的主要工作重点。“慕课西行”计划实施之后,联盟运营单位智慧树网开展“同步课堂”教学活动,践行联盟“柔性援疆”的方案。通过此次中国药科大学—石河子大学开展线上线下课堂共享是石河子大学与中国药科大学“慕课西行”首次重要实践,为双方高校搭建了未来合作的桥梁,更好地架起中医药院校共享课“空中之桥”。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学石河子大学植物学
再论《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植物学
数据库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石河子大学举行建校7周年纪念大会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石河子大学
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石河子大学科技园为例
留学生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植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