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农业快速清洁生产审核方法

2022-01-05 07:57陈达钱堃宁可刁晓华张琳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生产农业

陈达 钱堃 宁可 刁晓华 张琳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12)

1 引言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 年)的通知》中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仍处于补齐短板、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清洁生产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工业领域推行清洁生产工作起步较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农业清洁生产审核思路借鉴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模式,严格按照审核7 个步骤展开,涉及工艺、设备、计量配备情况、农产品产量及安全质量情况、原辅材料消耗及分析、能源与水消耗分析、环境保护状况分析、产业政策分析以及物料、水、综合能源利用率比较与分析等多项内容,对于基础薄弱的农业企业来说,这种审核模式很难有效开展。针对农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面临的基础设施不足、管理技术简单粗放、清洁生产意识薄弱的问题,应简化清洁生产审核流程,制定农业快速清洁生产审核模式,引导农业企业形成专业化、标准化管理模式,推进开展农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2 农业清洁生产面临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2.1.1 计量器具

《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 年)》中提到,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业是用水大户,近年来农业用水量约占经济社会用水总量的62%,部分地区高达90%以上,农业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很大。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在农业用水量基本稳定的同时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水资源的不断减少,加强农业用水计量工作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支持农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基础措施。在农业中,无论是种植业、畜禽养殖业,还是水产养殖业,都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但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农业管理思想的影响,用水计量实际配备率和完好率普遍不高。例如种植业,一般采用承包制,多数大棚都会安装水表用于收取水费,但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计量器具缺少维护和校准,多数二级、三级水表存在计量不准确或者已损坏的现象,致使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

2.1.2 环保设施

农业主要污染物包括污水、粪便、恶臭气体。常用粪便处理技术包括干燥法、厌氧发酵法、堆肥法和焚烧法[1-2]等;污水处理技术包括消毒法、好氧处理法和厌氧处理法[3]等;恶臭气体治理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4]等。在环保设施处理技术选择方面,随着我国对污染物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常用的单一处理技术和形式很难满足目前我国污染物排放要求,组合处理技术和模式可保障农业污染物达标排放,例如粪便还田模式、干燥/发酵+饲料/有机肥技术、能源环保模式、固液分离+堆肥/发酵+有机肥技术、能源生态模式[5]等。

在建设和规范化方面,我国农业企业普遍存在环保设施未建设和建设不规范的问题,少数企业没有配套环保治理设施,存在粪便随意堆放和尿污直接排放等情况,还有大部分企业未做雨污分流处理,尿污沉淀池的雨水过多引起溢流。环保设施不规范主要体现在污水处理工艺不合理,干粪堆积场和尿污沉淀池未采取防渗、防淋、防臭措施,设施容积过小,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尺寸等方面。

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为清洁生产审核提供必要支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确保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拥有足够资金的支持[6],为了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开展,制定配套的补助政策势在必行。

2.2 管理技术简单粗放

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管理理念陈旧是农业企业的管理特点。目前各类档案资料还是以纸质化形式为主,归档工作不到位,导致档案信息杂乱。企业人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即使开始信息化建设,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查找我国农业企业的相关数据了解到,我国高达65%的农业企业缺乏农业技术创新意识,具有长远发展规划和管理核心中执行企业创新理念的农业企业仅占17%,还有18%的农业企业对技术创新态度不明确。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企业对技术创新不够重视,导致我国农业企业的管理理念陈旧。因此在农业快速清洁生产审核中应建立规范化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服务意识,严格落实责任监督管理机制[7]。

2.3 清洁生产意识薄弱

大多数从事农业种植或养殖的农户对于环境污染治理、资源化利用未予以重视,重产出轻治理,清洁生产意识薄弱。农户普遍专业素质不高,文化水平有限,多数为经验主义,采纳清洁生产技术的程度相对较低,传统经营方式已成思维惯性,对节能环保方面改造的认识不够,重视短期效益,轻视长期效益。应通过宣传和培训,帮助农业企业树立农业清洁生产的意识,了解并掌握清洁生产相关法规、知识、技术。

3 农业快速清洁生产审核原则

3.1 流程规范

依据《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办法》的要求,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展农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通过现场审核评价、提出方案的方式,查找农业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基础设施、管理和员工意识等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清洁生产方案,并限期跟踪改进。

3.2 突出重点

依据农业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要求,考虑目前行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清洁生产意识进行审核。

3.3 简便高效

考虑到农业的基础地位,快速清洁生产审核可围绕“补齐短板、大有作为”的核心理念制定简便高效的审核评价表,通过现场评价发现农业企业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4 农业快速清洁生产审核内容

4.1 现场评价

根据快速清洁生产审核评价表对农业企业进行现场评价。快速审核评价表中包括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基础设施和工艺管理4 项指标(见表1)。现场评价时,农业企业需要提供评价表中各项指标的证明文件,如未涉及的指标可略过。

表1 快速清洁生产审核评价表

4.2 审核结论

根据快速清洁生产审核评价表结果,与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是否符合相应的条款要求。针对不符合项目提出改进方案,跟踪记录改进方案落实情况。

4.3 奖励机制

我国农业清洁生产在推广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对农业清洁生产奖励措施,但由于农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进度相对缓慢,导致审核周期长,补助不能及时到位,仍存在农业企业参与积极性低的问题。相比之下,美国、德国和日本较早采用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方针,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调动了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积极性[8]。我国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例如美国的“自愿申请结合市场机制”、德国的“完善立法结合政府补贴”和日本的“管理规范化结合补贴形式多样化”,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清洁生产补贴机制。

5 结论

开展农业清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预防农业污染、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节约能源。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是确保农业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但农业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管理技术简单粗放、清洁生产意识薄弱,如果套用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模式,审核效果事倍功半。农业快速清洁生产审核具有针对性强、周期短的特点,可快速改善农业企业在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深度挖掘农业清洁生产潜力打好基础,因此推广农业快速清洁生产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生产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用旧的生产新的!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